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88)
期刊(55)
学位论文(7)
图书(5)
视频(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88)
期刊 (55)
学位论文 (7)
图书 (5)
视频 (3)
按年份分组
2015(3)
2014(90)
2013(36)
2012(42)
2011(41)
2010(20)
2009(11)
2008(7)
2007(2)
2006(4)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51)
赣南日报(18)
其它(14)
美食(3)
农业考古(3)
客家文博(1)
源流(1)
药膳食疗研究(1)
江门文艺(1)
国学(1)
番薯——客家人的 主杂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物产] 客家人历来以大米为主食。但客家地区山高水冷、日照时间短、土地瘠薄,加上耕作技术落后、小农生产经营体制制约等原因,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低。如遇上水旱灾害或严重病虫害,甚至失收。每年生产的稻谷除种子、赋税后,所剩无几。为了解决主粮不足问题,大家便开垦山坡地种植番薯、芋、豆、玉米、
客家美食:甜番薯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甜点教室】 陈钢文 客家先民从中原迁移到南方,把中原的饮食习俗随之带来。中原以面粉为主食,但在南方很难种植小麦,产量不高,因此面粉匮乏,但客家先民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没有轻易地改变,聪明的客家人
在花果画廊中寻找客家桃源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吴优高讯实习生家敏 品幽兰,感受精致农业大发展 精致兰花吸引摄友拍个不停。 读者采风团首先来到城北现代农业休闲区特色景点——绿道幽香兰花品鉴园。据介绍,该园2009年由城北镇政府引进10多位兰花种植大户投资1.5亿元兴建,占地面积1000多亩,主要有企黑、白墨
客家地区的古山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平远县仁居镇宝珠寨(寨门) [史迹] 冯锡煌文/图 在客家人南迁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饱受战乱和匪祸之苦。时至今日,客家地区一些险峻的山上,仍然保留着一座座古老的山寨或山寨遗址。这些古老山寨,在冷兵器时期的屯兵作战和百姓躲避“兵祸”、“匪祸”中,都起过重要作用。 众多的古山寨中,有历代战
客家新故事 朴素的愿望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令洋 暮色时分,我走进村尾许阿婆的家,将其亲戚托我捎的东西交给她。寒暄正酣,门口闪进一人,提着个沉甸甸的篮子。定睛一看,是村口的庆云婶。跟我打过招呼,庆云婶冲许阿婆道:“老嫂子,吃饭没?给你送上点番薯尝尝鲜,下午地里新挖的。”许阿婆脸上绽开朵金黄的秋菊,说:“又送东西来啦,不怕人家吃掉牙齿!”“
耕山致富,客家妇女大有可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市妇联组织妇女代表种下金花茶 扫一扫,开启金花致富路。 梅州是典型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客家妇女义无反顾地承担了开山种果、犁田种粮的重任,旧时期的客家妇女,就给人们留下了“背负幼儿孩童、赤脚田间劳作”的朴实勤劳的形象。 在市妇联副主
客家小吃自家制作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美食】 现在不少有时间的煮妇们都会在家制作蛋糕、小点心,但很少有年轻一代在家制作传统中华美食。很多人认为在家制作豆腐、萝卜糕、面条是件极其麻烦的事情,而且说出来也不够烘焙蛋糕“高端洋气”。其实,在家制作中国手工美食,需要的工具比烘焙蛋糕简单,一台搅拌机、一块隔布、一个定型磨具即可,而且出来
世界长寿乡蕉岭客家人的饮食探秘
作者:钟祝生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地区的主粮是稻米。以稻米为原料,通常制作成“饭”和“粥”两种熟食;杂粮有番薯、芋头、树番薯(即木薯)、南
漫笔“话”客① “客家”断想
作者:郭真义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的名称是一对矛盾。既然身为“客”,那这里便非你的“家”,既然这里是你的“家”,那你便不是“客”。但客家人将矛盾集于一身,既“客而家焉”,又“家而客焉”。 这种对自身身份认同的混沌,使客家人思想中对“家”的认同比任何别的民系的人们都要复杂得多。一方面,客家人打破了传统的
解形象隽永的客家俗语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陈政尧 客家俗语是客家人的口头语,人们在平日交际交流中,往往顺口流畅地表述出来。此俗语多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语意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意味深长。今举若干例子,稍加浅释,以飨读者。 ()麻风思量癞——麻风,一种慢性传染病,客家人称为“癞”。麻风与癞乃同样的病,只是普通话跟客家话在称呼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