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东客家传统农耕习俗略论
-
作者:肖文评 王濯巾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粤东 家 农耕习俗 土客融合
-
描述:角。
-
客家南安“罗汉舞”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研究
-
作者:吴玉华 黄亮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汉 传统体育 文化活动 民俗体育文化 大余县 客家文化 客家人 表演者 表演艺术 客家民俗
-
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查等方法,对南安"罗汉舞"形成原因、内容与活动程序以及文化传承价值等进行调查研究,为赣南客家民俗传统体育文化活动的整理挖掘、保护传承、推广开展提供参考。
-
客家村落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研究:以宁都曾坊村“桥帮灯”为例
-
作者:吴玉华 宁亮生 邱诗咏 刘岚
期号:第1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体育文化 文化活动 民俗 客家 村落 灯 文化内涵 文献资料
-
描述:为挖掘、整理、推广客家民俗体育文化活动提供一些帮助。
-
民歌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
-
作者:陈哲 黄玉英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 客家 民歌 风俗
-
描述:归纳。
-
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相互依存关系探析
-
作者:衡晓丽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南客家 民俗 民歌 相互依存
-
描述:本文从赣南客家的民俗活动入手,深入挖掘赣南客家民俗与民歌的依存关系,从而进一步展示客家人独特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信仰,探求能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风情继续流传下去的契机。
-
论兴国山歌的萌发、定型与衍播
-
作者:熊飞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兴国山歌 萌发 定型 衍播
-
描述:以"哎呀嘞"为歌头的一类山歌,是客家民系在赣南、闽西孕育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客家山歌.经在兴国跳觋活动中使用而成熟、定型,并在周边各地广为传唱.本文通过对各地采集的同类山歌的音调、结构分析比较研究,以扩大读者对兴国山歌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
台湾客家擂茶
-
作者:张振岳
期号:第2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民系 台湾人 擂茶 花生 中国农民 调味品 突然转变 农村社会 茶艺馆 饮料
-
描述:台湾客家擂茶台湾人的饮茶风气日盛,从都市到乡间,处处可见各式茶艺馆的招牌,茶,这个中国人最古老的饮料,现在成了社交活动中的常客,只要几碟小菜──鱼干、干果等,和一只小小的壶,冲泡上等的乌龙或香片,三五好友就能把盏言欢,消耗掉一段长长的时光,这种饮茶是...
-
客家农业社区的节庆和礼仪探析
-
作者:杨品优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安西道教 安西康王 “敬神” “朝神”与“做会”
-
描述:历史上安西道教很繁盛,其中有茅山、先天、普安三派,康王在安西海螺寨显灵成神后,据说道士之间曾经发生了争抢康王神像的事件,为此康王下了岗背海螺寨,在上堡、中堡各甲(村)轮放、巡游,"敬神"、"朝神"与"做会"为安西康王的三大仪式活动。
-
民间碑刻与乡村社会生活变迁:以明清时期大埔县湖寮双坑村为例
-
作者:肖文评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碑刻 乡村社会 客家 宗族 明清时期
-
描述:本文以大埔县湖蔡双坑村发现的20余通碑刻为例,揭示碑刻内容中所反映的山区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宗族建构过程、村民为维护良好社会风气的努力以及乡村民俗活动,认为民间碑刻作为一种重要的乡村文献,对理解和研究乡民生活和乡村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
从客家山歌看客家妇女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
作者:李黛岚
期号:第6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客家妇女 地位
-
描述:客家妇女作为客家民系的一个重要群体,为家庭和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在整个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对较高的地位。本文从客家山歌的角度,阐述客家妇女的家庭、婚姻、经济、社会文化等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