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州马鞍墙渊源考辨
-
作者:汪晓东
期号:第7期
来源:装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州马鞍墙 建筑
-
描述:传统民居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
厚街早茶吃过午
-
作者:暂无
期号:第6期
来源:上海调味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早茶 客家 鱼翅 总经理 粤菜 点心 蔬菜 广东 牛仔 出租车
-
描述:的大老板,将底楼、二楼的餐厅打扮成香港茶楼、酒楼的模样。迎上前来的总经理、总监,满口正宗粤语,心
-
写出客家厚土的热力、痛楚和蜕变——评廖红球的《苍天厚土》
-
作者:陈晓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热力 蜕变 时代精神 文学作品 程贤章 为文 韵
-
描述:廖红球以画闻名,他以画墨竹著称,客家很有声望的老作家程贤章先生谓之曰:廖红球画竹如芙蓉出水,得时代精神之气,"其国粹之遗韵极其浓郁"。廖红球先生并非因画得文名,也非因文而得画名,他文与画俱佳,都是他毕生同时用心用力之作。就我的理解而言,
-
写出客家厚土的热力、痛楚和蜕变
-
作者:陈晓明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文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写出客家厚土的热力、痛楚和蜕变
-
走进神奇的福建土楼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3期
来源: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土楼采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的基础宽达3米,底层墙厚1.5米,向上依次缩小,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
-
客家围龙屋文化的旅游开发——以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为例
-
作者:李小燕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围龙屋文化 旅游资源开发 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 民俗文化 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
描述:2003年5月15日,富有客家民俗特色的旅游景点——梅县丙村“仁厚温公祠”举行隆重的开业庆典(客家研究所宋德剑老师出席了这次庆典)。这座“围不住的围龙屋”终于与国内外游客正式见面了。在客家地区,类似“仁厚温公祠’’这样的客家古民居为数不少,但为何“仁厚温公祠”一支独
-
客家人的“土楼文化”
-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5期
来源:乡镇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土楼 神秘色彩 技术水平 闽西南 文化 生土 竹片 建造技术 国内外
-
描述: 富有神秘色彩的城堡式民居——土楼,是客家人的杰作,体现了客家人的文化技术水平,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宏伟壮观的“土宫殿”闽西南土楼的建造风格耐人寻味。它是用生土、石灰、糯米、红糖揉合一起配以竹片、木条作筋骨,经反复揉、舂、压、夯筑而成,一座一般有3至5层,墙厚
-
联珠塔
-
作者:张汉彬 郭新志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梅州市 十七年 五华县 葫芦状 坝心 八角 砖塔 塔刹 造型 合资
-
描述:位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水寨镇梓皋坝心村,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由乡人合资兴修,以纪念薛特拔及第。该塔为五层八角楼阁式砖塔,高23米。塔刹为呈葫芦状的整石。塔底层每边长为2.1米,塔墙厚为0.8米。塔内二至三层,有花鸟草木、飞禽走兽等图案的砖雕,造型生动,形态逼真。各面窗额分别书写"东关"
-
水口塔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文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水口 占地面积 蕉岭县 梅州市 广东省
-
描述:坐落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水口文阁岌上,又称“文奎阁”,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是一座五层楼阁式砖砌风水宝塔。该塔坐南向北,平面呈八角形,总面阔16.31米,总进深16.31米,通高约20米,墙厚约0.26米,占地面积约266平方米。
-
福建旅行Let’s Go 超厚珍藏版
-
作者:《亲历者》编辑部
来源: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
描述:福建旅行Let’s Go 超厚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