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客家第一县昂首挺进北部湾:博白县全力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
-
作者:李异金
期号:第24期
来源:今日南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部湾 经济区 博白县 广西 客家 世界 投资环境 精神风貌
-
描述:风生水起北部湾,激情涌动在博白。面对新的发展浪潮,拥有“世界客家第一县”、“中国桂圆之乡”、“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等美誉的博白县,正在敞开胸怀,以良好的投资环境、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全力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步伐,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千年白州焕发出无限生机。
-
客语与缅彝语的特殊渊源探索
-
作者:罗肇锦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彝语支 渊源 客语 宗教信仰 社会习俗 哈尼语 纳西语 拉祜语
-
描述:学术上一般称彝语、哈尼语、纳西语、白语、拉祜语、傈僳语等为“缅彝语系的彝语支”,这些语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边区的山峦,他们生活在山区数千年,有着与他人不同的语言、宗教信仰等习俗。另外在闽、粤、赣山区,也住有一支有着独特语言、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的客家。
-
衣冠简朴古风存:洱源县龙门舍民俗风情拾趣
-
作者:杨玉藩 杨士斌
期号:第1期
来源:大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洱源县 龙门 民俗风情 古风 简朴 和睦相处 风情习俗 自然村
-
描述: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龙门舍,旧属鹤庆府。龙门舍地处一隅,水秀山青。龙门舍坝子里有七个白族自然村和四个汉族(当地称为客家)自然村。坝子西面的华丛山上,散居着几十户彝家。衣冠简朴古风存,龙门舍的白、汉、彝族村民,世世代代,以邻为友,和睦相处。风情习俗,古朴别致,相映成趣。
-
始兴学宫
-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学宫 广东省 校内 中学
-
描述:始兴学宫位于广东省韶关始兴县城东一公里白石岗,今始兴中学校内。该学宫始建于宋代嘉定年间,后数易其址,清乾隆46年(1781)拆旧新建,现仅存大成殿。殿前为月台,月台高0.8米,四周麻石砌边。其左、右及正面皆设有石阶御道,正面石阶正中置有三龙戏王朱浮雕一方。
-
客家炒米粉
-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中外食品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米粉 客家 洗净 干香菇 成丝 鱿鱼干 大蒜 五花肉
-
描述:1.将新竹米粉放入冷水中泡软;干香菇洗净泡发,切成丝;鱿鱼干洗净泡发,也切成丝,备用。 2.小洋葱洗净切成丝,盛入锅中加入猪油,移至火上用小火将其炸上色,离火晾凉,待用。 3.大蒜切碎;香葱切段;带皮五花肉切细条;胡萝卜切丝;青蒜将底部蒜白切段,上部蒜青切碎。
-
巫觋崇信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崇信 巫觋 仪式表演 人类生活 人的力量 巫术 自然界 中后期
-
描述:巫术由来已久,其主要通过一定的仪式表演,利用和操纵某种超人的力量来影响人类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满足一定的目的。客家民间称男巫师为“觋公”,女称“觋婆”,粤东梅州的“觋公”系清中后期由福建传人,其活动主要为生者消灾难,祈福,此类巫术称为白巫即吉巫。该巫术至今仍有活动并拥有一定的市场。
-
黄巢由湘入粤考
-
作者:曾祥委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唐史 黄巢 方志
-
描述:本文利用方志和民间地名传说等资料指出唐末黄巢由湘南沿西京古道、泷口和方时山、连州等路线入粤,沿北江南下广州,北上时也有部分军队由北入湘。
-
论博白地老话与新民话
-
作者:赵彦行
期号:第3期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古汉语 汉语方言学 普通话 粤方言 声母 民俗文化 广州话 汉民族共同语 南流江
-
描述:林地区及广西有客家方言的县市中操讲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县。本地人叫新民活,或称为“(亻厓)话”。
-
宁化 客家寻根梦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9期
来源:海峡旅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在南宋时这里人口已有十一万之众,后为避战乱或生存繁衍需要,人们才又从这里纷纷迁出。
-
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台湾客家
-
作者:蔡子民
期号:第5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的形成 客家方言 闽粤赣 现代汉语 客家话 台湾 闽南方言 聚居地 客家意识 闽东南沿海
-
描述:们向南迁徒而形成今天的客家分布情况.汉族进入南方开始于秦代“征蛮”,而第一次大规模的南迁是东晋(4世纪)到南北朝(6世纪).据考证,这次南迁人口大致有90万左右,约占后来南朝人口的六分之一.他们从河南北部、河北、山西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