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位学习融入客语教学之行动研究:以桃园县田心国小五年级学生
-
作者:古安琪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语教学 行动研究 数位学习
-
描述:學生學習興趣及營造客語學習環境,本研究擬善用數位學習的優勢將之融入客語課程與教學上,期許找出解決客語教學困境的方法,並且以行動研究後的成果,提供客語教師在教學上可供參考與運用的數位學習教學模式。本研究的成果如下:一、客語教學的困境,包括客語課程開課比例與客家人口比例懸殊,不易達成客語課程目標,客語課程教材明顯不足,缺乏客語學習環境等。二、建立客語課程教學模式: N M R P I田心模式,透過五大主題活動:新介名仔(N)、MV客家情(M)、讀書厓盡會(R)、拼音厓也會(P)、共下遶網路(I),進行傳統課室與數位學習混合教學。三、數位學習融入客語教學,在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學習效能、延伸學習效能等,均有顯著的成效。四、教師藉由行動研究,可實現傳承的使命、並解決教學困境,還從行動歷程中,讓教師的專業與服務熱誠更加提升。
-
客语形象词的文化探讨
-
作者:江淑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探讨 比喻 词汇 形象词 客家话
-
描述:文化相互影響之下,或多或少都產生了一些危機與變化。形象詞的詞彙是屬於常民文化中十分普遍的生活用語,不太容易被外來語混同影響,所蘊含的文化元素也最為多元而豐富。想要找尋較為原始,更為生活化以及口語化
-
体验行销、顾客价值、行为意向关系之研究-以台中市客家餐厅为例
-
作者:卢怡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体验行销 客家美食餐厅 行为意向 顾客价值
-
描述: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將體驗行銷、顧客價值與行為意向相互連結,建構一整合性的觀念性模式以探討不同構面間的因果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如下: 1. 體驗行銷對顧客價值具有正向顯著影響。 2. 顧客價值對行為意向
-
从语言接触之观点探讨客家聚落的族群互动关系:以新屋乡笨港村
-
作者:连梓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福佬客家化 族群认同 族群互动 语言接触 笨港村
-
描述:並探究經過語言接觸後,閩客族群長期互動的結果所形成福佬客家化的現象,且進一步探討笨港村泛客家化現象是否會影響閩客族群對客家文化的認同。另外本研究使用文獻分析法來探討語言接觸、族群互動以及族群認同等相關文獻,並根據計畫資料庫中量化與質化的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瞭解笨港村語言接觸與族群互動的關係。 研究發現「不同年齡層與族群背景」在語言能力、使用狀況以及語言接觸中,確實呈現不同層次上的落差;而笨港村閩客兩族群經過長時間接觸、互動下,受到龐大的客家人口包圍、客語為當地主要溝通語言、閩客族群大量通婚以及時空背景與環境的變化等因素,使得在笨港當地的閩南族群呈現較為特殊的福佬客家化現象。然而笨港泛客家化的現象,也促使客家族群與閩南族群對於客家認同的狀況,皆能夠表現正面積極的態度。
-
台湾中老年糖尿病患健康行为对住院服务利用影响之探讨
-
作者:邱于华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糖尿病 住院服务利用 健康行为 保健行为
-
描述:析使用。採用SPSS 12.0電腦套裝軟體,進行適合度檢驗、描述性統計和邏輯斯複迴歸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糖尿病樣本772人當中,在次年一年中有因糖尿病相關疾病使用住院服務者共160人,佔20.7%。個案自我健康管理包含用藥情形、健康行為和保健行為。樣本當中有用藥者佔73.3%,在健康行為方面:有運動習慣者佔39.9%、有飲食控制者佔65.8%、有控制體重者佔23.5%、不抽菸者佔71.2%、生活規律者佔39.4%。上述五項健康行為全部執行者佔8.8%;執行四項、三項、二項、一項者分別佔16.5%、21.5%、22.3%、20.6%;不執行任何健康行為者佔10.2%。保健行為方面,有做視網膜檢查者佔39.4%、有做腎功能尿液微量白蛋白篩檢者佔43.1%、有量血壓者佔92.5%、有驗血糖者佔81.9%、有做血酯肪檢驗者佔57.5%、有接受流行性感冒預防注射者佔23.3%。上述六項保健行為全部執行者佔 5.4%;執行五項、四項、三項、二項、一項者分別佔17.9%、24.6%、26.7%、14.1%、7.8%、不執行任何保健行為者佔3.7%。