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27)
期刊(145)
学位论文(27)
图书(6)
视频(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27)
期刊 (145)
学位论文 (27)
图书 (6)
视频 (4)
会议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5(4)
2014(187)
2013(51)
2012(74)
2011(64)
2010(51)
2009(26)
2008(28)
2007(11)
2003(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67)
赣南日报(45)
客家研究辑刊(8)
源流(3)
中国人口科学(1)
百姓生活(1)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版)(1)
贵州民族研究(1)
龙岩师专学报(1)
广西社会科学(1)
创大业的“酸菜王”朱建明
作者:文明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产品加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酸菜  大产业  国内外市场  定南  客家  增收致富  食品厂  师傅  农民  江西 
描述:如今在江西定南,几乎家家都有一道本地风味菜肴——朱师傅酸菜王(客家酸菜王),每当有客人来时,也会赠送"朱师傅酸菜王"给客人。昔日普通的农家酸菜摇身一变挺进了国内外市场,小小的酸菜成了定南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朱建明。
我的代表情结
作者:魏百开  期号:第Z1期 来源:人民之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人大代表  意见建议  生产生活  选民  建设问题  农网改造  紫金县  人民群众  当选  农民 
描述:我出生在粤东紫金县九和镇在上村的一个客家农民世家,连续当选镇十五届、十六届,县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回顾两届人大代表的日子,既有春天耕耘艰苦坎坷的岁月,又有秋季丰收硕果的喜悦,虽没有得到金杯银杯,却赢得了选民的好口碑,不少选民这样说:"百开代表好样的,我们支持你!"
客家宗族的现代变迁及其思考
作者:翁才敏  期号:第3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变迁  客家  传统农耕文化  农村社会关系  宗法制度  生活形态  传统宗族  组织结构  等级制度  封建国家  衍生物  作为  周王朝  血缘  农民  团体  内部  世袭 
描述:之中按血缘辈分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历史上,宗族作为调整传统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力量和组织,深刻影响着农民的生活,在封建国家与农民个体之间起着一种中介的作用。
割烧
作者:蔡高暖  期号:第10期 来源:作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成词  现代汉语词典  封山育林  粤东客家  客家人  防火防盗  两头尖  生活内容  山歌  农民 
描述:",要封山育林,各村有专职管山人,防火防盗。10里以外的才属"老爷山",这种可以自由采割的山供给人们以燃料,或者卖钱度日,万众一心向着它,那就免不了都剃了"光头"。所以,割烧一般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割的烧也很短很短。割烧工具是:镰、尖担(两头尖的棍子)、勾索。在山上,割烧人挥镰割革(鲁枝),用勾索捆成重量相等的两大捆,再用尖担串在一起,便可以挑
“四抓”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李兵  期号:第11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龙南县  客家文化  城乡统筹  创新思路  模式创新  建设工作  文化建设  农民  农村发展 
描述: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综合先进县"。
山不转人转:江西省兴国县崇贤乡新农村建设纪实
作者:钟小华 陈展峰  期号:第13期 来源:老区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兴国县  党政领导  赣州市  扶贫  公路建设  乡政府  新模式  农民  资金 
描述:装暴动第一枪,这里发生了壮烈的第三
客家艺人黄常准
作者:刘丽媛  期号:第8期 来源:时代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啤酒瓶  客家人  杂技  父亲  舞狮  村民  表演  黄氏  农民  举重 
描述:暂无
城乡统筹 农民增收的根本之策
作者:刘文学  期号:第17期 来源:中国人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民工  农村地区  农产品  全面小康生活  历史任务  研究中心  农民收入  乡村治理  经济活动 
描述:江西师范大学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刘聪秀于2007年5月在江西寻乌县客家农村进行了一次调研。他得出的结论是:不光是这山村,还包括其他农村地区,农民增收的道路仍比较艰难,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生活仍是一个艰巨性的历史任务。
客家名屋燕翼围
作者:赖观扬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  江西省龙南县  设计特点  中央电视台  口述史料  作战功能  明末清初  剩余材料  火砖  地面部分 
描述:在赣粤边境九连山下的龙南县杨村镇,遍布客家围屋,其中有座建造奇特高大雄伟的“燕翼围”,如鹤立鸡群,座于鳞次栉比的民居群中。几百年来,人们传颂着她的一个个神奇的故事。明末清初,粤赣边境战火纷飞,农民义军常袭官府。顺治五年(1648年)粤北阎军四营奔袭龙...
长寿产品助蕉岭农民致富
作者:涂永平  期号:第1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长寿  蕉岭县  农民致富  冬笋  养生文化  客家地区  示范基地  食品  基地建设  产业成长 
描述:每天大约挖40-50斤,市场价每斤大约8-10元,到春节时挖冬笋可收入大约1万元。"和林静华一样,蕉岭县南镇、蓝坊镇等地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