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648)
期刊(216)
学位论文(104)
视频(37)
图书(5)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648)
期刊 (216)
学位论文 (104)
视频 (37)
图书 (5)
会议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5(37)
2014(353)
2013(122)
2012(114)
2011(120)
2009(44)
2008(50)
2007(25)
199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42)
客家研究辑刊(11)
嘉应学院学报(5)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俪人(教师)(1)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
广州:花城出版社(1)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
惠州大学学报(1)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
客家擂茶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谢耀西 “客来茶当酒,意好水也甜。”擂茶是接待妇女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之一。 据说客家人自古代从中原迁徙而来,一路风餐露宿,筚路蓝缕,初到陌生之地,只能据山为寨,择山而居,可谓“逢山必有客,有客必有山”。在山野安营扎寨下来的客家人,为驱寒御热,女人们便想方设法,就地取材,煮起了擂
昔日客家农村的“打醮”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民俗] 昔时,客家地区农村流行延请道士、和尚为主角的“打醮”。这种打醮之俗是旧社会祀神超度的群众性迷信活动,当今已不多见。 打醮之俗,据清末黄香铁编纂的《石窟一征·礼俗》卷四载:“建醮之日,迎鬼王至各村,用僧众铙钹鼓吹,执事前导,村人各以门前设香案供果馔谓之接山大人。鬼王丈六身,须发俱赤色
客家红段子 阿来助人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客家新故事] 蒹葭 阿来来到城里找工作应急好多天了,可是工作依旧没有着落,而身上所带的钱却已经所剩无几。 这天的阳光灿烂而美好。而阿来却非常着急。这天的早饭他已经没有吃了,肚子饿咕咕叫
饕鼎轩的新客家演义
作者:暂无 来源:海峡导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论道厦门饮食,龙头首推闽粤海鲜,其次则为客家菜、湘菜和川菜三驾马车。因为厦门的地理位置,客家菜受惠于地缘优势,更受食客青睐。过去一年,在厦门众多客家食府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崛起在湖滨北路厦门银行旁的“饕鼎轩”客家私房菜。 该店取址于远离社区的湖畔,在同业的包围中,择金融海啸之际开张,让笔者不能不
重新認識本土文化 香港客家文化節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如果大家對香港的歷史感興趣,便會發現原來香港跟客家很有關係,「客家」就是以其他地方為家,也就是移居他處,非在原本的鄉下生活;而香港一直以來,在不同朝代,也有中國不同地方的人因為戰亂或其他因素而來到香港,這一批人就是所謂的「客家人」。因此,有學者指,香港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客家文化。■文:曾家
客语儿向言语的字调声学研究
作者:张国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hecked  tone  glottal  stop  tone  space  clear  speech  tone  Infant  Directed  Speech  入声  喉塞音  声调空间  清晰言语  声调  儿向言语 
描述:聲調高度發音的結果,和文獻上聲調習的年齡相呼應;同時意味著,MIPhI Model在超音段層次上的假設,需考量到印歐語言之外的聲調語言來予以調整。
关西饶平客家话调查研究-以郑屋、许屋为例
作者:张孟涵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时  历时  移借  接触  语言  关西 
描述:溝通的影響,也因為在婚姻嫁娶時與其他方言或次方言族群結合的關係,使得對內交談也出現了兩種以上的語言,而後代子孫在第一語言習時即是雙語環境,使用語言時將之融合運用也在所難免。關西饒平客家話的現狀,如同
客家俗语探源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关照 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俗语,不仅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而且画龙点睛、寓意深远。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客家俗语,每句后面都有一个历史故事。下面,我介绍几则家乡的俗语。 第一则,“难解千字结”。此语指邻里之间、亲友之间或上下之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结。至于为何选用这个“千”字,而不用“百”或
客家山歌 群艺奇葩
作者:陈济谋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永定客家山歌,闻名遐迩,是客家文化精神孕育的一朵奇葩。历经千年岁月,如今愈发光彩。 去年初冬,我再访永定。当地朋友告诉我:山歌大王李天生演唱的永定客家山歌收入“飞天U盘”,搭乘“神七”遨游太空,真成“天籁之音”了,建议我到“山歌之乡”湖坑镇去 感受山歌的精彩,去聆听那位山歌老人的心灵倾诉……这与
客家“鼓王”申报吉尼斯
作者:暂无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鼓王”周妙锡。 “鼓王”登上2.5米高的鼓架蒙鼓皮。 88岁五华老艺人70年造鼓2万个 核心提示 在梅州五华县河东镇高榕村,有位被当地人尊称为“鼓王”、名叫周妙锡的88岁做鼓老艺人,从18岁开始至今做了70年牛皮大鼓,现在仍坚持每天在自己的作坊里做鼓不辍。 据介绍,用手工做一个大鼓从
上页 1 2 3 ... 6 7 8 ... 10 11 12 下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