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歌中的植物意象
-
作者:赖广昌
期号:第9期
来源:金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植物意象 土家族民歌 意象手法 爱情 花儿 莲叶 客家山歌 蔬菜水果 女子 情感表达
-
描述:接触到的是千姿百态的动植物,其变幻无穷的神态已谙熟于心,所以在他们创作构思的时候,比较容易感物取兴,就近撷取眼前的物象入歌。 其一,民歌中常以“莲”作为意象手法,用以作为传情的信物,而“莲”,谐音
-
六堆客家攻炮城之研究
-
作者:邱景嫻 王建台
期号:第10期
来源:屏師體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傳統體育 攻炮城
-
描述:六堆客家爲例,首先探討歷史背景發展,進而探究攻炮城的活動及其維護與發揚,藉以傳承及保存客家傳統體育與文化。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透過相關文獻資料的蒐集、整理、分析、歸納與詮釋,結論如下:一、清康熙60
-
六堆鄉賢書法名家論述
-
作者:黎鴻彥 曾純純
期号:第2期
来源:美和技術學院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六堆 鄉賢 書法 文化 名家
-
描述:地區,相對於文學的深耕拓展,書法發展則顯得十分沉寂。真正從事書法創作的人少之又少,卻不乏一些名家,在六堆鄉賢裡,黃丁郎擅長隸書,刊行《隸體字帖》。林清泉以行草寫作新詩,曾獲日本及中國大陸書法大獎
-
客语沈浸教学对提升幼儿客语听说能力之影响
-
作者:陈雅铃 陈仁富 蔡典龙
期号:第2期
来源:教育心理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母语教学 客语教学 客语沈浸教学计划
-
描述:背景及家庭客語使用情形。客語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甲式及教師自行設計之客語訪談評量表則做爲評量幼兒客語能力之主要研究工具。資料分析主要採用描述統計及共變數分析法,分析客語沈浸幼兒的客籍背景、家中客語使用
-
岭南人文图说之二十一:黄遵宪与梅州的客家文化教育
-
作者:暂无
期号:第7期
来源:学术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文化 梁启超 维新运动 参赞 教育 岭南 人文 外交家 新加坡
-
描述:和明治维新历史,写成史著《日本国志》和民俗、文化诗作《日本杂事诗》,给中国的维新派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改革经验。甲午战争失败后,他与康有为、梁启超过从甚密,积极投身维新运动,倡导变法改革;后出任湖南长宝盐法道,署理按察使,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创办南学会、时务学章,传播民权思想,首倡民治于众,卓有成效,影响深远,被毛泽东誉为“不做大官而做大事的人”。他在诗歌创作上提出“我手写吾口”的革新主张,倡导近代诗界革命,有《人境庐诗草》和《人境庐集外诗辑》传世。他晚年致力于发展地方教育事业,培育英才,贡献卓著。 梅州是汉族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中心,也是客家文化教育发达之地,特别是近现代以来人才辈出。仅就黄遵宪的师承关系和影响看,荐举他出任日本参赞的是首任驻日公使梅州大埔县人何如璋,出于敬仰师门之意,黄亦以何如璋的庐名来命名...
-
从六堆客家俗话谚语探究稻米文化之意涵
-
作者:曾纯纯 劉秀俐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稻米 客家 俗话谚语 稻米文化 饮食文化
-
描述:觀的詮釋,通過研究稻米文化能清楚地了解到客家精神的傳承軌跡。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法,收集六堆地區俗諺語書籍作為研究工具,將資料進行分類與分析。研究發現:由客家人對稻米相關詞彙的豐富與多樣性,就可以見出
-
“海峡同心圆 两岸齐腾飞”征文大赛参考题目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快乐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_____台湾传说(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各类型的民间故事、传说、典故比比皆是,可以从中选取一两则。) 4 我来解释“五缘”(你是怎么理解“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
-
结合地方休闲产业共创节庆活动价值之研究-以三义乡客家桐花祭
-
作者:颜建贤 曾宇良
期号:第2期
来源:乡村旅游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节庆活动 价值共创 三义乡 客家桐花祭
-
描述:源分散導致各地舉辦的活動規模小且重複性高,因此高度依賴政府及無法整合資源為苗栗縣三義鄉客家桐花祭未來之隱憂。
-
我国国中乡土教育的现况与困境-以苗栗县各国中实施客家文化教
-
作者:方丽萍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民中学 乡土教育 客家文化教学
-
描述:困境方面,歸納成以下結?:
一、行政支援困境方面:其一為教師可進修研習的管道不足;其二為經費不足、無法提供充足教學資源及設備。
二、教材編輯困境方面:其一為語詞流失,語彙減少,編輯困難
-
利嫂是客家人的典型
-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连允东
近期观看了大型客家题材电视剧《大南迁》,我深受感动。这是一部反映北方汉人大南迁和客家民系孕育、诞生的大型巨篇。作为客家祖地宁化人观看此剧感到特别亲切,激发了我浓浓的客家情。剧中那缠绵的爱情纠葛、感人的离愁别恨、紧张的战争场面、精彩的武打特技让人拍手叫绝。尤其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