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客家村社群体生计模式研究
-
作者:何国强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族聚居区 民族特点 民族文化 族源学 民族心理素质 客家 广东
-
描述:、溪边和乔上。 第三个研究样板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边缘的赤溪半岛,虽然珠江三角洲是平原,但海岸一带多数为丘陵。 论文最后提出总论点和基本结论。总论点是:(1)广东客家是居山的汉民系,人们
-
中国大陆客家聚集区自然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研究——重点对梅
-
作者:钟声宏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然环境 客家 梅州——龙岩——赣州客家聚集区 区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
-
描述:件的区域发展模式及产业结构优化。本研究取得如下结论和认识:1、中国大陆客家人居分布范围广,空间上基本上与泛珠江三角洲合作区域一致。客家人聚集区具有共同的特点:居住地理环境以山地、丘陵为主,自然生态
-
岭南疍民文化景观研究
-
作者:吴水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岭南 疍民 水环境 文化历程 文化景观
-
描述:和中部以粤方言为主,岭南东部、东北部分别以闽南方言、客家方言为主,同时出现了以粤方言为主的多个方言岛,其中珠江三角洲等地的咸水歌成为疍民独特的语言文化景观。在宗教与民间崇拜方面,以崇拜天后、北帝、龙母
-
基督教文化在广东的历史扩散及其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
作者:薛熙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文化 历史扩散 文化冲突 文化融合 广东
-
描述:机制。(4)由于历史时期传教路径的关系,广东基督教文化区形成了三大核心区和外缘区。在行政区划、政治制度、经济类型、移民和交通方式的影响下,广东基督教文化核心区的实力和范围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珠江三角洲
-
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
-
作者:杨星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归善 客家 围屋 建筑史
-
描述:屋与同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城客家围屋进行比较分析。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内,客家围屋并非只存在于今天的龙岗、惠阳和惠东地区,其它地区也有不少分布,尤以增城数量较多,更为甚者。归善与增城客家围屋同宗同源却沿
-
赣南、闽西、粤东三角地带客家土楼文化研究
-
作者:卜奇文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楼文化 居住文化 客家 现代化
-
描述:原始社会里,人们曾长期过着穴居、巢居、窝棚等的生活,经过实践经验的总结,人们开始认识到圆形空间的经济、结构安全和构造简单,因此曾大量建造圆形住宅。随着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和日渐清晰的方位观念、次序观念
-
深圳观澜文化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
作者:蒋波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观澜文化 文化产业 文化资源 产业化开发
-
描述:,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自深圳提出“文化立市”的口号以来,无论在政策,还是资金方面,加大了对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和投入,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东部发展的中心城市,文化产业势必会对整个地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
-
珠江咸水歌形态初探
-
作者:胡雯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珠江流域 咸水歌 形态 传承和保护
-
描述:更有了歌颂党、歌颂生产生活的内容。而根据演唱区域和调式调性,珠江流域的咸水歌主要分为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叹歌(叹家姐)等。 第三章,咸水歌的艺术形态。咸水歌一般是由上句和下句组成,也就是单乐段体
-
清末广东高雷地区天主教活动研究(1849-1899)
-
作者:孙伟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末 高雷地区 天主教
-
描述:个三角形的区域,这些区域都是粤方言及客家方言族群聚居的地区,而该地区信仰雷祖的雷语区域却是对天主教极为排斥。随着法国军事、政治优势逐渐显现,新的政治环境导致了高雷地区的天主教活动出现新的变化,更多
-
广东省惠z州市龙门县永汉镇传统围屋聚落再生研究
-
作者:王启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统围屋聚落 城乡一体化 再生
-
描述:有保存完好,且数量众多的传统围屋聚落,同时境内也共存着广府围屋与粤东围龙屋两大围屋类型。但随着2011年广河高速龙门段的开通,永汉镇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即将到来,如何让永汉镇在珠三角及深莞惠经济圈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