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72)
期刊(579)
学位论文(204)
会议论文(17)
视频(15)
图书(8)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72)
期刊 (579)
学位论文 (204)
会议论文 (17)
视频 (15)
图书 (8)
按年份分组
2015(15)
2014(696)
2013(175)
2012(222)
2011(226)
2009(96)
2008(98)
2007(49)
2006(28)
1996(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1)
客家研究辑刊(37)
嘉应学院学报(20)
客家文博(7)
民俗研究(2)
西江月(2)
四川戏剧(2)
环境杂志(1)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1)
修辞学习(1)
马来西亚的华人村落:布赖村观音诞仪式探究
作者:廖筱雯 Lew Siew Boon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  华人  布赖村  观音诞 
描述:介绍村落中多样性的信仰体系。第三章,通过文字重返第二场仪式——游神仪式的现场,该场祭祀过程充满模仿中华帝国的意象,文中以“帝国隐喻”的概念分析仪式细节。第四章,第三场仪式——祭天地仪式过程全记录,同样以
台湾汉人(客家村)之中元节:关于祖先祭祀之初步报告
作者:植松明石 川濑由高 陈思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祖先祭祀  汉人社会  中元节  台湾地区  客家  农历  仪式 
描述:月二十日午夜)将会“开鬼门”,即将冥府的鬼门打开,冥府的孤魂开始徘徊游走;到七月末,这些孤魂又将重回冥府。因此在这期间,需要为来人世乞食的孤魂、人鬼而祭祀,这便成了中元节的中心仪式:普度。
客家民俗节庆的蜕变:以台中东势新丁粄节为例
作者:魏瑞伸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策行销  赛丁粄  祭祀圈  新丁会  仪式 
描述:有限的文獻中,應證東勢新丁粄節慶文化的歷史進化過程,探討新丁粄文化與當地區域祭祀圈的連結關係。第三章論述「新丁會」的祭祀組織,及趣味性的「賽丁粄」活動;從早期、中期到後期,從傳統到現代作一完整敘述。第四章則論述傳統的地方節慶活動,在公部門政策引導下,主導地方活動的進行,透過實證調查來分析,分別從文化、社群、經濟、政策各項層面,剖析東勢新丁粄的變與不變。第五章則對本文作一個總結與建議。 研究發現,東勢新丁粄節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轉變當中在文化層面上,仍保留純樸的敬天地、崇自然、重人倫的精神。社群層面上則顯示出本項民俗已由個人領域走入社群的共同參與。經濟層面上,活動在知名度的提升後,所帶來的人潮商機,讓當地產業經濟明顯活絡。在政策層面上,因為公部門的參與及重視,讓客家文化與產業聯結,在地資源與傳統資產,藉由文化經濟發展的概念,透過具體商品行銷與意義的論述,呈現客家文化符號建構與體驗,但同時也因為民主社會的蓬勃發展,導致文化節慶活動的現場成為政治人物的宣傳舞台。
《办桌》之创作论述
作者:陈欣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食物  仪式  语言  客家  後殖民 
描述:日常移動的路徑與地點常為空間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辦桌》敘述長年一同辦桌的兩位客家女性,在其中一人驟逝後的一段時日,揉合上述的食物、儀式、語言與空間等多元議題,呈現地方區塊的生活面貌。《辦桌》再現了童年記憶裡祖母辦桌的熱鬧場景,實地在新竹芎林拍攝,以現代的觀點、客家鄉村與年長女性為背景,結合生活中食物與儀式所具有的重複性、日常性,關注文化在地方的存在狀態,藉著死亡事件所觸發的情感追憶,透視人生在不斷反覆執行的儀式之中如何體現不同層次的告別。高中畢業後即長年生活在都市臺北,在許多零碎的事件裡感受到母語流逝,從我的大腦語言區塊遭到推擠,在日常生活中被擱置遺忘。透過《辦桌》獨立出芎林的邊緣與其客家特性,以宗教、語言甚至是食物,呈現一種後殖民狀況,在電影中提升原來處於生活角落被隱匿或忽略的差異,一方面再現芎林真實景況,另一方面則藉此提出兩個問題:語言和文化隔閡是否對作品溝通性造成影響?亦或透過作品強調文化差異,反而更能突顯主體性?
梅州佛教香花的结构、文本与变体
作者:王馗  期号:第158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州客家  佛教  仪式  香花  结构 
描述:梅州佛教香花的结构、文本与变体
江西省宁都县石上村割鸡仪式音乐的调查与研究
作者:肖艳平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音乐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宁都  石上村  客家  割鸡仪式 
描述:仪式表演中的深层含义。
赣南客家祭祖仪式文化内涵之探析:以西江镇许氏“坚盛堂”祭祖
作者:叶增忠 查丽红  期号:第6期 来源: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会昌县西江镇  祭祖  文化内涵 
描述:在古老的赣南,一直延续着祭祖仪式.祭祖是族人和祖先之间的交流,也是幻想中的人与神的对话.文章试图以人类学的“深描”的视角记录会昌县西江镇许氏“坚盛堂”清明祭祖仪式过程并对其进行文化内涵分析.祭祖仪式体现了客家人尊祖敬宗、族群认同,也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习惯、信仰,具有一定的文化研究价值.
享受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作者:钟德彪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人物简介 林清书,福建省武平县人,龙岩学院教授,《龙岩学院学报》主编。从事汉语汉字、客家文化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或参编论著多部。科研成果收入《汉语方言大词典》、“上海师大方言数据库”等。 【记者】林教授,你花许多时间在学术领域中耕耘,在艺术生活中探索,请你谈谈你的生活观? 【
雨落客家,植树茶乡
作者:庄琼  期号:第5期 来源:汽车时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广东省  英德市  客家  风景名胜区  植树节  桂花树  地下河  自驾车  仪式  奇美 
描述:选择一个初春飘雨的日子进行标致206的新车交车仪式,并和百位车友远赴茶乡共种下千万棵新木,广东庆狮迎来了一个满怀希冀的春天。
男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失语”到“开声”:以鄂东南地区哭嫁仪式
作者:周建新 王有  期号:第6期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哭嫁仪式  哭嫁歌  男性在场  角色表演 
描述:性在哭嫁仪式中的参与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