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8)
期刊(93)
学位论文(5)
视频(4)
会议论文(2)
图书(2)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88)
期刊 (93)
学位论文 (5)
视频 (4)
会议论文 (2)
图书 (2)
按年份分组
2015(4)
2014(139)
2013(83)
2012(74)
2011(62)
2009(30)
2008(23)
2007(22)
2006(13)
2005(3)
按来源分组
梅州日报(73)
东江时报(35)
其它(10)
赣州晚报(9)
台湾研究集刊(1)
新东方(1)
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1)
金秋(1)
中国沼气(1)
中国钓鱼(1)
客属总会举行客家美食庆回归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四海客凤] 7月7日,香港客属总会在大埔林村举办“客家美食嘉年华”庆祝香港回归16年。中联办主任张晓明、香港客属总会荣誉主席曾宪梓、总会主席梁亮胜、全国人大代表张明敏等主礼嘉宾与在场逾千名市民、社团领袖及新界乡客属各界人士一同品尝多款特色客家美食。大会准备了一系列传统客家美食,如客家炆猪肉、盐焗鸡
客地特写:以油纸伞为代表的客家风华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学者们在美浓 无烟囱的美浓,手工艺极负盛名,其最为“光彩夺目”的客家风华是油纸伞。 对客家人而言,油纸伞除了遮阳挡雨的作用,更是吉祥的象征:伞面张开后呈圆形,有“圆满”、“缘分”的涵意;“油纸伞”中的“油”,用客家话读来极像“有”字;“纸”与
客家人的祚福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民俗]  每年农历八月不少客家人都要举行一次仅次于春节般盛大的“祚(作)福”,以祈求社会和谐安定、家人福寿康宁的民俗节日活动。  相传在汉朝特别是在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颁发“推恩令”,促使诸侯王把封建土地分给子弟,以分散、削弱诸侯力量。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将诸侯王和富商大
客家孩子过中秋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传统的客家中秋食品:肠糕 传统的客家中秋食品:月光糕 传统的客家中秋食品:蜜柚 陈敏 我的家乡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的孩子过中秋节很有意思。 那天,学校会放假,我们可以尽情享受中秋节的快乐。白天,我们的任务就是吃,就是陪亲朋好友。家里有许多月饼——都是大人事先藏好的。我们可以大饱口福,尽情
客家最纯正的年味小吃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一品】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年的时候,可以端上台面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年味”却越来越淡,传统手工制作的客家“年味”小吃也正逐渐成为一种传说。这里,我们为读者介绍最纯正的客家年味小吃的做法,简单而诱人,你愿意动手试一试吗? 甜粄 甜粄(嫩、滑、甜) 原料:糯米、黄糖或白糖(可按各人口味适
投入千万辅导客家餐厅认证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高档的台湾客家餐厅 【海外来风】 客家餐厅常常给人油腻感觉,台湾桃园县府客家事务局要扭转民众观感,向上级政府争取了一千余万元预算,三年内将辅导辖内六十家餐厅认证,委托县内大专院校餐饮系辅导,希望能让客家餐厅由内到外脱胎换骨,最后给予认证,提供民众更好的餐饮享受。 这项计划总金额为一千二百一十万元,
客家谚语拾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方言] 励志篇 男人无志做无家,女人无志“生离嫲。” 食唔穷,着唔穷,无划无算一生穷。 近水莫枉水,近山莫枉柴。 人穷莫断,富贵莫断书。 禾怕寒露风,人怕老来穷。 禾大唔使
客家清明话扫墓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扫墓程式多多(图片来自网络) 在客家农村地区,每年到了清明节,都有“挂纸”或“打醮墓”的风俗,也即是扫墓的俗称。清明节又名“踏青节”,据道光《长乐县志·舆地略·风俗》称:“清明,同行谒墓,曰踏青挂纸钱”。如果这天不扫墓的人,也有外出到野外去,俗称“春游”。 清明扫墓前,需对先祖
“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闭幕 我市参加项目受到热捧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为期3天的“2010香港客家文化节”昨日在香港闭幕。参加文化节的领导和嘉宾观赏了“诗文书画——刘斯奋综合艺术展”、“客家风情——刘沅声泥塑作品展”、广东汉乐演奏、香港客家元素展和香港客家社团图片展。 据了解,香港客家文化节是第一次由香港客家社团和部分香港社团发起、组织、主办的文化盛会,主要有
不是“肥咸烧”而是“味浓香醇”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本报记者 曾秋玲 根据省疾控最新调查显示,广东人日平均摄盐量为9.1克,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6克标准,其中梅州人最嗜咸。与此相对应的是,许多人认为传统客家菜的特点就是“肥、咸、烧(热)”。“肥、咸”显然是与现代健康饮食理念相悖的。那么,客家菜真正的特色、优势何在?近日记者走访了中国烹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