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是同根生
-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大鹏凉帽有军旅色彩。
甘坑凉帽。
客家凉帽手工精细。
大鹏凉帽红顶是特色。
本报记者 林琳 文/图
“阿姨,你的大鹏凉帽可没有我们龙岗甘坑的客家凉帽历史久远,而且我们的手工最精细。”
“我们大鹏凉帽可是官方凉帽,有鹏城的时候就有大鹏凉帽。要说凉帽历史谁都比不上我们大鹏凉帽。”
这样的对话发生
-
《客家足迹行》:书写客家影像志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百集大型系列节目《客家足迹行》以记者行走体验的形式,采用“纪实+体验”的“快速纪录片”拍摄手法,探寻客家迁徙历史,发现客家文化传承,反映客家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民系的迁徙历程、文化传承以及当下的生活状态。
俗话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先民历尽艰辛,以其独特的生
-
客家番薯制品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杨遵贤
番薯,又称红薯、地瓜,遇上年成不好,稻米紧张的时候,是其他农作物无可替代的充饥食粮。它有多种制品。每年秋季,番薯收成后,农家通常除了留种外,先将它们分出大、中、小三种。大的磨粉或切片,中等的在冬春季节蒸煮吃,小的煮半熟或切开或煮半熟晒干。
刷薯粉是项较为复杂和繁重的劳动。刷薯粉之前,要
-
客家滋补羊肉煮酒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时令饮食】
“冬至羊肉夏至狗”,冬至前后,梅州客家人都喜欢吃羊肉煮酒。人们认为羊肉温补,在冬至时节食用对身体大有裨益,因此羊肉煮酒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时令美食。
传统做法
以山羊肉为主料,配上当归、党参、北芪、红枣、杞子等中药,加生姜、冰糖等佐料,再加上糯米酒或者娘酒,盛装在瓮中封好,用
-
客家菜的特性
-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品食论道】
说到客家菜,虽然算不上中国八大菜系,但源于客家人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菜,也随着客家游子的脚步,传遍大江南北,以其特有的质朴气息,丰富了人们的味蕾,为中国味道添加了一剂并不浓烈却又耐人寻味的作料。
常言道,饮食文化承载着民族文化。客家菜的特点恰恰暗含了客家人的几大特性。
第一,质朴
-
客家兜汤
-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文/图 朱裕森
兜汤,是闽西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小食或点心。
“兜”,是客家语端的意思,也就是说,是一种端在手上随意吃的一种小吃。旧时的兜汤不登大雅之堂,是街头巷尾的一种小吃,卖兜汤的人挑着担子沿街走,吃兜汤的人沿街吃,不分贵贱和贫富,有人要吃就叫停,打上一碗,等你吃完又挑走了。冬日卖
-
帅气男的客家焖鱼
-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本组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香金群 摄
东江时报讯 记者香金群 前面几期私房菜,我们的“大厨”都是美丽的女士,这一期终于迎来一位帅气的男大厨——— 李旭开。30多岁的李旭开是惠城区汝湖镇虾村人,拿手好菜是客家焖鱼。“我从小就爱吃鱼,后来到大排档吃饭,几乎每次都会点焖鱼。”李旭开说,结婚
-
80名海外客家后裔会聚赣州
-
作者:暂无
来源:赣州晚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王锋 见习记者谢星星 实习生谢春梅) “客家采茶戏发源于赣南安远、信丰一带,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集赣南其他民间艺术于一体的民俗文化……”7月27日至8月7日,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江西理工大学承办的“2013年中国文化行——完美江西客家营”在赣州举行,来自荷兰、西班牙、加拿大等地的80
-
“又醉又饱”客家年
-
作者:暂无
来源:侨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尽管孩子都已经人高马大了,练建安仍然清晰地记得,那年春节自己作为“新姑爷”上门的趣事。
现为《福建文学》杂志编辑部主任的练建安,是地道的武平客家人,妻子的娘家也在武平。“客家的风俗,正月初二要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带上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等,到了岳父母家,要在祖先灵前烧
-
客家飨宴胃,你hold住了
-
作者:吴林增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在客家餐桌上,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厦门有一个先生,平日最爱吃鱼,吃惯了海鱼,一天他到连城客家饭馆,点了一道溪鱼焖豆腐。溪鱼香嫩清甜,新泉的豆腐鲜滑爽口,撒点葱花点缀,口感极佳。此后,这个先生每逢周末,只要有空,都会驱车到连城新泉,吃一道正宗的溪鱼焖豆腐。
当然,客家菜绝非仅此一道,还有“
上页
1
2
3
...
8
9
10
...
11
12
13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