双變項分析發現年齡、籍貫、居住城鄉別、收入、共存疾病數目和共存疾病有心臟病、高血壓、腎臟病、中風、糖尿病罹病年數、運動習慣、飲食控制、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累計保健行為總分和前一年住院,對住院服務利用有顯著影響。邏輯斯複迴歸分析發現,在控制其他重要變項後,累計健康行為分數顯著影響住院服務利用,即執行越多項健康行為,其住院服務利用越少(95%信賴區間0.732-0.987)。年齡55-64歲(勝算比2.212;95%信賴區間1.194-4.098)和大於75歲個案(勝算比3.193;95%信賴區間1.503-6.780),其住院服務利用顯著高於40-55歲個案。外省籍(勝算比3.345;95%信賴區間0.999-11.203)和其他包括原住民和金馬籍(勝算比3.574;95%信賴區間1.056-12.095)的個案,其住院服務利用顯著高於客家籍。收入顯著影響住院服務利用,收入越高其住院服務利用越少(95%信賴區間0.772-0.961)。前一年住院個案其住院服務利用顯著高於前一年未住院的個案(勝算比2.950;95%信賴區間1.947-4.471)。結論:本研究發現樣本因糖尿病相關相關原因住院率為20.7%,大約每五位糖尿病患就有一位使用住院服務,由此可知糖尿病對有限醫療資源的沉重負擔。在控制其他重要變項後,累計健康行為分數顯著影響住院服務利用,執行越多項健康行為,其住院服務利用越少。此外年齡大、低收入、外省籍、原住民和金馬籍的糖尿病個案,為利用較多住院服務的族群,為糖尿病的照護政策需關注的對象。
-
多民系交集背景下惠州地区传统聚落和民居的形态研究
-
作者:吴少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惠州地区 传统聚落 传统民居 民系 典型特征 非典型特征 融合
-
描述: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的研究,是立足于广东三大民系──广府、客家、福佬,在这里交集的特殊历史背景。从社会文化学入手,探讨不同民系的聚落、民居在远离各自文化的核心区,来到一个文化的边缘交汇区,如何适应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在受到其它民系文化的冲击下,如何保留他们的传统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有别于原有民系典型特征的并适应新环境条件的民居系统。文章首先从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概况出发,分析了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发展的整体环境背景,并认为广府、客家、福佬这三个民系在这里交集的状况是研究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人口的发展和迁移的历史、各民系在惠州各个地区的分布,以及它们的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融状况,分析了各民系的聚落和民居发展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历史基础。文章的主体部分将分别对三个民系的聚落、民居的类型和形态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通过与各自民系核心地区的传统聚落、民居的典型特征做纵向比较,来分辨惠州地区传统聚落民居中哪些是延续或继承的原来的典型特征,哪些是在典型特征基础上受到新的外部条件影响发展而成非典型特征。它们同时所拥有的这种典型与非典型特征正好折射出在特定的环境里,什么东西是得到了继承、什么东西发生了演变的,探索其中继承与演变的机制原理与方式,对我们都是很有现实意义。最后通对三大民系传统聚落、民居类型进行整合分析,探讨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通过一些典型实例来论述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融合发展的状况,进一步提炼出惠州地区传统民居的根本特征。
-
明清时期饶平客家人迁台及两地互动研究
-
作者:陈汉元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饶平 客家 迁台 两岸互动
-
