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河边的客家昧道
-
作者:暂无
期号:第10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大部分呈圆形或者方形,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空间,我们称之为围屋或者是围龙屋,福建的土楼就是围屋的一种。取名“围龙三寻”就是因为我们做的是客家菜,传播的是客家文化,而且餐馆在装修上也采用了福建土楼
-
叶曼 发愿越大力量就越大
-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汉朝的时候对这五行非常注意,把金木水火土对应到五脏,心脏脾肺肾;对应到五味,甜酸苦辣咸,等等。反正这五行把所有世界有形的东西都包括在内了。 二运你要做八字的主人
-
客家意象:解构“嫁夫莫嫁客家郎”
-
作者:张维安 王雯君
期号:第2期
来源:思与言·人文与社会科学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意象 客家男性 族群婚配
-
描述:針對某些議題進行討論所具有的意義,在資訊社會學界已有相當的討論,而其重要性也日漸受到關注。本文以這些資料進行兩個主軸的分析,一方面作爲客家意象的解讀,另一方面也作爲客家男人的討論,這兩部分在當前客家
-
客语沈浸教学对提升幼儿客语听说能力之影响
-
作者:陈雅铃 陈仁富 蔡典龙
期号:第2期
来源:教育心理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幼儿教育 母语教学 客语教学 客语沈浸教学计划
-
描述:背景及家庭客語使用情形。客語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甲式及教師自行設計之客語訪談評量表則做爲評量幼兒客語能力之主要研究工具。資料分析主要採用描述統計及共變數分析法,分析客語沈浸幼兒的客籍背景、家中客語使用
-
讲啥米话咁唔要紧?语言资本对族群间职业取得差异的影响
-
作者:陈婉琪 温郁文
期号:第44期
来源:台湾社会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资本 职业取得 族群 雇主 闽南语
-
描述:本,在不同職業取得面向上各自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此外,由於傳統分析方式在因果關係上的推論限制,本文也將利用工具變項估計法,針對語言的影響力做更可靠的估計。「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涵蓋數種
-
「台湾客家文化」通识课程之研究
-
作者:萧景祥 赵金婷 徐正桂 杨琦君 邱丽足
期号:第36期
来源:嘉南学报(科技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庄 母语 族群文化 通识教育
-
描述:」與「客家童謠」三項接受度較高。分析學生背景發現:多數(80%以上)爲非客家籍,平時最常使用的語言是閩南話與國語,使用客家話者僅佔1%。學生除在選修「客家文化」的課程期間較常瀏覽客家相關網站外,平時很少
-
剖析会馆文化 透视移民社会:从成都洛带镇会馆建筑谈起
-
作者:傅红 罗谦
期号:第4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洛带 西部客家第一镇 会馆建筑 会馆文化
-
描述:四川会馆建筑,其数量与分布,位居全国之首。这与明末清初以来的“湖广填四川”等历史背景无不相关,在此,本文以成都洛带会馆建筑作个案分析,在剖析会馆建筑本身的建筑、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对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历史人文环境以及自然地理环境作个初步的考察,试图从地方文化的角度诠释这一特殊建筑的现象。
-
从客家族谱文献看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
作者:叶金莲 罗勇
期号:第18期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风水 客家族谱 影响
-
描述:风水学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择吉避凶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指南.风水文化自古盛行至今,尤其盛行于客家地区,风水文化对客家人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族谱是有关风水问题记载的重要文字资料.本文通过对客家族谱文献的分析,多视角地探析风水信仰在民间的影响.
-
客家戏剧在台湾:以客家剧本《吴汤兴》为例
-
作者:段馨君
期号:第5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三脚采茶戏 客家大戏 荣兴客家采茶剧团 《乙未丹心─吴汤兴》 仪式
-
描述:荣兴客家采茶剧团的客家大戏舞台剧演出《乙未丹心─吴汤兴》作为研究对象,从客家戏曲在台湾的演进、仪式与戏剧的关系、与此剧团的表演,来探讨客家戏团今日的发展,剧本意涵分析,以及表演方式、角色诠释、音乐与
-
试析客家宗族认同心理
-
作者:周美娇 曹丽华 闫玲玲 李刚
期号:第S1期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宗族 宗族制度 认同心理
-
描述:长期以来,学术界的大多数学者对客家的宗族问题及其相关方面进行了比较透彻的研究,对客家族群的认同心理只稍谈及,没有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论述,本文即从客家宗族制度的形成与特色入手,结合客家的家谱,家训,族规,从婚姻制度,风俗习惯,语言特色等方面分析宗族认同心理,进而剖析这一认同心理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