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定客家土楼研究》一书出版
-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由福建省永定县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胡大新著、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作序的《永定客家土楼研究》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该书全方位、多角度对客家土楼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产生发展、建筑工艺、建筑功能、文化内涵、民俗风情等 进行系统分析,以大量的典型实例和生动史实,紧密联系现
-
粵北客粵方言音韻比較研究
-
作者:劉勝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粵方言 客家方言 粵北 音韻比較
-
描述:區客、粵方言之分佈和形成。第三章:本章旨在針對粵北客、粵方言代表方言點之音系作一描寫,包括幾個音位問題之討論,及文白異讀、連讀音變的分析比較。第四章:編製單字音對照表,以為比較分析之依據。第五章:本章
-
客家凉帽绝活尚在前景堪忧
-
作者:梁婷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若在上个世纪50年代走进布吉甘坑村,你一定会被眼前的景观所倾倒——一家老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初入学堂的孩子,无不秉着一手制作客家凉帽的手艺。从乾隆年代开始的200多年间,凉帽手艺的传承就如同村后的那片单竹林一样连绵不断、枝繁叶茂;就如同当地流传的一首客家山歌所唱:“围屋方方呀凉帽圆,哥想阿妹呀心似煎…
-
客家勵志劇《阿容》打造中國版「長今」
-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由深圳作家編劇等參與投資,於深圳客家村落拍攝取景的《阿容》,講述了客家女阿容四十年的磨難、奮鬥、最終成功的歷程,也記錄了深圳從貧窮落後的邊陲村莊發展成現代化都市的足跡。
阿容是深圳作家筆下一個刻苦耐勞、堅?啎ㄘ猼漕憳洮?家婦女。阿容與大長今有著相似的經歷,年少喪母受盡苦難,與心愛的人相戀又不能
-
浅析客家文化在企业文化建构中的意义
-
作者:李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土著文化 企业文化 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
描述:的关系的论述,1.概括回顾了客家的源流、表现、主要内容,并从历史生成的角度对比了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异同;2.简略地介绍了本文所涉及的企业文化研究的背景;3.从案例分析入手,描述了客家文化在企业文化
-
客家名楼存耕堂掠影
-
作者:邱德昌 刘少雄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存耕堂全景。
用鱼鳞片做成的屏风。
清代书法家宋湘书写的对联牌匾。
“九厅十八井”是客家建筑的自豪,这源于建筑的恢弘与精美,更源于对家族繁衍的自信。眼前的存耕堂,便是客家建筑文化和客家移民史的微雕。
有200多年历史的存耕堂坐落于上杭县中都镇罗溪村,占地面积达4938平方
-
广东梅州客家文化中油画的现况与发展探索
-
作者:曾丽舞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建筑 油画现况与发展探索 油画语言的特性 继承与融合
-
描述:。(三)运用文化表现力,创新当代梅州油画。(四)充分利用油画语言的特性,站在梅州客家民系的文化基础上,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油画艺术,传承客家文化,进而促进梅州油画的发展。
本文共分为四个
-
试问土楼“深”几许 ――评胡大新《永定客家土
-
作者:宋客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关于客家土楼的文章,称得上汗牛充栋。研究文章自不必说,诗歌散文、民俗考据、歌舞影视,从不同侧面探寻了客家土楼的奥秘,展示了客家土楼的风采,坚挺着客家精神穿越时空的力量。
作为土生土长且长期从事客家土楼研究的胡大新,新近推出的《永定客家土楼研究》 论著,是一本较权威论述永定客家土楼的起源、发展历
-
客家围屋
-
作者:黄启元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长汀县涂坊镇,还有保存完好的客家围屋。围屋呈椭圆形,用封火墙砌成,除一扇大门和一边门外,全封闭,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 围屋主体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空坪,坪前是一个300多平方米半圆形池塘。客家人在千百年的创业过程中创造了这种家族团聚和谐的大围屋,可住几十户人家。图中是围屋的主人涂竹
-
客家美食“灯盏糕”
-
作者:周宗胜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城县姑田镇民间有一款客家美食――灯盏糕。它具有选料精、个形大、内存猪肉馅多等特色。是婚嫁迎娶等喜宴上招待亲友 的美食和逢年过节时赠送亲友的特色食品。“灯盏糕溜溜圆,诱得人群好嘴馋。”这句顺口溜,说的就是对姑田镇客家美食“灯盏糕”的评价,足见其美味的诱惑力。图为郭坑村一巧妇在油炸灯盏糕的情景。
上页
1
2
3
...
8
9
10
...
17
18
19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