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州“客家三茶”习俗及开发价值
-
作者:刘道超
期号:第1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 客家 擂茶 细末茶 茶道
-
描述:在贺州市及所属若干乡镇,部分客家人至今保存着擂茶、米茶及细末茶的古老饮食习俗。这一习俗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当地客家人所称"细末茶",就是唐宋时期盛行的茶道的当代遗留,极其珍贵;并且,这一习俗与当代社会追求的健康饮食十分吻合,因而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价值。
-
贺州市旅游美学定位分析
-
作者:韦祖庆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 美学 原生态 生命信息 意境
-
描述:贺州市拥有众多原生态旅游资源,这是确立其旅游美学定位的基石。原生态必然包含本真生命,因此可以提供旅游主体丰厚的生命信息。同时,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具有淡雅清幽的特性,于是应该据此而确定优美的基本美学定位,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并由此获得可持续发展后劲。
-
客家民居结构演变:解放个性的审美文本——以贺州客家民居为例
-
作者:韦祖庆
期号:第3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居 个性 审美文本 贺州市
-
描述:民居建筑作为一个审美文本,必然物化一定的审美理想与追求。考察贺州市客家民居,可以发现事实:它是一个不断解放个性的审美文本,因此,这个文本也表征客家人不懈的个性解放追求。
-
从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看客家人的审美:以贺州莲塘围屋为例
-
作者:宋俊娟
期号:第1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雕刻 审美 生命 自由
-
描述:贺州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居住的场所,由贺州客家人自己设计、建造,是贺州客家人精神的遮蔽物。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的象征意象、色彩和雕刻主题是客家人的生命召唤、生命活力和生命飞扬的表现。房屋整体风格表现出华丽与质朴、厚重与轻盈相结合的特色,表现了贺州客家人雕刻文化上儒道互补的审美理想。
-
客家童谣的意识形态功能:对贺州客家童谣《月光光》的文化解读
-
作者:杨保雄
期号:第1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意识 童谣
-
描述:任何一种言说或者文本的形成,都必须是各种关系的产物。客家童谣的传播,具有构建意识形态的功能。把客家歌谣《月光光》放在具体的客家历史文化语境中解读,挖掘歌谣的文学意蕴,理解其蕴含着的客家人的意识,是认识客家民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
围屋化:族群历史记忆的社会化叙事——贺州客家围屋作为叙事文
-
作者:郑威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化叙事 文学人类学
-
描述: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
贺州客家竹板歌探究:贺州民间音乐文化艺术研究之二
-
作者:黄山
期号:第1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贺州客家 竹板歌 文化艺术研究
-
描述:家竹板歌,符合人民的精神需求,也是党和政府大力建设精神文明和和谐社会的需要。
-
贺州客家方言对英语学习负面影响与消除探议
-
作者:谢泳涓 谢超然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英语学习 负面影响 消除
-
描述:贺州客家人在贺州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客家学生在英语初学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特有的困难和问题,如[f],[h]不分,[l],[r]不分,人称代词主格与所有格不分等。笔者以客家人学英语的经历为基础,通过调查分析,探究客家话与英语在语音、语法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以消除其负面影响,提高相关学生的英语能力。
-
《广西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录
-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西贺州 和谐 贺州市 精神家园 高校 客家民居 马克思主义哲学 思考 差异性 变迁
-
描述:《广西贺州学院学报》2007年总目录
-
客家文化之变与不变——桂林市灵川县客家村毛村调研记
-
作者:刘道超
期号:第4期
来源: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桂林毛村 黄氏 客家文化
-
描述:永不变异,可称为不变之客家文化基因。此即毛村黄氏现存文化状态所体现的客家文化之变与不变之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