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9)
期刊(5)
学位论文(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9)
期刊 (5)
学位论文 (2)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6)
2013(6)
2012(3)
2011(2)
2010(3)
2008(1)
2007(3)
2006(1)
2003(1)
1999(1)
按来源分组
闽西日报(4)
广州日报(3)
梅州日报(3)
其它(3)
八小时以外(1)
世界家苑(1)
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1)
嘉应大学学报(1)
东江时报(1)
客家研究辑刊(1)
四川客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作者:周钰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研究  四川客家  客家先民  第一人  罗香林  张献忠  农民  明初 
描述:户口凋零,田园荒落,清廷不得已,下喻各地农民,人川开垦,客家先民,得此机会,便跟着两湖农民,走上川去。[第一段]
惠州定南客家“乡音”未改 明初粤东一带客家居民扩散后定居定南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定南县客家瑞狮。 定南民居。 定南县天九镇人家。 相信广东人对定南县并不会陌生。这个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的城市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与广东省和平县和龙川县紧密相连,自古就是赣粤两省通衢的咽喉要地。但随着定南融入时代洪流,延续千百年之久的客家风情正在减淡,文化现象正趋于大同。于是,我们
客家傀儡戏行业公会:“田公会”
作者:梁伦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闽西客家傀儡戏的历史悠久,其发祥地为上杭县白砂镇。明初,由当地温、赖、李、邱、梁诸姓先民从浙江杭州传来傀儡戏。水竹洋梁姓奉傀儡戏神田公于家堂供奉。此后,上杭傀儡戏逐渐流行于连城、长汀、武平、永定和粤东的大埔、五
试论客家民系与方言的形成
作者:谢永昌  期号:第1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客家方言  形成时期  成熟与稳定期 
描述:本文认为,客家民系与客家方言是相伴生而同步形成的,其形成期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从社会学、历史学、族谱学、语言学等角度审视,客家民系与方言大致形成宋末至明初,而客家的成熟与稳定期则是在明末至清中叶这一时期
梅县客家方言词汇散论
作者:陈亦良  期号:第1期 来源: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话  普通话  客家先民  客家人  客家话  客家方言  客家移民  唐末宋初  方言词汇  土著人 
描述:《嘉应州志》上可以找到:“南宋……郡,土旷民惰,业农者鲜,悉汀赣侨寓者耕焉……”,“汀赣侨寓者”就是初到梅县的客家先民,由于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很快便在当地站稳了脚跟,并迅速发展壮大。到了元末,客家移民的住地,政府已无法将主客分别立册了,所谓“其后屡经丧乱,主愈弱客愈强,至明初大只无虑皆客”。
清流南山马氏宗祠及祖源考略
作者:林文霞  期号:第6期 来源:世界家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氏宗祠  建筑形制  先祖源流 
描述:始建于元末明初的清流县赖坊乡南山马氏宗祠,具有闽西地区明代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建筑整体布局精练,朴素大方,是闽西早期客家祠堂建筑的优秀实例。马氏宗祠祀奉的先祖,是扶风马氏入闽始祖马发龙在闽西的肇基地与居住地,也是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专程委派特使前来祭拜的宗祠,具有重要的涉台文物价值。
解开“飞碟”之谜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八小时以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永定  民居建筑  龙岩地区  历史悠久  风格独特  文化内涵  元末明初  客家人  飞碟 
描述:建筑中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永定土楼起源于唐代,元末明初时慢慢被当地所接受,并且广泛流传。现存的客家土楼大约有两万余座,基本上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居住,具有安全防卫、防风防震、防火
客家木偶戏吸引众乡亲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王毅 图/文 8月11日,由上杭县“田公堂”客家木偶文化艺术研究会在白砂镇大金村水竹洋举办的木偶戏开演,吸引了众多乡亲前来观看。 客家木偶戏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初传入上杭白砂等地,并流行至闽南、粤东及台湾等地,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高腔和乱弹木偶艺术,在海
明代赣南族群关系与社会秩序的演变:以移民和流冠为中心
作者:饶伟新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代  赣南  移民  流冠  客家历史 
描述:环境、社会文化概况及周边地区社会环境,指出明初赣南实为地僻人稀的边陲社会。    第三节论述明代赣南三大外来移民群体的表现形式、移民过程及分布趋势,探讨闽粤移民与流寇
梅州客家先祖何以称“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众所周知,汉族人的命名是由姓氏与名字组成的,而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民系,其命名理应如此。但在宋末、元朝直至明初的一百多年里,梅州、闽西的客家先祖却有用“郎”名相称的。如李姓,其在福建上杭的火德公三个儿子的名字为:三一郎、三二郎、三三郎;三三郎生子有三:四五郎、四六郎、四八郎。兴宁《曾氏族谱》载:“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