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85)
期刊(584)
学位论文(243)
图书(66)
会议论文(28)
视频(20)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85)
期刊 (584)
学位论文 (243)
图书 (66)
会议论文 (28)
视频 (20)
按年份分组
2015(20)
2014(840)
2013(231)
2012(203)
2011(213)
2008(98)
2007(35)
2003(10)
2000(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4)
客家文博(12)
嘉应学院学报(8)
寻根(4)
中华文化论坛(2)
神州(1)
大埔乡讯(1)
文史杂志(1)
民族艺术(1)
文资学报(1)
从连城正一道看闽西道教的区域特征
作者:赖炜芳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闽西道教  连城正一道  区域特征 
描述:于道教所构建的“神、仙、人、鬼”的世界观体系。而客家的独特土壤也使连城正一道呈现出多元的表象,并与血缘、家族和社区组织紧密联系,渗透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闽西其他地区闾山派的盛行相比,连城
客家电视台沟通模式之研究:以哈伯马斯公共沟通的观点
作者:张兴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哈伯马斯  媒体近用权  客家电视台  族群电视 
描述:懷客家族群及公眾媒體近用之權益,並增進認識、瞭解客家語言與文化內涵,促進族群交流與和諧,建構多元文化社會公民之精神。」也可以發現,客家電視並非是一個封閉性的頻道,反而一個對內凝聚共識、對外促進交流
客家渔港社会网络变迁之研究:以桃园县新屋乡永安渔港为例
作者:汤永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网络变迁  休闲商业  客家渔港  创新网络  渔民 
描述:、客家族群特性、漁會如何與客家漁民協力互動、互惠關係,為客家漁港建構最佳的策略關係以創新再造新機,這是一個在族群策略面與文化面上更深層更發人省思的重要課題。本研究選擇新屋永安漁港漁商與客家漁戶駐點觀察
芷溪村传统聚落形态研究
作者:王玫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芷溪村  传统聚落  村落形态  祠堂  民居 
描述:的宗族祠堂及居住建筑的建筑形态。在祠堂形制中阐明芷溪村的宗族形态、家族组织结构、祠堂功能,归纳了芷溪祠堂纯粹祠堂和祠居合一两种平面形制。在居住建筑形态一章中从平面布局特点、构成元素、建筑结构体系几个方面
国小愿景建构与实践的探索~以一所客家小学为例
作者:黎毓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校行政  学校愿景  客家小学  客家意象  客语生活学校 
描述:結果的啟示中,釐清現況事象,俾利於學校願景經營的反思。根據研究的發現與實務的交互討論,本研究主要的發現與啟示如下:一、個案客家學校願景的緣起緣續,傳頌著客家族群教師內心,對族群文化恢弘與新世代性格
高高屏地区实施「客语生活学校」学生对客家歌谣态度调查研究
作者:徐瑜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歌谣  客语生活学校  态度 
描述:的認知態度上沒有影響,僅在客家歌謠的喜愛及認同態度以及學習態度較為正向。五、居住於非客家地區的學童對非客家族群音樂的喜愛及認同態度較居住於客家地區學童正向。本論文並提出有關客語歌謠教學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文学之笔,历史之殇——试析蓝博洲文学创作
作者:刘津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蓝博洲  小说  报导文学 
描述:湾客家族群、客家社会的书写。第二节从重建历史现场的角度探求蓝博洲关于二二八及白色恐怖历史叙事的意义。第三节考察蓝博洲报导文学中两个基本特色,一是用口述历史的方法创作,二是文本中的庶民视角。第四章分析蓝博
一部创新的客家民俗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福民 近读罗勇、龚文瑞两位先生的合著《客家故园》,让我对客家人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民俗志的书写方式,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以为,这是一部极具创新意义的客家民俗志。 著作的创新表现在全书渗透了作者深刻的历史意识。作者在著作中开宗明义地探讨了客家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历史,为我们解读客
台湾新北客家局局长何培才: 看好梅州发展生物能源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原任梅州台商协会会长的台湾新北市客家局局长何培才,在出席梅州市举行的“二OO九·世界客商大会”时表示,海内外客商应借助客商大会,深挖梅州“绿色崛起”力量,到梅州发展生物科技,共同推动经济加速发展。 至今在梅州仍拥有家族企业的何培才认为,“客都”梅州拥有“绿色资源”,除了发展旅游观光经济外,生物能源
走進永定土樓群 領略客家建築與人情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文、攝:盧寶迪鳴謝:香港中國旅行社、廈門航空 家是安身立命之所,對於重視家庭觀念的中國人,最能反映保衛家園決心的建築,莫過於客家土樓。土樓既能禦敵,又能防風防震,加上建築所構成的冬暖夏涼,堪稱一個「五星級的家」,更在去年被列入為世界文化遺產。筆者早前走訪福建一帶,參觀當地的土樓及其他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