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7)
期刊(3)
视频(1)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7)
期刊 (3)
视频 (1)
按年份分组
2015(1)
2014(7)
2010(2)
2009(1)
按来源分组
其它(8)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1)
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1)
台湾客家意象之实证研究-族群之组间与组内的差异分析
作者:陈文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印象  客家意象 
描述:述。2.驗證比較國內各族群間之行為態度。3.客家族群內部之差異探討。4.分析描繪客家圖像。經研究發現: 一、在金錢行為與態度上:客家族群統計數據介於大陸各省市及閩南族群之間,比較接近閩南族群,與大陸各省市族群有顯著性差異。都市、60年次〈含〉後世代、高學歷之客家族群之金錢行為態度與城鎮偏鄉、59年次〈含〉前世代客家族群有顯著性差異。 二、在教育價值上:閩南及客家族群最重視找到好的工作,大陸各省市族群最重視學習做人處事;而在教育態度方面,客家族群最重視男女孩應有專科以上之教育程度,其次為大陸各省市族群,閩南族群居末。己身教育程度較高之客家族群更加重視子女之教育與低學歷之客家族群教育態度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三、在人際信任網絡方面:客家族群在人際關係、溝通網絡上數據最高,其次為閩南族群,最末為大陸各省市族群;而大陸各省市族群在人際信任數據最高,客家族群居中,閩南族群最低,綜合觀之以客家族群數據最高、大陸各省市族群居次、閩南族群最末。另外組內在人際信任及溝通網絡上,不同世代及不同學歷之客家族群存在著顯著性差異。 四、在公共參與上:從整體數據觀之以大陸各省市族群最高、客家族群次之、閩南族群居末。而在組內,南北區域、都市偏鄉客家族群雖有差異、但仍以不同世代、不同學歷之客家族群出現顯著性差異。 五、本研究所呈現的事實是,在台灣客家族群是一走中間價值行為的族群。 筆者建議:客家族群之核心危機在客家文化的消失及隱形化。在年輕世代身上已看不到客家元素(隱形化、對客家文化事務認同已消散褪去),如何加強年輕世代對客家之認同是當務之急,值得客家行政相關單位深思重視!
侯孝贤电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
作者:古正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意象  客家族群 
描述:找出侯孝賢電影世界裡的客家元素。另外再以族群互動的角度,分為客家/客家、客家/非客家、非客家/客家三個層次,以及客家歷史淵源、客家文化特質、客家族群性格和精神心理三個類項,更深入地探查潛藏客家族群與其他族群互動關係所產生的客家意象。 研究發現,侯孝賢電影世界裡的客家元素,因其寫實且自然的電影風格,再現當代的客家影像,實際上多為現實社會狀態的反映,雖未刻意凸顯但也成為真實可探的族群意象;另外,電影裡角色之間的互動,雖然不以客家族群為主體,但透過角色互動的整理分析,也可從族群互動分類的三個層次裡,分別歸納出不同的客家意象。
《客家意象》演员:送郎过番令海外华侨落泪
作者:暂无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视频 关键词: 客家意象  华侨 
描述:
媒体框架与客家意象之研究:以电影「一八九五」为例
作者:古佳惠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一八九五  客家意象  媒体框架  客家电影 
描述:傳統保守的族群精神,以及吝嗇小氣和懦弱自卑等既定框架。本研究進一步以客家電影「一八九五」為分析標的,藉由深度訪談和問卷調查,探究觀影者自電影媒介接收到的客家意象,其認知如何受到媒體框架影響。研究發現,觀影者對電影所傳遞出的刻苦耐勞、硬頸精神、愛國保族、飲水思源(敬天祭祖)和勤儉樸實的意象,有較為強烈的感知,與電影幕後推動者最初企圖所要呈現的意象為相呼應外,亦反映出媒體對族群的描述難以跳脫根深蒂固的傳統美德意象。而閱聽者對客家意象的詮釋和解讀狀況,依舊處於媒體框架的影響下,由此可瞭解,媒體的發展對當代台灣客家族群意象的形成實具有關鍵的影響力。
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学之行动研究:以苗栗县建功国小三年级舞蹈
作者:温丽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客家意象  行动研究 
描述:研究與質化研究為主,將所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做分析:包括參與觀察、學習單、深度訪談法、教師省思札記、協同研究教師記錄、教師評鑑表。研究發現(1)客家意象融入舞蹈班教學有待提昇;(2)舞蹈班學生對於客家意象
