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社会·共同体
-
作者:王福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以来 闽粤赣三边地区 生态 社会 共同体
-
描述:体、生态与社会统一的共同体论,把过去人们自觉不自觉地相互剥离的生态与社会重新融入到同一个共同体,不仅视自然生态为人类历史展开的舞台,还视其为一个能动的演员。基于此,文章分为五个部分,逐次展开。第一章
-
赣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
作者:舒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文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
描述:为例,粗略呈现出赣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面貌与价值,然后利用选修综合课、选修阅读课、选修活动课等三个对课程资源利用的案例,提出对赣州地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一些构想。
结论
-
明清粤东石窟河流域的社会变迁与对台湾的移民垦殖
-
作者:夏水平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 石窟河 客家 移民 台湾 原乡
-
描述:条件恶劣外,与当地的社会整合程度也有很大关系。由于明末清初时期,处于汉化阶段的土著居民的各种“寇乱”、清初时期海上势力的不断深入等,均造成了这一区域人口流动经常化。其中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流向台湾,而清代台湾
-
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
-
作者:李诠林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转换 台湾现代文学史 边缘书写 文化隐喻 中华文化持守
-
描述: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
-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音系的比较研究
-
作者:李科凤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盘龙镇 梅县 客家话 音系 比较
-
描述: k]俱全。(4)盘龙镇客家话有长元音,梅县客家话没有。(5)盘龙镇客家话有鼻化韵,梅县客家话没有。
盘龙镇客家话与梅县客家话声调比较,主要有以下特点:
(1
-
深情的怀念 伍洪祥纪念文集
-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伍洪祥 纪念文集
-
描述:深情的怀念 伍洪祥纪念文集
-
“两园一基地”:客家文化传播平台
-
作者:曾强翟永鸣凌峰等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月16日,第四届“珠江三角洲地区 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 将正式在梅州举行。逢此盛会之际,梅州 文化建设的三大重点项目“两园一基地” 也纷纷接近完工,可在山洽会期间与与会 代表和市民见面。所谓两园一基地是指: 叶剑英纪念园、客家公园与东山教育基 地。三大工程分别对客家文化、历史印记
-
客家妇女的社会生活:族谱记载与田野调查的比较
-
作者:刘大可
来源:2006年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社会调查 民族社会 社会形态 客家妇女
-
描述:本文对客家妇女的社会生活进行了调查分析。文章围绕客家妇女的理想人生、客家妇女旺盛生育能力之“源”、以夫家利益为重的客家妇女等进行了阐述。
-
闽西客家与台湾客家的渊源及发展关系研究
-
作者:游学军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客家 台湾客家 渊源关系 发展关系
-
描述:母亲河”所在地,是有其历史缘由的。二、一直以来,在人们印象中,闽西客家与台湾客家的关系似乎微乎其微,不值一提。通过回顾源远流长的客家历史,并结合这些年台湾客属同胞纷纷回闽西寻根问祖活动,来重新审视闽西与台湾客家
-
社会资本与组织学习之研究:客家社区发展协会之分析
-
作者:李京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社区 社区发展协会 社会资本 组织学习
-
描述: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陳述如下:一、客家社區發展協會之組織社會資本,認同感與義務感、網絡位置、網絡連結、期望與回報、信任與規範屬中等程度。二、客家社區發展協會之組織學習,在共享願景、對學習的承諾、開放心智屬中等程度。三、影響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學習的組織社會資本三構面,在共享願景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知構面;在對學習的承諾構面達到顯著的有關係構面、認知構面;在開放心智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知構面。四、影響客家社區發展協會組織學習的組織社會資本五因素,在共享願景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同感與義務感」、「網絡位置」、「期望與回報」;在對學習的承諾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同感與義務感」、「期望與回報」;在開放心智構面達到顯著的有「認同感與義務感」、「期望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