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66)
期刊(562)
学位论文(174)
会议论文(17)
视频(11)
图书(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66)
期刊 (562)
学位论文 (174)
会议论文 (17)
视频 (11)
图书 (3)
按年份分组
2015(11)
2014(748)
2013(229)
2012(254)
2011(195)
2010(155)
2009(123)
2007(60)
2006(26)
2003(7)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7)
岭南文史(6)
寻根(3)
红土地(2)
室内设计与装修(2)
民俗研究(2)
中华民居(2)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
新经济(1)
安全与健康(1)
古镇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洛带个案调查研究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6期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古镇  文化旅游开发  居民利益 
描述: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总结了洛带客家古镇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对当地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对政府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居民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世博园  水处理  上海世博会  垃圾处理  太阳能  屋顶种植  种植水稻  客家土楼  古民居  孙中山 
描述:移动。
赣南客家“寿木上座”仪式调查
作者:张嗣介  期号:第2期 来源:民俗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地  仪式  赣州  赣南  客家  准备 
描述:在江西南部的赣州湖边镇一带农村,人们到了60岁时便要为自己的后事准备棺木,完工时还要开摆酒席举行隆重的仪式,将棺木置放于大厅的楼梁上,当地农村俗称“寿木上座”。
“客家”称谓的由来
作者:赖雨桐  期号:第1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金城  客民  马援  居民  后汉书  家户  籍贯  甘肃  武威 
描述:“客民”一词,据《辞源》解释为“非当地籍贯、外来寄寓的居民。”这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二十四《马援传》:“于是诏武威太守,令悉还金城客民,归者三千余口”。汉之金城,今甘肃兰州之陇西一带。当时战乱,此地多有寄居之家户,马援平息叛乱后,令愿者返乡。
追寻客家土楼
作者:李晓彬 王秦伟  期号:第2期 来源:寻根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追寻  当地  恪守  唐末  战乱  人称  生存  客家  土楼  中原 
描述:客家人号称“日不落”民系,从唐末以来,数以万计的中原人为躲避战乱,举族南辽,汇聚存福建、广东、江西三省边境山区。山于他们客居异乡,被当地人称为客家人。为了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他们聚族而居,或聚寨而居,恪守着故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修建了或圆形、或方形的碉堡式土楼,达就是客家土楼。
完美的内在序列:记闽西客家民居
作者:田晓冬 孙亚峰  期号:第4期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居民  客家土楼  形态  内部结构  传统居民 
描述:山密林之中。其实豺狼出没,盗贼骚扰,客家人便聚族而居,集体防御,由单家小屋建成连体大屋,进而建成多层高楼。时光飞逝,世事沧桑,土楼在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愈发显得拙朴而壮美,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观,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结晶,更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土楼形态各异,有方形、圆形、多边形,有宫殿式、府邸式、牛角屋、围龙屋等形式。土楼以圆形最为代表。第一次看到这种民居,使人马上联想到体育场和古罗马的斗兽场。当年,美国军事卫星在侦察时发现了这一群奇怪的“堡垒”,误认为我军重要军事基地,还曾向军方作了汇报。土楼不仅充满了奇特的神秘感,而且坚实牢固,设有防火墙
上下联动 共同守卫千年土楼安全:南靖土楼消防纪实
作者:冯立梅 陈毅勇 陈旭坤  期号:第23期 来源:安全与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土楼  消防器材  景区  土木结构  安全隐患  火灾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居民  消防安全 
描述:协作、上下联动,使得南靖土楼景区内居民消防观念深入人心,并真正确保了土楼的安全。
微发布
作者:暂无 期号:第14期 来源:新经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闻发布会  生态文化旅游  新闻发言人  大陆  居民  免税额  免税店  海南省  客家文化  开放 
描述:@人民网台湾频道:【今后会继续开放更多大陆城市的居民赴台个人游】国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表示,今后还会继续开放更多的大陆城市的居民赴台个人游,确保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能够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捷达旅游:去海南免税店购物,5000元的免税额您是否觉得太少?按
大山深处英雄村:豆畲
作者:黄家祥  期号:第3期 来源:红土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英雄  大山  中央苏区  自然村  诏安县  解放前  客家话  居民 
描述:豆畲是原中央苏区诏安县的一个自然村,住着张姓客属人家,解放前居民仅50余口,到如今亦不到80人。村子深藏于广袤的乌山中,微小如豆,故有“豆畲”之称,又因住地坡度较陡,又有人称其为“头斜”,客家话头斜也是最斜的意思。该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英雄村”。
福建永安青水居民的选址与布局
作者:韩晓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民居  住宅选址  空间布局  场地设计 
描述:的风水格局。泮池起源于诸侯泮宫,寄托着当地居民期望后代读书致仕的愿望。 第四,青水民居对风的处理可分为引风和挡风两个方面。排水系统分为内外两路,外排水指的是核心内院之外的排水,用以出煞;内排水指的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