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乡特产“红”“黑”“白”
-
作者:赖晨
期号:第14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红曲 广东省梅州市 闽粤赣边区 永定县 福建省 龙岩市 豆豉 聚居地 农耕稻作
-
描述:闽粤赣边区的赣州、汀州(今福建龙岩、三明地区)、梅州33个县,既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大本营,也是著名的原生态农耕稻作文化区。这里有三种特产:"红"——广东省梅州府兴宁县(今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县)的红曲";黑"——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今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的豆豉;"白"——江西省虔州
-
茶园成了居民文化“阵地”
-
作者:李天义
期号:第24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茶园 客家人 龙泉区 老年人 积极引导 社区文化建设 原住居民 社区工作者 入乡随俗 四川省
-
描述:四川省成都市龙泉区洛带古镇原住居民大都为客家人,他们从粤东、粤北、闽西、赣南迁居过来,逐渐入乡随俗。客家人到四川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饮茶,一年四季,乐此不疲。久而久之,那些上了点年纪的人成天泡茶馆,在洛带古镇客家公园聚朋会友,社区工作者便将这项活动作为一种社区文化,积极引导。
-
回归,古老的客家社区——台湾省高雄县美浓社区纪事
-
作者:狄金华
期号:第1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雄 发扬 台湾省 社区组织 现代文化 保留 民族 “血液” 特色 母语
-
描述: 这是一个古老的族群,保留了260多年完整的文化记录。在强大的现代文化冲击下,这个族群的后生已不会说本族的母语,也无法认同自己的文化。然而在社区组织的影响下,他们将本民族珍贵的传统发扬光大,注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存形态
-
客家吃“粄”
-
作者:赖晨
期号:第18期
来源:社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糯米 可加工 大米加工 籼米 拜神 蒸熟 保健 食物 油炸
-
描述:客家的"粄"是把大米加工成粉面后做成的食物。主要以糯米为主,也会用籼米、大禾米,一般把浸软的大米磨成浆,压干水即为米薤(粄脆),它可加工成各种各样的粄。客家也用蒸熟的米饭舂烂做粄。逢年过节,客家人都要做粄、吃粄,拜神、祭祖、应时、充饥、保健。正月初七要吃以油炸的糯米粄——煎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