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的由来及其对历史文化的贡献
-
作者:余柯
期号:第3期
来源:广州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话 广东 客家妇女 贡献 汉族 客家先民 语言 台湾 家务事
-
描述: 一客家是汉族的一支由于客家人有特殊的语言、风俗、习惯、衣饰及与任何地方都不门的屋邨形式,其妇女也几乎“与众不同”,——在清代之前,不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乃至华南广东,妇女缠足是普遍现象,唯独客家妇女不缠足,不限于干“女红”之类的家务事,而是干种田、搬
-
四保客家的语言与服饰
-
作者:陈华美
期号:第4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乡约 居住地 服饰 闽西 武夷山 开拓 余华 语言 乡村
-
描述:四保位于武夷山南侧,隶属闽西,是纯客家人的居住地。历史上,长汀、宁化、连城、清流四县交界的结合部,长约70余华里的乡村统称四保。而今四保指清流的里田乡、长校乡、连城的四保乡约三万余人的一带村庄。人们一代又一代的在这儿繁衍生息,开拓出一片丰饶之地。
-
客家童谣的艺术特色
-
作者:刘玄恩
期号:第2期
来源:惠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童谣 语言 特色
-
描述:育的崇高风尚,对发扬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帮助。
-
多族群杂居区壮族与客家的互动:以贺州大盘村为个案:壮族与客
-
作者:袁丽红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民族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客家 族群互动
-
描述:语言以及风俗习惯,但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了客家习俗的影响。
-
闽西客家民俗
-
作者:士心
期号:第5期
来源:福建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俗 闽西 家族制度 吸收融合 生活习惯 风俗 唐宋 长汀
-
描述:福建客家人大量是唐宋以后陆续从河南、安徽等地迁入的.主要分布在闽西的宁化、长汀、武平、上杭、永定、龙岩、连城以及三明、清流、平和、南靖、诏安等地。客家在家族制度、婚丧喜庆、生活习惯等方面都以中原汉人风俗为基础.吸收融合多处迁移地和闽西土著的习俗.形成独特的风俗。
-
品味客家煮茶(散文)
-
作者:张若干
期号:第12期
来源:四川统一战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湖南山区 东西南北 擂茶 汉代 风俗 美食 散文 品尝 器具
-
描述:走过东西南北,品尝过不少佳肴,但最使我难以忘怀的美食, 还是湖南的客家煮茶。湖南山区的客家人,煮茶待客是从汉代沿袭下来的,现已成了客家风俗。他们煮茶时有几个专用器具不可或缺:牙钵,茶棍和姜刷。首先
-
六约新村旧改落成 1500桌大盆宴贺新居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南方论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居民 客家 城市化建设 龙岗区 变迁 风俗 融合 新村 建筑面积 共聚
-
描述:六个小山村地缘相邻、风俗相同,随着岁月变迁而融合为一体,形成了横岗的六约。17日,这里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上万名社区居民和各方来宾围桌共聚1500桌的客家大盘宴,共同见证目前龙岗最大的居民统建新村六约新村落成。
-
英语和客家话礼貌的语用与文化介值取向比较研究
-
作者:张晓娟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语言 礼貌 语用 文化价值差异
-
描述:本文运用Leech的礼貌原则与顾曰国的礼貌准则,对英语、客家语礼貌语用与文化价值进行对比、分析,指出英汉在文化上的差异。
-
江西兴国山歌的歌唱艺术初探
-
作者:王宇扬 伍润华
期号:第1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音乐 兴国山歌 民歌唱法 语言 气息
-
描述:挖掘、借鉴民族民间歌唱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科学经验是声乐艺术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民歌中具有代表性的江西兴国山歌为研究对象,从它的音乐特点、歌唱法及歌唱审美等层面进行研究,探讨兴国山歌唱方法上的特点和审美价值。
-
客家幽默文学作品的探讨--以“棚头”的创作为例
-
作者:陈运栋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学 黑色幽默 棚头 语言 幽默文学作品
-
描述:客家幽默文学作品的探讨--以“棚头”的创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