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5)
期刊(1)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5)
期刊 (1)
按年份分组
2014(4)
2010(2)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客家研究辑刊(1)
国小低年级客家歌谣教学实施之行动研究
作者:李雪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本土语言  客家歌谣  客语教学  行动研究 
描述:反省及問卷訪問中完成本項研究。
依據研究結果,得到的結論是:(1)客家歌謠能做為國小低年級學生學習客語的教材(2)客家歌謠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3)本土語言教材應顧及學生生活經驗及學習興趣(4
客家文化融入国小艺术与人文课程之研究
作者:程瑞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艺术与人文  课程统整  行动研究 
描述:探討、教學之觀察、訪談、教學札記、客家文化認知評量表、學習單、學生作品等方式,規劃教學策略與教學模式。本研究以探討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的發展歷程,分析學生學習成效,探討教師自我的成長與教學省思,並分析教學困境;研究者可從課程教學行動研究中提昇、精進自我專業知能。本研究之目的可分成四個部份:一、發展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二、了解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學生的學習成效;三、探討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教師的成長;四、分析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教師所面臨之困難。綜合歸納分析得到以下四點研究結果:
一、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發展歷程涵蓋三階段及九大步驟。
二、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能提升學生在知識、情意、藝術技能學習之成效。
三、實施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能增進教師在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教學評量及教師專業知能之成長。
四、分析客家文化融入國小藝術與人文課程統整教學方案教師在課程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評量等三部份面臨之困難。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分別針對課程教學、學校、未來之研究提出具體相關之建議。
客家文化融入视觉艺术课程之行动研究-----以台中县东势国
作者:刘心怡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视觉艺术  客家文化  行动研究 
描述:過程中的具體表徵及實踐價值。研究結果如下:
一、研究結果證實研究者所規劃之視覺藝術課程可實際應用於國中之教學情境,並能同時兼顧歷程與創作表現。
二、32名國中階段受試者經由8週之視覺藝術的學習課程後,客裔身分學生對客家文化有加深之實質效果,而非客裔身分學生對客家文化不但有更多的認知,且對客家文化之認同與尊重也相對提升。整體而言,視覺藝術的學習課程讓32名國中階段受試者對客家文化更加認同與認識。
三、學生在接受視覺藝術課程與參與客家慶典活動後,其作品由單調且抽象的圖案轉變成濃厚的客家文化色彩與更趨豐富之文化內涵。此外,學生不但將客家文化的認知表現於畫面中,更懂得利用色彩去呈現客家文化的特色。故本研究所設計之視覺藝術課程,不但統合學生對客家文化意涵之認知,更讓學生有能力以實作作品具體呈現客家族群之特色。
数位学习融入客语教学之行动研究:以桃园县田心国小五年级学生
作者:古安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教学  行动研究  数位学习 
描述:學生學習興趣及營造客語學習環境,本研究擬善用數位學習的優勢將之融入客語課程與教學上,期許找出解決客語教學困境的方法,並且以行動研究後的成果,提供客語教師在教學上可供參考與運用的數位學習教學模式。本研究的成果如下:一、客語教學的困境,包括客語課程開課比例與客家人口比例懸殊,不易達成客語課程目標,客語課程教材明顯不足,缺乏客語學習環境等。二、建立客語課程教學模式: N M R P I田心模式,透過五大主題活動:新介名仔(N)、MV客家情(M)、讀書厓盡會(R)、拼音厓也會(P)、共下遶網路(I),進行傳統課室與數位學習混合教學。三、數位學習融入客語教學,在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學習效能、延伸學習效能等,均有顯著的成效。四、教師藉由行動研究,可實現傳承的使命、並解決教學困境,還從行動歷程中,讓教師的專業與服務熱誠更加提升。
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学之行动研究:以苗栗县建功国小三年级舞蹈
作者:温丽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舞蹈教学  客家意象  行动研究 
描述:研究與質化研究為主,將所蒐集到的相關資料做分析:包括參與觀察、學習單、深度訪談法、教師省思札記、協同研究教師記錄、教師評鑑表。研究發現(1)客家意象融入舞蹈班教學有待提昇;(2)舞蹈班學生對於客家意象
客家文化与地方发展:以台湾新竹县北埔乡为例
作者:谭鸿仁  期号:第1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地方发展  新竹县  客家文化  台湾省  行动研究  二十一世纪  研究者  社区参与  环境调查 
描述:社会之环境调查,同时配合当地之地方节庆“膨风节”与“柿子节”分别进行问卷调查。此外亦针对地方意见领袖与居民等进行深度访谈,提出议题,供地方人士参考,提出可能之规划课题。同时研究者也在二十余次的访谈与调查过程中,逐渐建立与地方关系以及逐渐消除“外地人”之标签,以利研究进行。研究者发现行动研究之进行,与地方人士建立伙伴与信任关系是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之必要条件,而此是非常耗时与耗力的。[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