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电影《一八九五》在不同族群青少年阅听人下的解读研究
-
作者:黄如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诠释社群 客家电影 青少年阅听人 英雄历程 族群
-
描述:族群的襯托,進行造神運動,以達反「客」為尊的目的。並藉影像再現強化客家抗日歷史事件,再創光榮的客家集體記憶,拉抬客家形象,對閱聽大眾進行宣傳與說服。《一八九五》作為客家形象營造、宣傳、行銷的工具性
-
社会经济变迁下的客语学习及其困境之研究-以杨梅镇大同国小为例
-
作者:黄文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变迁文件分析 质性研究 访谈 文件分析
-
描述:」,即家長共同參與學校母語課;社區母語義工常態性進駐學校,參與學校的母語教學及相關活動,使社區、學校形成母語語言巢;學生也主動走進社區,經由對社區母語情境的親近,強化客語的學習與使用。
-
客家文化传递中学校与社区的角色探究─以南投县国姓乡为例
-
作者:赵志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文化传递 学校 社区组织
-
描述:活動對於客家文化傳遞的功能性,從中了解到公部門、學校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的過程。本研究重要發現如下:一、國姓鄉是一個客家族群二次移民的鄉鎮,當地有多元的客家語言腔調,但是由於與閩南族群通商之緣故,因此客家
-
泰华诗歌研究
-
作者:陈淑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泰华文学 华文文学 诗歌主题
-
描述:学。 从20 世纪20 年代开始,泰华新文学就已部分本土文化,至50 年代起,随着中国侨民政策的变化,泰华新文学逐步实现完全本土化 转向。80 余年来,大多数泰华作家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20 世纪20 年代至40 年代及80 年代至今的两个文学发展阶段,泰华文 坛出现过现代主义,主要表现在诗歌创作上。80 年代后的泰华诗歌 语言日益丰富、规范,并从词汇、内涵、风格等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 色。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民俗学、文化学、美学、 语言学等方法,从以下几个层面论述泰华诗歌的主题,通过对泰华作 家的文化意蕴以及他们的作品的研究一探泰华诗歌的艺术风格。 首先,泰华诗人重故乡、重爱情亲情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 影响,使他们的作品呈现出讴歌人情美,流露出思乡和文化传承的 感情。其次,泰华诗人是在佛教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与影 响中形成发展的。 第三,谈泰华诗歌中的新词汇与语法的特点、韵律美感,探讨泰 华诗歌反映泰国华人的社会、社会黑暗、下层人民生活。展现泰国华 侨华人及当地人民的生活、性格和情感思想。
-
地方有线电视客语新闻之阅听人收视行为研究:以大苗栗客家话新
-
作者:黄雅欣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族群媒体 阅听人研究 收视行为 使用与满足 有线电视
-
描述:的實務問題。
本研究以苗栗有線電台視的「大苗栗客家話新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口變項與閱聽人收視行為、偏好、動機之間的關連和影響因素,共計完成1011份有效問卷。研究發現:(1)大苗栗
-
国小高年级客家学童族群认同与客家语学习之相关研究 —以新竹
-
作者:李佳芬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语 族群认同 客家语学习 新竹 关西
-
描述:共計607位客家學童,回收543份,得有效問卷461份,回收率為89.45%。所獲取的資料,以次數百分比、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以及質性方法進行分析,其重要結果如下:一
-
梅州客家围龙屋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初探:以梅州万秋楼为例
-
作者:张崴琳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开发 客家围龙屋
-
描述:部分围龙屋受到改装类的损害;用作旅游开发但并不能得到完全市场认同,经营者盈利能力有待提高。 而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矛盾,本文讨论得出客家围龙屋的文化遗产保护在文化旅游开发中起基础性作用
-
客家文化意象的想像与建构:以胜兴国际桐花村为例
-
作者:林锡霞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文化意象 胜兴 桐花祭
-
描述:花退燒或者有新的文化勢力興起之際,客家文化是否也會隨之凋零?本研究由桐花祭出發,企圖透過釐清現代客家文化的想像與建構過程,探索現代客家文化的發展方向與爭論:究竟文化商品化策略是否可行,抑或有其他策略?在此問題脈絡下,本研究以苗栗勝興「國際桐花村」的客家文化意象的創造與轉化過程,提供一個社會學式的田野觀察與分析。之所以選擇此一地區,係有鑑於勝興經常成為全國「客家桐花祭」之主祭場,在客家文化現代化過程中具有指標性地位。而以勝興作為分析全球化衝擊下的客家文化自我重整的場域,無論在理論層次或政策面均有重大意義,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於:勝興原本只是台鐵舊山線上的一個小站,但後來卻演化成為國際桐花村,古老懷舊的鐵道山城意象,如何與「國際桐花村」的現代意象銜接?事實上,透過勝興由懷舊鐵道逐步演變為客家文化地標的過渡,可發現其中充滿媒體、政府、當地業者與社造團體之間的利益折衝,也呈現出族群認同與商業力量間的緊張與拉鋸。
-
屏东客家地区高龄者学习动机与学习满意度之研究-以内埔长青学
-
作者:简嘉莹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高龄者 学习动机 学习满意度
-
描述:的方式之參考。本研究方式透過蒐集、整理、分析及歸納「客家地區高齡者學習概況」、「高齡者學習特性」、「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的理論與相關研究,並進行此研究之探究。其次,提出研究架構,並以屏東內埔長青學苑為研究對象,並編製「客家地區長青學苑學習態度-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調查問卷」作為研究工具,並分別以單一樣本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及Tukey事後檢定法、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資料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學苑中的高齡學習者積極參與學習且拓展自己的生活圈,對於學苑的課程措施、學習空間,和學習成果上皆感到滿意。在不同年齡層或是教育程度的差異上其學習滿意與需求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學員對於自我學習方式以及心理接受層面也有程度上的差別。藉由此研究提供相關單位在未來規劃上能更貼近學員學習的需求,讓學習方式更邁進一步。本研究提出相關建議,學苑能夠多了解學員學習層面的不同,妥善安排適合學員喜愛的課程和方式,透過外在學習環境或是內在自我學習意識,提高學員參與學習的意願,並積極與相關單位爭取補助,讓更多高齡者受惠。
-
「客家日」乡土教学课程设计之研究:以高雄市美浓区广兴国小为
-
作者:林月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教学 乡土教学课程设计 乡土教学 客家日
-
描述:。其建議包括:一、本課程設計初稿對鄉土的歷史與地理做統整性的介紹,但主題概念統整圖宜更精細些。二、課程實施對象年齡差距大,透過客語能力指標的選取與教師課程實施的技巧,可增進教學活動進行時,學習內容難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