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学位论文(5)
期刊(2)
会议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学位论文 (5)
期刊 (2)
会议论文 (1)
按年份分组
2014(2)
2010(1)
2008(3)
2005(2)
按来源分组
其它(5)
資訊社會研究(1)
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1)
高雄師大學報(1)
福佬客的歷史變遷及族群認同(1900年迄今):以高雄六龜里
作者:劉正元  期号:第28期 来源:高雄師大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福佬客  族群認同  信仰重置  義民爺信仰 
描述:移(1900年迄今)的個案,來探索福佬客的族群認同變遷過程,並以社會/信仰重置的觀點,來討論福佬客的族群界線變遷機制。高雄六龜里及甲仙埔之北客移民,因日治時期後社會經濟的改變,造成客籍族群人口大規模的南移。北客在新的移居地重新進行一連串迥異於原居地的族群互動、社會生活、信仰組織等的重置,而這些重置的過程,北客移民會發展許多在地化策略,目的在延續既有的認同,但也同時造成北客族群的族群界線認同的改變。隨著移民世代的增加,北客族群後裔信仰歷經如此重置的過程:從一神逐漸變為多神的信仰;從原鄉信仰轉變為在地信仰;從單一族群變為混同族群的信仰。本文將強調這些信仰與認同的改變,是導致本區北客移民在地化的重要機制。
中壢客家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之研究
作者:范佐勤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壢  福佬化現象  客家認同  族群同化  族群認同 
描述:;在對研究主題的背景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後,分析「中壢市的族群關係:以客家人為主體」計畫資料庫中的量化與質化資料,從中瞭解中壢市客家族群之相關狀況;最後以深度訪談來掌握中壢客家族群的福佬化現象與客家認同現況發展。 研究發現「福客通婚之三代同堂家庭」在純客家庭、福客家庭中,為受福佬化現象影響最深的家庭類型;而中壢客家福佬化現象形成的可能原因分成三部份份︰在個人方面與溝通方便、自利動機、客語難懂難學有關,在家庭方面與族群間的大量通婚、客語環境於家庭中的營造有顯著的正相關,在社會方面由於福佬文化為主流,民眾普遍使用福佬話,導致位於邊陲的客家文化,客語流失愈嚴重。在客家認同方面的表現上,「福客通婚下的三代同堂家庭」其認同表現較福客通婚之核心家庭與純客家庭來的低;最後,從Gordon的同化理論來看,中壢的福佬化現象已發生且處於結構同化與婚姻同化之間。
東部客家?花蓮玉里兩個客家社區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之研究
作者:黃靖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文化運動  建構  族群關係  族群認同  東部客家 
描述:發展情形。本研究主要分為三部分:(一)歷史的發展:從客家主要地域的形成,對應晚近東部地域的發展情形,進而了解當代對於東部地區的認識,並從傳統對於認同研究的角度來看,研究田野地區的客家人在血緣、語言、婚姻、文化上的態度。(二)接受客家文化運動的程度:從客家還我母運動的發生,一直到因運動動員所產生的影響,運用文獻說明東部一直未被客家文化運動所滲透。(三)當代東部形塑的客家認同:隨著客委會、客家電視的相繼出現,全國在中央制度產生變革之後,直接受到來自由上而下的運動影響,東部過去未受客家文化運動洗禮,卻在當代直接和全國的客家人一同接受動員。雖然相同的動員會有類似的趨合力,但是由於地域的因素,反映東部客家和其他客家地域所不同的認同想法
台灣客家文化運動與族群建構之研究
作者:劉惠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文化危機  族群認同  文化運動  族群建構 
