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洛带镇客家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陶艺发展研究
-
作者:何毅华 郭锐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陶瓷工业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客家文化 场域文化
-
描述:的发展脉络,然后立足成都洛带镇的客家商业文化视阈,探讨在洛带镇的文化产业模式中的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的融合。最后得出论题--洛带镇客家文化视域下的现代陶艺,可借鉴三宝国际陶艺村的成功模式,以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探求陶瓷自身的语言特征,寻求陶艺本体的艺术表达,达到现代陶艺与当代艺术叠加与商业融合的统一。
-
浅谈客家文化在酒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作者:郭雪妍
期号:第29期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设计 酒店建筑 客家文化 围龙屋
-
描述:客家文化建筑形态在梅县当地酒店形成发展趋势,在体现客家地域文化的同时,采取现代的建筑语言与手法,勾勒出梅州地域传统建筑的特点,使其具备高识别性,本文结合客家建筑风格的差异化,探讨客家文化元素在现代酒店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古筝的艺术流派
-
作者:边疆
期号:第9期
来源:音乐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两千多年来,古筝在我国盛传不衰,并与各地的语言、民歌、戏曲相结合,从而形成富有地方特色、演奏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以齐鲁琴曲的山东筝、中州古调的河南筝、韩江丝竹的潮州筝、汉皋古谱的客家筝、杭滩丝竹的武林筝、真秦之声的山西筝和广纳博采的学院筝较为著名。
-
闽南话在对台广播中的重要作用
-
作者:林万成 林小勇
期号:第10期
来源:台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话 广播中 台湾话 祖国大陆 闽南方言 方言区 台湾人民 普通话 文化情结 闽南语
-
描述:指闽南语这部分而言。”方言,是服务于使用它的某几个地区的全体人们的。一般而言,使用同一种方言的人们,其文化传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都有一致之处。正因为闽南话在闽台地区被广泛使用,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
-
优质萝卜苗的栽培与加工技术
-
作者:黄荣浩 谢清传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农业科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栽培方式 加工技术 萝卜苗 优质 产品品质 客家地区 生产基地 工艺展开
-
描述:,适宜利用冬闲田发展无公害萝卜苗生产。1·2品种传统种植的品种较杂,品种特性各异,萝卜苗的产量与品质难于保证,制成的萝卜苗茶品质较差。通过品种对比试验,选择早熟品种短叶13为栽培示范推广品种。该品种
-
客家学研究的新领域:客家文化产业研究
-
作者:罗勇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客家学研究 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化 新领域 客家人 文化资源 产业化研究 文化内涵 风水文化
-
描述:山歌、采茶戏、口传文学、传统工艺、祖宗崇拜与民间信仰、庙会与节庆活动,等等,这些“活态文化”更能体现客家人的品格特征和精神风貌,更具独特性。在独特的客家文化资源基础上开发的文化产业,在全球的市场竞争中占有
-
台湾客家茶文化与文学
-
作者:刘焕云
期号:第4期
来源:中国韵文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 客家 茶文学 茶文化 客家茶
-
描述:是不可一日或缺的饮料,而客家人更是喝茶的民系。客家人为华人社会中一支优秀且出色的民系。数百年来,深受严苛环境的考验,为了生存,客家人养成了克勤克俭、吃苦耐劳的性格,如此的族群特性,在饮食习惯的表现上
-
東南亞客家族群認同與族群關係:以中央大學馬來西亞客籍僑生為例
-
作者:張翰璧 張維安
期号:第1期
来源:臺灣東南亞學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東南亞客家 馬來西亞 客籍僑生
-
描述:的獨特性,從宗教,飲食乃至於語言,雖然不是不可認定,但是並不明顯。在公共領域如此,在家庭裡面也有式微的現象。客家認同在東南亞的社會裡,於私於公都是不明顯。沒有清楚的客家認同意識,也沒有發現對客家語言、文化流失的積極措施。
-
游客对美浓地区之目的地意象与休闲效益知觉研究
-
作者:黄世明 黄语瑄 林怡君 林敬铭
期号:第7期
来源:身体文化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美浓 目的地意象 休闲效益
-
描述:異;例如「高中職以下」者於「教育效益」,及「環境景觀特色」和「設施與服務」之意象,皆較「研究所以上」者的同意程度高。 4.美濃地區不同遊憩特性之遊客對目的地意象與休閒效益知覺有顯著差異;例如對客家文化「感興趣」者的同意程度皆較感覺「普通」者高。
-
形态联想组合法应用於艺术商品设计
-
作者:谢玫晃 管幸生
期号:第4期
来源:设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商品 文化商品 设计方法 文化创意产业
-
描述:狀、色彩、材質)-進行聯想-組合轉換」的順序,提出適合藝術作品特性並強調「聯想」的「形態聯想組合法」。透過個案設計探討方式協助學生將平面與立體的藝術品,應用該方法經由設計轉換至可量產的藝術文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