客家意象:解构“嫁夫莫嫁客家郎”
作者:张维安 王雯君  期号:第2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意象  客家男性  族群婚配 
描述:針對某些議題進行討論所具有的意義,在資訊社會學界已有相當的討論,而其重要性也日漸受到關注。本文以這些資料進行兩個主軸的分析,一方面作爲客家意象的解讀,另一方面也作爲客家男人的討論,這兩部分在當前客家研究之中都是亟待開發的領域。全文除了前言外,分成三個部分,首先陳述客家男性在目前文獻資料中所呈顯的意象,接著歸納網友們所提出的「莫嫁客家郎」的理由,然後則針對網友之發言進行一些對話性的分析,再進一步解構「莫嫁客家郎」的深層因素,最後在結論部分,我們建議族群特性的討論,需進行細緻的比較分析才能界定,而統計資料說明了客家族群的外婚比率較高,相對地,客家女性嫁給客家男性比率則降低,如果「嫁夫莫嫁客家郎」有影響,受到最大影響的可能是客家女性。
国小愿景建构与实践的探索~以一所客家小学为例
作者:黎毓辉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校行政  学校愿景  客家小学  客家意象  客语生活学校 
描述:結果的啟示中,釐清現況事象,俾利於學校願景經營的反思。根據研究的發現與實務的交互討論,本研究主要的發現與啟示如下:一、個案客家學校願景的緣起緣續,傳頌著客家族群教師內心,對族群文化恢弘與新世代性格意象型塑,寄予深切冀望之情。二、釐清學校願景與部頒教育宗旨及教育目標間的界線,從校本經營的角度,自主建構本身未來光明的特色願景,以激發教師對學校願景的重視。三、成員對願景的認知與建構的參與,影響著願景的實現程度。四、學校願景圖像是多面向的,可單純以學生為主軸,亦可包含學校、教師、社區等,所以除了以學校課程落實實踐之外,亦須配合處、組多元的策略達成。五、客家學校願景發展過程,如火如荼展開客家文化與語言的薪傳發揚之時,亦應體貼他族的感受,均衡各族群學生語言的學習權力。六、落實與了解學校願景的執行成效,建立一套客觀的評鑑機制實屬必要。七、形塑創新願景的校園文化,方能永續學校願景績效的提升。本研究所進行的個案研究,能深入探究一所客家學校願景的背後意涵與實踐的多元面向,確實能填補量化調查研究中,質性部分的缺憾。建議未來有意願朝此方向專研的研究者,能庚續迭傳,以讓所有學校願景背後的故事,永遠芬芳流傳,充滿無限的想像可能。
台湾客家运动之研究:析论《客家风云杂志》与还我母语运动之关系
作者:彭玉芝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运动  客家风云杂志  1228还我母语运动  客家意识  客家意象 
描述: 本論文研究過程與步驟,以質化研究與量化研究並重,蒐集相關資料與文獻,進行分類與分析,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法與文本分析,交叉分析統計研究。研究過程中,緊緊扣住臺灣社會運動與臺灣客家運動發生的異同,相同的是兩者的歷史、社會背景共同層面,是造成臺灣社會運動的產生前因,臺灣客家運動為臺灣社會運動的一環,而「1228還我母語運動」(1988)是臺灣客家運動重要的具體行動的發展,《客家風雲雜誌》的籌辦創立是臺灣客家運動的起始點。 「客家意識」的產生與強化,前者是受到社會政策與政治結構改變的影響,籌辦了《客家風雲雜誌》,後者是受語言政策的催化,繼而發展成「1228還我母語運動」(1988),這是與臺灣社會運動相異之處。研究主要發現《客家風雲雜誌》具有高度「客家意識」,議題設定意涵以此為主軸,該刊物開創性強、以形塑功能發揮形象訊息傳遞,產生客家意象。最重要的是臺灣客家運動、《客家風雲雜誌》、「1288還我母語運動」三者皆是打破一元化的觀點,以客家主體性為平衡點,追求平權多元的國家社會發展。
當代客語詩文創作的幾個面向(1988~2007)
作者:李梁淑  期号:第1期 来源: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語詩  客語散文  客語文學  客家意象  新客家論述 
描述:生命經驗的追溯,確立客家人為台灣主人的新客家論述,並以文學象徵再度詮釋、創新客家精神文化,參與台灣文化之創造。三、客家意象的塑造,客語詩文以文學之美形塑客庄生活圖象,有助於客家人文世界的建構;客家意象的創新,有賴於新書寫形式的延續,即以美學角度重新審視客家人生活、歷史文化內涵來創新客家意象,召喚客家的記憶。四、土地與文化的關懷,客語創作對土地變遷、自然生態及客家文化接受的關懷和批判,可視為在危機處境中為族群未來發聲的努力,值得深思。
当代客语诗文创作的几个面向(1988~2007)
作者:李梁淑  期号:第1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语诗  客语散文  客语文学  客家意象  新客家論述 
描述:当代客语诗文创作的几个面向(198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