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西三杰”的人物画风格
-
作者:董平
期号:第6期
来源:文物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器也,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讲究深入观察被画者的天然神态,抓住人物最具代表性的瞬间,然后加以描绘,即所谓“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 清人唐岱
-
群鲤嬉春,跳过龙门
-
作者:苏汀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寄物寓言,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
-
海峡西岸觅茶踪
-
作者:吴志远
期号:第4期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最多,又最为人乐道,最容易让人接受的事物。 观茶事:被茶滋润的海边之城 我们的行程,先到以鹭岛著称的厦门,再南下漳州到漳浦,随后折回厦门西上永定。 一路上,中国最美的校园厦门大学,隔海观望台湾金门,海滨浴场,海沧大桥、鼓浪屿,福建标志性民居客家土楼,都是必不可少的观光景点
-
黄仙枝:万事人为本
-
作者:耿新灵
期号:第8期
来源:环球慈善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幸福剧场,让SOS村的孩子也能同样感受艺术的魅力;设计正荣公益LOGO,让公益区别于商业,以此促使正荣公益的纯粹性……近年来,正荣在公益事业上频频出手,立足公益链顶端,将爱层层传递。业界将这样的探索总结为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扶助草根公益,正是正荣的公益新思路之一。
-
台湾电影甩不开的“地域视界”:不一样的台湾导演,一样的本土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9期
来源:up向日葵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立,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去理解这样 “人为的历史断层”。 于是“主体性”和“本土化”的诉求在台湾自然出现,“历史断层”加上族群间的不断融合,有“本土性”的诉求正常得很。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中谈到,“台湾两千三百万人口,从事影视剧工作的人超过百万,可以说良莠不齐,但这些人大部分是飘摇的台客,却深爱这片土地。” 《海角七号》,满眼的海岸风情,尽情的在展开想像。还有马英九也推荐过的《1895》,描述一百多年前台湾客家青年誓死抗日的电影,再到今天的《赛》,抗日都被淡化,只是谈原住民的意识觉醒。甚至是《那些年》,如果没有原汁原味的台湾校园风情,故事再精彩也会缺少颜色。 台湾的电影人很“小气”,很少将感情用到宝岛以外的地方——本土的故事尚且挖掘不完。他们可能没有“本土的就是世界的”这种大口号,即便台湾有西方化的意识形态,但台客就像是“雾社事件”中的赛德克人,欧美视觉冲击也好,日韩风潮也罢,在台湾电影人眼里,本土的,就是最好的。
-
政府与客家社团协力指标之析探
-
作者:陈定铭 陈桦洁 游靖宇
期号:第54期
来源:行政暨政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新北市政府客家事务局 客家社团 协力 IAD架构
-
描述:與,以及落實客家公民社會之實踐。研究發現(1)環境條件的需求與塑造:新北市客家事務局在推動客家文化扮演重要的角色,了解客家社團的需求進而予以協助,特別是政府提供之政策工具的優惠與鼓勵是協力合作的迫切
-
九年一贯国小国语文教科书之客家族群议题探讨与课文编制方向
-
作者:林樱蕙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九年一贯 国小国语文 教科书 客家族群
-
描述:学年度第一册到第十二册的国语文教科书,并以仁林、南一、康轩、翰林等版本为研究范围,透过量化统计与质性论述的方式,检视目前与「客家族群」相关的课文,并分析与其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和能力指标,进而探究国小学童在
-
异族通婚与跨族收养:日治时期前、中、後、先锋堆客家与其他族
-
作者:林淑铃
期号:第33期
来源:高雄师大学报.人文与艺术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异族通婚 跨族收养 量性研究 质性研究 多元族群认同
-
描述:客家人,以上皆为多元族群认同。多元族群认同事涉当事人所处之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氛围,不仅是本质性的血缘因素产生影响作用而已。
-
以区域观点为运用的客家研究回顾(1960-2010)
-
作者:洪馨兰
期号:第33期
来源:高雄师大学报.人文与艺术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区域观点 人类学
-
描述:同底下之差异,反映的正是客家文化里面,包含着无数个地方社会,客家研究学者不仅展现出对小区域客家形成探讨的高度兴趣,同时我们也因此更有机会归纳属於客家社群整体的族群历史性的几个重要关键。
-
族群广播电台之经营策略分析:以苗栗大汉之音广播电台为例
-
作者:吴翠松 吴季昕 刘书瑀
来源:广播与电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行销策略 客家电台 族群电台 电台经营策略 节目编排
-
描述:达到新闻局对客语电台要求的60%以上客语节目之余,仍能兼顾县内闽南、原住民、外籍等族群收听权益。节目编排主要采「区段策略」,配合收听众的生活习性,提供白天客语、晚上流行节目,不随意变动节目时段和主持人,养成「听众收听习惯」,另外利用整点新闻以「控制听众流动」;在经营策略部分,主要采差异化防卫者策略,强调在地服务,培育专职专业记者勤跑在地报导,制定每日18档在地新闻,深耕地方,并提供现场节目、随时开放call-in,且要求主持人须具专业客家素养,透过标准客家话与call-in机制,拉近与乡亲距离;在行销策略部分,主要采在地公关,透过协助地方政府举办各项活动,提昇电台形象,并经由节目进行电台行销,强化客语电台定位,争取县内客源为客籍人口商家的注意;另在组织架构部分,特设新闻部与公关部,透过新闻部与公关部门合作,使电台行销达事半功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