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鼎泰丰:美味拍案惊奇
-
作者:周滨 严学明
期号:第11期
来源:烹调知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餐厅 工作人员 创业 台湾 创始人 电视剧 传奇 顾客 分店 拍案惊奇
-
描述:从1972年在台北开出第一家餐厅,仅有能放6、7张桌子的店面,一天卖800块台币的小笼包,到几十年间风靡全球,先后在北京、上海、苏州、香港、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尼和美国等地开出分店,鼎泰丰创造了一段华人创业的传奇,也让中华小笼包这道美味得到了最大发扬。
-
曾国藩的祖籍在梅州
-
作者:白桑
期号:第3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曾国藩 太平军 梅州市 创办人 梅县 台北市 湖南 湘乡 湘军
-
描述:与客家人为骨干的太平军作殊死战的湘军创办人曾国藩,在过去绝对没有人会知道他的上代是由梅县(按即今梅州市,下同)迁到湖南湘乡定居的客家人,直到1972年间,世界客属在台北市召开第二次恳亲大会时,由于曾宝荪、曾约农姊弟到会报到,才揭开这个事实。
-
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
-
作者:徐世华
期号:第1期
来源:龙岩师专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方言 中学语文教学 普通话 方言区 通假字 韵母 古音通假 “信” 辅助教学 《琵琶行》
-
描述:客家方言和中学语文教学徐世华语言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现代地域方言是古代的同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分化的结果。在闽西北山区,当地的方*言是客家方言的一个分支。客家方言起源于东晋末年间中原一带的古语。它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地语言的词汇和*发音特点(如中古汉语的全...
-
贺县公会客家话的声调
-
作者:邓玉荣
期号:第2期
来源: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话 古全浊声母 广西贺县 声调演变 《方言》 去声 方言土语 客家方言 古入声 古今演变
-
描述:量居民讲瑶话或壮话。公会镇地处小盆地,周围有山岭与外界阻隔,虽不十分险峻,在解放前交通不甚方便,现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离县城八步镇四十公里。据占公会镇客家人口大部分的谢、吴、杨三姓族谱记载,其先祖于清代乾隆至道光年间陆续由今
-
话说客家围屋——大万世居
-
作者:曾观来
期号:第1期
来源:广东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世居 说客 天井 天街 祠堂 客家围 建筑学界 深圳 五大特色
-
描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坪山圩西南1.5公里的大万世居,是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汉族民居建筑五大特色之一的典型的客家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世居一百多户曾姓人家。“大万”的来历,源出《汉书·刘向传》:“营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费大万百余。”唐颜师古注疏:“大万,亿也;大,巨也。”
-
梅县:弃煤矿兴旅游 创强县富一方
-
作者:黄蔚山
期号:第2期
来源:中国乡镇企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梅县 中国旅游 旅游经济 叶剑英 旅游业 煤矿 广东省 游客 县域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点
-
描述:做好山水文章,激活客家风情。两年间,梅县继摘下"广东省旅游强县"金牌后,近期又通过了"中国旅游强县"验收。今年前三季度,梅县接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35%,游客数达235万人次;游客的吃、住、游、玩、乐、购带旺了第三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柱、新的经济增长点。
-
酸柑茶 最具乡土魅力的天然养生饮料
-
作者:张志雷
期号:第2期
来源:茶.健康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客家先民 制作 柑皮 饮用 养生 饮料 乡土 水分 天然
-
描述:客家人喜欢喝擂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客家人尤其是居住在台湾的,还喜欢制作和饮用酸柑茶则鲜为人知。酸柑茶,是中国客家一种民俗茶饮酸柑茶,它具有特殊的风味和客家人浓郁的怀祖情愫。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
-
围屋旧梦
-
作者:林文祥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艺术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围屋 鼻子 祠堂 男人 人物表 寡妇 客家 革命 画外音 族规
-
描述:序 [一曲苍凉的笛声从天际间飘来…… [迷蒙的夜色笼罩着九龙寨的古围屋。 [字幕:一个古老而又熟悉的故事,越过岁月长河,走进了民国年间,再一次在客家山村九龙寨的围屋里上演…… [天幕上,凝固着一幅紫色的巨幡,上书: 人物表 (按王氏族规:依辈分和长幼为序) 长山公——九龙寨族长,十二世孙
-
贵港最古老的客家围屋:君子垌段心围
-
作者:邓希文
期号:第4期
来源:广西城镇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贵港市 围屋 客家 光绪年间
-
描述:据《贵县志》记载:清朝光绪年间,贵县有16座围屋,其中建得最早的是怀北二里君子垌段心围,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兴建,至今已有155年历史,是目前贵港市整体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围屋。段心围坐落于港南区木格镇云垌村上垌中段心腹地带,故取名段心围,为清朝附贡生邓逢
-
客家山歌的衬词、衬腔艺术:从铜鼓客家山歌言起
-
作者:韩玉澎
期号:第14期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衬词 衬腔 铜鼓 旋律线 客家人 艺术形象 音调 语言 旋律化
-
描述:铜鼓客家山歌是赣中艺术园中一朵奇葩。清康熙年间,闽、粤、赣南一批客家人迁铜鼓后,客家山歌便在铜鼓广为流传,其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在艺术上有独特之处。山歌语音音调依据客家语言的语气、语势装饰美化,跌宕起伏,保持着纯正的
上页
1
2
3
...
9
10
11
...
44
45
46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