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605)
报纸(4291)
学位论文(878)
图书(802)
视频(206)
会议论文(197)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605)
报纸 (4291)
学位论文 (878)
图书 (802)
视频 (206)
会议论文 (197)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09)
2014(5825)
2013(892)
2012(959)
2011(923)
2010(743)
2009(407)
2008(409)
2006(118)
2005(48)
按来源分组
大众文艺(42)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2)
学术研究(17)
人民政坛(12)
中华民居(10)
神州民俗(学术版)(9)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4)
科教文汇(3)
社会科学家(2)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IT环境下传承民族文化的图案设计教学模式探析:以客家图案为例
作者:徐进  期号:第17期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图案设计教学  民族文化  IT 
描述:针对现行图案设计教学中的不足,研究在IT环境下渗透民族文化的互动教学模式,不仅有利干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还有利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生态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之桥——兼评广西贺州客家文化
作者:郑威  期号:第4期 来源:社会科学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博物馆  民族文化遗产  生态旅游 
描述:平衡,可以更好地解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增强族群认同的意识,提升文化的自我传承能力。
浅谈民族文化与坭兴陶的结合与运用
作者:李燕  期号:第7期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坭兴陶  作品  民族文化 
描述:有独钟,优喜爱把广西壮乡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坭兴陶上,本文就民族文化与坭兴陶的结合与运用浅议几点心得。
客家人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广西三江富禄镇民族关系考
作者:朱慧珍  期号:第6期 来源: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少数民族  文化  多元共生 
描述:大量的事实说明客家人与少数民族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化对客家文化有深刻的影响,但客家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兼容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地兼容,择优、发展、重构,在兼容中保留和发展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浅谈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
作者:林惠恩  期号:第11期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非遗  民间舞蹈  保护 
描述:、巧夺天工的技艺绝招,所以我们要拯救和保护由祖先创造但正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非遗不仅仅是保护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同时也是对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文化史的认同。
钟家大瓦房
作者:伊曼璐 马晓亮  期号:第12期 来源:中华民居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钟家大瓦房  客家民居  民居保护 
描述:剖析当代中国对民居保护的疏漏,从而唤起民众对这一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
广西西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作者:过伟  期号:第1期 来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通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文印记  民族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民俗志  故事集  旅游景区文化含金量  中华情人节 
描述:传说、精英文化、古城古建筑、古道古青铜器等人文印记也比常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由于无知、不恰当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与旅游开发而毁。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若干建议如下:据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要求,每县出版
景观人类学视角下的客家建筑与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河合洋尚  期号:第4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土楼  围龙屋  文化遗产  景观人类学 
描述:境行为,并加强“以人为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留住客家人远去的记忆:浅析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作者:蔡利  期号:第3期 来源:神州民俗(学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产  保护  传承 
描述:,浅析梅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以及以后工作中的几点设想。
福建文化遗产保护之忧
作者:刘志锋 余兆钢  期号:第6期 来源:人民政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  福建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单位  海峡西岸经济区  祖国和平统一  国家文物局  东南沿海 
描述:要的作用。特别是闽台具有独特"五缘"关系,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仰、歌仔戏、南音等深深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中,成为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重要纽带。加强福建文化遗产尤其是涉台文物调查、保护,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