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4)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期刊 (4)
学位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05(1)
按来源分组
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2)
资讯社会研究(1)
資訊社會研究(1)
其它(1)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
作者:王雯君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邊界  閩客通婚  文化實作  文化再生產  族群記憶與認同 
描述:女性而言感受將更為深刻,因為女性文化再生產的角色對一個族群的建構是重要關鍵,而從閩客通婚女性的角度探索她們的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以發現閩客族群邊界流動的多樣性,將對未來的族群研究具有意義。本研究以24位閩客通婚的女性作為口述訪談的研究對象,並以世代、族群、婚姻作為設計變項,將研究對象設定為55~67歲與28~40歲兩組,並從這兩組中設定各6位閩南族群嫁給客家族群或客家族群嫁給閩南族群的女性,進行婚前與婚後族群記憶的比較,尤其是婚後情境改變對受訪對象族群認同與記憶的影響。本研究在理論觀點部分,分別從族群認同理論、集體記憶理論作為基礎,並且檢閱族群通婚與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文獻。在經驗研究方面,則藉由受訪的24位女性對閩客族群記憶的口述訪談資料,首先分析她們自己本身在族群通婚前後於日常生活實踐的不同層面上,例如祖先祭祀、家事處理、語言使用或族群意象等,所面臨閩客族群記憶與族群認同的改變過程,再者則從她們對下一代族群記憶與認同觀的傳承,來間接反應她們對於閩客族群相異的認同與記憶的承載,進而探究閩客族群邊界在女性生活世界中流動的多重變化。本研究認為族群邊界的流動,應當考量社會結構的族群關係和家庭結構的性別關係,同時應當從日常生活的細緻文化實作面向來討論族群記憶與認同,尤其是女性角色對族群記憶延續與保存的重要性。本論文發現不同族群、世代的閩客通婚女性在不同情境下的族群記憶與認同改變過程相當多元,族群邊界的流動方式也是多重變化,因此未來客家族群認同的研究應從多方面進行考量,而通婚女性在文化實作表現的族群記憶,將為客家研究提供新的思考與發展方向,致使族群認同觀可以更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關鍵字:閩客通婚、族群邊界、族群記憶與認同、文化再生產、文化實作
從網際網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構
作者:王雯君  期号:第9期 来源:資訊社會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網際網路  客家社群  虛擬空間  離散  想像共同體 
描述:海內外客家網站的觀察,抽離客家網站建構客家社群的認同論述與想像元素,以分析客家社群建構的基礎。本文發現客家人儘管分佈世界各地,卻藉由過去感、地方感、危機感、宿命觀與光榮感以及共時性的想像拉近彼此的距離。最後總結網際網路所提供的交流平台,讓客家社群成爲可能,且是一個由眾多客家人所建構出來的想像共同體。
婚姻对女性族群认同的影响-以台湾闽客通婚为例
作者:王雯君  期号:第2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族群认同  闽客通婚  族群情境论  族群边界  多重认同 
描述:下一代的族群認同以及語言教育的觀感。本研究針對12位閩客通婚的婦女(閩嫁客,客嫁閩各6位)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藉由她們的生命敘事來探索婚前與婚後的族群認同以及適應,並且藉由他們的思惟理念來分析她們對子女未來的族群認同與方言教育。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皆以血緣命定爲基礎來認定自我的族群認同,但是通婚卻可能成爲受訪者多重認同的依據,或成爲受訪者不同的情境下改變族群認同表達的可能。此外,受訪者普遍受到閩客交融的文化影響,特別是女性在家庭的生活適應上要做較多的犧牲,以順從夫家,而閩客族群在文化影響層面上不同,族群邊界移動的方式也有差異,特別與傳統客家族群的負面刻板印象或現今社會結構的閩客族群情勢有關。最後,受訪者普遍認爲子女的族群認同應該從父認定,至於方言教育則以市場取向爲主,閩語比客語重要,然而方言皆不及英語重要。所以,通婚對女性的族群認同的確會因爲不同情境而考量不同因素,進而有不同或多面的影響。
从网际网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构
作者:王雯君  期号:第9期 来源:资讯社会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网际网路  客家社群  虚拟空间  离散  想像共同体 
描述:从网际网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构
客家意象:解构“嫁夫莫嫁客家郎”
作者:张维安 王雯君  期号:第2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意象  客家男性  族群婚配 
描述:針對某些議題進行討論所具有的意義,在資訊社會學界已有相當的討論,而其重要性也日漸受到關注。本文以這些資料進行兩個主軸的分析,一方面作爲客家意象的解讀,另一方面也作爲客家男人的討論,這兩部分在當前客家研究之中都是亟待開發的領域。全文除了前言外,分成三個部分,首先陳述客家男性在目前文獻資料中所呈顯的意象,接著歸納網友們所提出的「莫嫁客家郎」的理由,然後則針對網友之發言進行一些對話性的分析,再進一步解構「莫嫁客家郎」的深層因素,最後在結論部分,我們建議族群特性的討論,需進行細緻的比較分析才能界定,而統計資料說明了客家族群的外婚比率較高,相對地,客家女性嫁給客家男性比率則降低,如果「嫁夫莫嫁客家郎」有影響,受到最大影響的可能是客家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