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605)
期刊(415)
视频(121)
学位论文(70)
图书(32)
会议论文(5)
人物(3)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605)
期刊 (415)
视频 (121)
学位论文 (70)
图书 (32)
会议论文 (5)
人物 (3)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121)
2014(587)
2013(261)
2012(308)
2011(308)
2010(242)
2009(134)
2008(149)
2007(67)
2002(4)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2)
赣南日报(106)
南方都市报(82)
惠州日报(69)
深圳侨报(40)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6)
中国食品(3)
澳门月刊(2)
韶关学院学报(2)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闽南文化古镇峰城
作者:金鸣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平和县  十三年  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文化  宗祠  王守仁  福建省  元末明初  明万历 
描述:一九峰镇位于福建省平和县西南隅,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镇。2003年1月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从该镇下坪龙山商周遗址采集的石器和陶瓷残片传出的时代信息看,至迟在距今四千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有原始的耕作农业和手工业。据文献记载,峰古属扬州,
客家“风俗”
作者:张宇生  期号:第4期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客家“风俗”
东山仙岩抒怀
作者:萧彪  来源:漳州客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东山仙岩抒怀
CD:月的故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2期 来源:音响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CD唱片  《九月的故事》  客家女歌手  黄红英  雨果唱片公司 
描述:CD:月的故事
梅岭的传说
作者:朱瑞湖  期号:第3期 来源:闽南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掌握了不少中草药的药性和药理,很快就能为病人看病开方子。经她看过的病人只要几副中草药就痊愈了,对穷人有时不收分文,因此,她的医德仁心很快就传遍四方。有童谣为证:“洋蜢蜢(闽南语,指小孩),大古二古打草蜢,草蜢打得好,感谢郎中嫂,郎中嫂心地好,治病救人医德高,四里八乡人俄老(指夸奖)”。 再说他们婚后不久便喜得一子,取名“达腾”,这孩子天庭饱满,聪明懂事,深得父母喜爱。可到了古达腾1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从此,他就成了母亲的左右手。有一天,家里来了位求医的老者,他患得是“臭脚臁”症,两只脚臭不可闻,只见小达腾从清洗到敷药,做的是一丝不苟,毫无怨言。老者就问他:“你不怕臭吗?”他马上应道:“臭未好,好未臭”。老者不由感叹道:这孩子年纪小小就有这样的修行,将来长大后一定能惠泽一方黎民百姓。
快乐的儿童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17期 来源:快乐语文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的快乐传递给你! 我喜欢“六一”国际儿童,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在这一天里,快乐与甜蜜会与我们相伴。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高唱着优美的旋律,沐浴着爱的阳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过一个快乐的“六一
马英与台湾客家人的情结:马英家世考
作者:李骏  期号:第5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马英九  客家人  家世  情结  领导人  祖籍  大陆 
描述:于去年新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先生,其祖籍在哪里?一般人部认为是大陆湖南湘潭或衡山,但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马英曾亲口对人说:他的真正祖籍在大陆陕西扶风,他们一家都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
客家菜香鸭的制法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中国烹饪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菜  鸭肉  制法  卤制品  客家人  山东 
描述:山东读者仲伟宁:进入秋天,卤制品的鸭肉卖得特别好。我是广东客家人,在山东做生意,已经有多年没有回老家了,能不能介绍—下客家菜中的香鸭的制法?
客家建筑的典范——厅十八井
作者:李贞刚  期号:第1期 来源:建筑工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建筑  古民居建筑  永定土楼  国际学术交流  民居建筑群  客家文化  建筑风格  建筑艺术 
描述:“广东梅州的多层围拢屋,永定的土楼,连城的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这是中国扶贫基金会首任会长项南生前在《客家文化丛书》序言中对客家三
浅析罗香的艺术风格与治学特色
作者:陈蔚晏  期号:第6期 来源:乐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罗九香  客家古筝  客家音乐  民族音乐  演奏者  演奏技巧  古筝艺术  广东汉乐  演奏风格  教学 
描述:香从一名古筝业余爱好者成为一名专业的古筝演奏家和教育家,并为客家筝派的发展和繁荣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其一生都与古筝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而古筝艺术也因为他显得更加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