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633)
期刊(3577)
学位论文(1042)
图书(778)
会议论文(211)
视频(209)
图片(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4633)
期刊 (3577)
学位论文 (1042)
图书 (778)
会议论文 (211)
视频 (209)
图片 (5)
按年份分组
2015(213)
2014(4890)
2013(963)
2012(1025)
2011(999)
2010(812)
2008(435)
2007(232)
2006(129)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17)
客家文博(79)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0)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8)
艺术科技(7)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
中国经贸(2)
美术界(2)
山西档案(1)
电子世界(1)
闽台青少年文化交流数字娱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翁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数字娱乐平台  场景转换  关卡  运动 
描述:文化交流空间领域和交流模式,构建一个两岸青年思想交流的新平台,展示两岸青年开放开拓的新形象,开辟两岸青年联系沟通的新窗口,利用数字娱乐模式加强新生一代的闽台文化交流和教育,对于满足海峡两岸新生一代
客家山歌歌词研究:以数字为句首的山歌为例
作者:叶琼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畬族语言  以数字为句首的山歌  四县腔客家话  山歌 
描述:與山歌歌詞聲調對應的必然性,還原山歌歌詞特殊客語詞彙的原意及其背後深層的文化意涵,及透過客家山歌與畬族山歌歌詞的分析比較,探討客家山歌的起源。本研究証明了兩個論點:(1)情歌在本研究山歌語料中占
古汀州迈步向前进 红土地发展势如虹 海西客家首府:山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海西客家首府:山清水秀业兴民富安定和谐 古汀州迈步向前进 红土地发展势如虹 中共长汀县委书记卢 德明长汀县人民政府县长林旭     长汀历史悠久,自盛唐到清末,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客家首府,红色革命圣地,汀江被誉为“客家母亲河”,悠久的历史为长汀留下了许
客家民居在川西地域文化中的生存方式
作者:田凯 陈颖  来源:第八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同地域文化的过程。
客家文化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台行政院客委会27日在世贸南港展览馆发表新书,分别以“食·游”、“深度客庄文化主题调查”及“儿童亲子阅读”三大主题,邀读者品味客家文化。中央社
唱响客家品牌 促进文化繁荣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曾凡 位于赣粤边际的龙南县,客家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高雅独特。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龙南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江西旅游强县”为目标,以市“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为准则,着力打造“客家龙南”、建设
粤菜饮食文化地理分异研究
作者:蔡晓梅  来源:中国地理学会2009百年庆典学术大会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粤菜  饮食文化地理  广府菜系  潮汕菜系  客家菜系 
描述:食文化分为广府菜系、潮汕菜系、客家菜系三大文化区。
文化闽西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化闽西
文化闽西
作者:暂无 期号:第2期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文化闽西
客家文化与钟理和作品研究
作者:官娇英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理和  客家文化  硬颈精神  漂泊意识 
描述:的身份,用文学作媒介为读者呈现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让读者领略客家文化的独特面貌,而文学也以客家文化为底色,丰富了自身的内涵,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本文通过对钟理和作品与客家文化关系的研究,意欲彰显客家文化的独特面貌、深厚的内蕴,并把握钟理和作品的审美风格以及其创作因作者的理性自觉而呈现为对客家文化的超越提升,进而促进文学与文化的良性互动。 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客家文化的形成与品格,为钟理和的作品分析研究奠定一个理论基础。客家民系是汉民系的支系,经过五次大迁徙,从中原地区最终入住闽粤赣山区,因此,客家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但在迁徙过程中以及来到入住地后吸收了其它不同质态的文化,最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博杂多元的客家文化。由此可见,客家文化的基本品格:适应性变异性品格。除此以外,客家文化也具有二元性品格,如既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也有开放进取的一面。对于客家文化的要素,历来各位专家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其基本观点一致即:浓厚的宗族观念、硬颈精神、和谐观、独特的客家女性意识。除论及客家文化的品格和要素,第一章还阐述钟理和的身份。这是第一章的三个方面内容。 第二章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即钟理和作品思想意蕴中渗透着客家文化的元素及其对客家文化的超越。这一章从四个方面论述。第一节是风景的描写。由于客家人集中居住在闽粤赣山区,而山区的主要资源是土地、植物,所以钟理和的风景描写突出了对土地、树木及对绿色的偏爱。第二节是风俗的描绘,主要是招赘婚、结拜同年、客家山歌、同姓不婚、求雨丧葬等仪式,第三节是客家精神,主要是从家园情结、漂泊意识、硬颈精神、独特的客家女、和谐观等方面论述。以上既是对客家文化的具体事象进行介绍评论,也对客家文化的内在精神特质进行深入挖掘,印证文学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即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文学的生命。而文学对文化还具有超越的功能。所以第四节是论述文学对文化的升华,主要有:强烈的宗族意识升华为民族意识、对文化惰性的批判、商业文明的萌芽。前面两者是钟理和作为知识分子对自己所属文化的自觉和特殊的时代背景所致,后者是台湾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的必然。 第三章阐述文化观照下的美学风格。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简练质朴的语言两个方面论述。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主要表现在题材上选用下层人民的庸常小事、平淡人生,人物刻划上作家关注底层的弱势群体并按照生活原有的实际情况地刻划;在意象的选择上选用山区生活中与农耕劳作关系紧密的普通意象;结构上近似平铺直叙,这种创作手法的选用是客家人注重实际生存的文化传统、脚踏实地的求实精神对钟理和的创作影响所致。语言也不夸张繁富,这也是因为客家人居住于山区,朴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审美取向即以质朴为美,这种审美取向自然引导着作家的审美观。 钟理和先生一度处于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实行殖民主义教育欲消除民族认同、扭曲民族记忆。钟理和对客家民俗的描述有助于恢复民族记忆、加强民族认同;台湾光复后,国民党提倡反共八股文艺,钟理和对客家文化的书写也即是对民间文化的认同,对主流话语的疏离、抗拒,是对自由意志的有效表达;其时也开始流行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它给台湾文坛带来丰富的表现手法同时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如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的抬头,钟理和坚持现实义风格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不过,钟理和先生由于处于封闭的山区,山地文化造成作家视野相对狭窄,自传色彩过于鲜明,局限于日常生活的叙写,未能从宏观上把握当时的历史进程,同时文体意识不够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