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383)
学位论文(238)
期刊(184)
视频(49)
会议论文(19)
图书(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383)
学位论文 (238)
期刊 (184)
视频 (49)
会议论文 (19)
图书 (5)
按年份分组
2015(49)
2014(337)
2013(65)
2012(82)
2010(105)
2009(46)
2008(41)
2007(20)
2005(8)
2004(8)
按来源分组
其它(288)
第九届客家方言研讨会(13)
台语研究(2)
東吳外語學報(2)
中華皮膚科醫學雜誌(1)
中国农村卫生(1)
國文天地(1)
高雄师大学报(1)
花蓮教育大學學報(綜合類)(1)
活力(1)
台灣客家族群「權」保障之研究—以國家發展法草案為例
作者:徐錦輝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語言權  語言權  語言政策 
描述:暨草案析探」,再以深度訪談進行第四章:政策面、法制面、執行面之分析,最後於第五章提出結論與建議:1.聯合國的「文化多樣性公約」,標舉了全世界人類的共同願景,這是現代民主國家尊重人權的指標,早日訂立
民众日常使用语言与政党认同关联之研究
作者:林于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境遇论  语言  政党认同  语族活力理论 
描述:活力是否旺盛,則可利用活力理論理檢視之,其中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因素:人口、地位以及制度的支持。 在台灣, 的使用主要可以分為國、閩南、客家、國台並用及國客並用。由於國民黨政府
通霄地区的客家族群在语言使用上的隐形行为初探
作者:冉明珠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隐形行为  谈话适应理论 
描述: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針對通霄地區,會說兩種以上(其一須為客)的客家人,以「參與觀察法」及「深度訪談法」探究客家族群隱形行為的現象及原因。研究結果發現,報導人在使用上的隱形行為,包括「他說
臺灣戰後客詩研究
作者:徐碧霞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籍作家  臺灣文學  客家文學  客語文學  客語詩  女性書寫  客家運動  客語書寫 
描述:為緒論。 第二章首先將臺灣「客家文學」與「客文學」定義予以釐清,回顧從客家運動到客詩的發展,爬梳客文學書寫在臺灣的發展歷程,並探討戰後客詩大量出版的原因。 第三章則從學切入,分析客
台湾客家族群意识与语言政策关系之研究
作者:高满祝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意识  语言政策  语言权力 
描述:復甦機制及各國政策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研究比較。回顧針對族群意識及認同、多元文化及權力的相關理論。本文也使用歷史分析法,從我國自清朝末年、日據時代、解嚴前的國民政府時代,以迄於解嚴後
花莲地区客语阿美语接触研究
作者:廖致苡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态度  南岛语  阿美语  客家语  语言接触  共通语 
描述:]在客有四縣、海陸兩腔調的對應,字義由「人類」引申為「朋友」;而阿美中尚未有明確的客詞彙存在,在第四章僅以相似詞推測可能為客的依據。第五章態度說明客和阿美接觸後,相互影響不大的結果,在於
语言使用与族群认同的可能关系:以中坜市新新国小之家长为例的
作者:林瑞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使用  族群认同  客语  母语  本土语言  客语教学 
描述:在家中與其它地方使用的情形以及對學生選修客的看法;(二)、他們的文化認同為何;(三)使用與族群認同之間可能的關係為何;(四)在國小環境裡實施客教學及文化認同可能面臨之困境。在研究方法的選
客家話程度副詞:詞彙、法和用特點研究
作者:黎惠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話      語法  詞彙    有兜仔  程度副詞  兜仔   
描述:和重複的構詞形式,分古漢底層和借詞三個部份說明,第六章客家話程度副詞的法特色,其結構有HF+心理動詞、HF+非心理動詞、HF+(V+O)、HF+有/沒+N、HF+係/毋係+N、HF+成/毋
新竹县新埔镇的客语转移现象: 三代家庭的个案研究
作者:吕亭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  语言转移  语言态度  语言选择  台湾  新埔 
描述: (客、閩南、和原住民),本土言教育全面實施。
本研究的資料透過問卷、訪談、和參與觀察收集。40位受訪者經由條件篩選,參與本研究。受試者接受問卷調查及錄音訪談。此外,研究者還用參與
台语文学论争及其相关发展1987?1996
作者:吴长能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语文学  母语教育  文字化  白话文 
描述:主化,促使台文學運動再度興起。台文學論爭就在這種時空背景下產生。

文學論爭有二個很重要的核心議題。一就是中國本位與台灣本位價值觀點的衝突。二就是以台做為文學的訴求。因為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