描述:台北市五個行政區,台北縣五個鄉鎮市,分別各抽樣二○份,預定問卷調查二○○份,共計回收有效問卷一九五份。(二)個案訪談法-以立意抽樣方法,抽樣本五位客籍人士作個案訪談,包括客家籍家庭主婦、上班族、公務員、國營事業員工等,為能更深瞭廣泛深入了解及問卷調查結果相互對照,藉深度訪談以開放性談話方式進行訪談蒐集相關資料。藉以上研究方法了解不同族群與客族間針對本研究主題在台灣多元族群的社會中客家文化的族群認同與族群建構。本研究的結論:一、民主的氛圍帶動客家族群意識的抬頭。二、透過政府資源的挹注及結合民間力量以發揚客家文化。三、傳播媒體的社會行銷帶動客家文化產業與商機。四、透過政治的操作、選票的影響力提升客家族群政治地位。五、推廣客家母語教育以解決客家語言文化危機。六、新客家人的再詮釋。
右堆高樹大埔村的語言及族群歸屬探討
作者:徐賢德  来源: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六堆  福佬客  族群認同  客家開拓史  語言接觸 
描述:)接學習、翻譯和周密的語言教學造成的1 。根據筆者的調查與推測,大埔村最早居民的組成應該是以客家人爲主,而後的「福佬化」是爲了生計必须與里港地區福佬人做生意,順流而下到閩南聚落,因此學習福佬話,亦即大埔村的「福佬化」與荖濃溪這條河流有不可分割的關係。
BBS站的客家族群認同建構:以PTT "Hakka Dre
作者:廖經庭  期号:第13期 来源:資訊社會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BBS  客家  想像共同體  集體記憶  族群認同 
描述:然而隨著網路資訊不斷膨脹,客家族群認同的建構從「真實世界」進入「網路虛擬世界」,網路中所建構、想像的客家文化,也逐漸成為客家族群形塑共同歷史記憶與文化象徵的重要要素。因此本文便將從批踢踢實業坊(Ptt)的BBS站出發,選擇此站巾的「Hakka-Droam」版當做研究個案,探討在BBS站的網路社群中,客家族群認同如何被形塑及建構。
都市客家的族群性—以台北市通化街為例
作者:廖晨佐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族群性  族群認同  族群關係  文化實作  通化街  都市客家 
描述:台中、高雄、花蓮的客家人也逐漸移居台北。移入都市的客家移民如何適應這個新環境,並且與當地原有的人群相處。而代表客家族群的文化表徵,又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作。在過去族群互動的過程中,為了適應都市環境,有人策略性選擇將這些文化表徵隱藏起來,成為了「隱形族群」。對於都市客家而言,他們是如何看待自身的族群文化以及族群記憶。特別是在近年來整個大環境的改變,對於都市客家而言更是具有獨特的意義。本研究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隱形化或許只是為了因應過去的社會環境下所產生出適應過程,一旦這些不利於客家文化發展的因子除去後,隱形也就失去其持續的必要性。透過文化實作的觀察,發現所謂的隱形化並不等於消逝,只是一種暫時性過程。在通化街的個案中,發現客家文化仍舊是保存於私領域之中,即便在新一代客家人身上,部份文化實作的傳承已有斷層,但是他們主觀的認同卻未曾間斷。
外省客家人的本土化: 以廣東陸豐莊氏宗親會為例
作者:彭芊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陸豐  擂茶  族群認同  客家  外省人  本土化  宗族  宗親會  移民  族群 
描述:訪談等方法進行研究,而本土化分為兩個部分來觀察,一為他們來台的土著化過程,另一為台灣興起以政治為核心的本土化運動,他們的適應情況為何。研究發現,莊氏宗親會為宗族性質的組織,成員少數是隨政府來台的軍公人員,其他主要是因中國戰亂,於1948年隨著宗親網絡移民台灣,在經濟、生活等方面,較一般外省人更早土著化,且客家身份亦發揮助力。他們來台後就有宗族聚會,而1980年才正式化為宗親會,從其成立者的身份與當時社會氛圍看來,很可能是在台灣意識崛起下,試圖拉近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是一種反本土化的表現。然而,對於大部分的宗親而言,宗親會主要是慎終追遠、養生送死或聯絡感情的功能,在台灣有了這樣的組織,反而使他們的心裡產生依靠,促其對台灣的認同,並且在宗親聚會中,強化了他們的客家身份。所以,1990年代台灣本土化運動在各方面展開,他們的移民網絡和客家身份,都成了他們適應本土化的助力,在族群認同上,因為和台灣客家人的融合,所以,他們也可以認同自己是台灣的客家人,而且政府推行的本土化策略,對於他們不但沒有排斥性,他們本有的擂茶還提供了建構台灣客家文化的元素。關鍵字:客家、外省人、本土化、宗族、宗親會、移民、族群、族群認同、擂茶、陸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