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90)
期刊(253)
视频(65)
图书(43)
学位论文(40)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90)
期刊 (253)
视频 (65)
图书 (43)
学位论文 (40)
会议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5(65)
2014(338)
2013(91)
2012(81)
2011(74)
2010(62)
2009(34)
2008(30)
2007(12)
2006(5)
按来源分组
南方都市报(19)
江西教育(3)
师道·教研(2)
贵州教育(2)
福建教学研究(2)
新课程研究(下旬)(2)
广东教育·综合(1)
广东教育(综合版)(1)
数码家居(1)
中原精神医学杂志(1)
弘扬乡土文化,鲜活语文课堂
作者:李富  期号:第27期 来源:考试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乡土文化  鲜活  现实生活  引导学生  陶行知  教育  学校 
描述: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①为了鲜活语文课堂,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就如何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关注身边文化谈谈看法。
知红都,爱家乡
作者:杨荣红  期号:第12期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教学设计】 一、适用教材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情教育读本(小学版)。 适用年级:4~6年级学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与变化、红色景观、名胜风景、生态环境、客家风情等),课堂上展示、评价学生的活动成果,课后写总结和收获。
浅议于都乡土史“三色”教育
作者:肖有秀  期号:第6期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如何在现行考试指挥棒模式下逐步提高学生接受乡土知识教育的力度?如何使乡土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利用家乡客家、苏区、橙乡等乡土资源做了一些乡土知识教育初步的探索。
感受江西——2006年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江西分营活动侧记
作者:林挺华  期号:第8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夏令营活动  台湾青年  江西  分营  台胞  侧记  青年学生  台湾省 
描述:和友好,感受同根同源的血缘之情。”白鹭园里茶香四溢、情谊浓浓。台湾学生和南昌女职学生兴致勃勃围坐在一起,一边品茗亲切交谈,一边欣赏南昌女职学生的茶艺表演。南昌女职学生娴熟的手法、端庄的仪容仪表、朴雅的动作
在作文教学中巧用客家土楼文化资源浅谈
作者:江剑锷  期号:第2期 来源:新课程研究·作文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作文教学  文化资源  巧用  民俗文化  客家文化  作文资源  作文要求 
描述:“生成”的土楼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尽情赞美家乡的作文素材。 在小学中、高年级习作中,让学生写出家乡美景的习作要求多次不同层次的出现,笔者结合语文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这类型的文章时,以此
怎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作者:李桂芳  期号:第7期 来源:广西教育·B版中学教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和谐课堂是新课改一直提倡的课堂氛围,处于课堂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宽容学生,使教学主体双方友好的沟通、理解,实现人性化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做到以下两点: 1.宽容学生
博物馆展示中的音乐元素:两个案例之研究
作者:李捷葳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音乐展示应用  台北故事馆  美浓客家文物馆  博物馆音乐  多元智能 
描述:音樂元素,基本上都持樂觀的態度,但前提是音樂內容要與展示主題符合,且音源之間不相互干擾。音樂元素應用於博物館展示的意義,不僅能增加展示主題的深度及美學價值,更能增進觀眾多元感官經驗,促進「音樂智能」的發揮。
客家艺术资源引入陶瓷设计中的可开发、利用空间
作者:熊青珍  期号:第2期 来源: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优势  发挥  文化  空间 
描述:客家艺术资源丰富多样。仅粤东一片的客家艺术特色就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它们为地域文化特色的陶艺设计教学提供了有力资源保障,在陶瓷设计中具有开发、利用空间。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学生了解并利用地方丰富的客家
整合地方资源拓展中学思想政治工作新内容
作者:张小龙  期号:第8期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地方资源  整合  中学  政治教师  中国历史 
描述:赣州市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苏区,同时又是客家文化的摇篮,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整合本地的这两大特色,可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使政治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感情上的距离缩短,学生对教育内容的兴趣才会增大,教育的接受性才会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收到实效。
运用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践行农村学校艺术教育
作者:曹小铃  期号:第1期 来源:新时代教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我校的艺术教育实践,通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以开展艺术教育活动,从而形成学生的艺术能力、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我校依托乡村少年宫建设,培养学生艺术技能,在原有的艺术类课程及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开设了:摄影摄像、客家提线木偶、诵读与表演、手工与绘画、阅读与写作、舞蹈、器乐、泥塑、电脑等十几个培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