描述:湾史的研究,对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移民台湾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结果显示,清代众多饶平人在台从事商贸活动。以“土地贫瘠”、“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谋生不易”“人地矛盾”等表述作为解释迁台的原因过于笼统。清代饶平山区部分地带确实面临着生计困难的问题,这是饶平人迁台的客观因素之一。但是,人地关系并非是将一地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的直接对应,而应考虑土地的所有权。移民网络的存在也是迁台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从影响饶平人迁台的因素来看,将推拉理论放置于不同的个案或是同一个案不同个体、不同的时空中时,显然不太适用。迁台的原因通常并不能用单个因素所能解释,而是在一定的历史脉络中进行历时性的变化,同时处于一个“非线性关联的系统”之中。清代饶平与台湾的往来紧密而频繁,即使是在“日据”时代,虽然遇到不少阻碍,但饶、台两地宗亲乡人及经济文化的联系却从未中断。“持续迁台”是清代早期饶、台两地互动的一种主要形式。以宗亲乡亲为基础的地缘组织是饶、台两地联系与经济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纽带。这样的纽带作用表现为既延续了原乡的地方文化传统,同时两岸互动又与台湾的宗族乡亲的保持着密切的互动联系。饶平与台湾在血缘、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两岸同胞乃同根同源。
-
110例可手术广东籍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作者:赵洪勇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食管癌 饮食 危险因素 遗传
-
描述:、饮食习惯、性格、既往病史及精神因素等临床病理资料。将患者分为潮汕人群、客家人群、广府人群三组,将进食干、硬等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如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再进行组间两两分析;将食物进食量等计数资料进行计算,然后进行方差分析,如果有统计学差异,再进行组间两两分析。结果:广东食管癌患者的高发年龄为50-70岁,其中55-60岁发病率最高。广东省食管腺癌的患者所占比例为18.18%,男性食管癌患者所占比例为77.27%。潮汕人群、客家人群食管癌患者较广府人群食管癌患者更喜欢食用腌制食品。潮汕人群食管癌患者较其余两组患者更喜欢食用烫食。广东省三类人群在平时喜好食用玉米、河海鱼虾、动物油、油炸食品、烧烤肉类、酸味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而其它调查因素在广东省三类人群中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广东食管癌患者中男性、腺癌所占比例较全国其他地区人口报道高,提示广东人与其他地区汉族人在食管癌的发病方面存在不同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理。在潮汕食管癌病人中,喜食烫食的习惯较其他人群更为明显。
-
粤东客家宗族研究:以大埔长教村廖氏宗族为个案
-
作者:罗晓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粤东 客家 宗族纰织 廖氏宗族
-
描述:中提炼出相关理论,用以建构本土宗族理论,加深对宗族各方面的理解与反思。另外,由于宗族以社区和村落为基础,在参与地方治理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考察宗族与地方治理也是当前宗族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粤东大埔县长教村廖氏宗族为个案,通过对长教廖氏宗族来源、播衍、宗族功能、婚姻、家庭、丧葬、宗族与乡村经济、宗族与乡村政治、宗族与乡村文化等方面进行民族志式的描述,展现廖氏宗族文化的各方面内容,阐述粤东地区客家宗族的文化及其与乡村社会的关联。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力‘法、相关概念、论文框架,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第二章为调查点概况,分别介绍了自然生态环境、文化背景、人口及生计方式等四方面内容。第三章介绍廖氏宗族的来源和播衍,内容包括廖氏宗族的来源、房支、分布和移民。第四章论述宗族的功能,主要探讨廖氏宗族的祭祖功能、教化功能和互助功能。第五章分析廖氏宗族的婚姻和家庭,分别探讨了该村落的婚姻类型、婚姻习俗、婚姻的程序,并对廖氏族人的通婚地域和姓氏进行分析。第六章介绍丧葬的习俗和程序,并对该村落的二次葬和火葬进行了探讨。第七章论述宗族与乡村社会,内容包括宗族之间的关系、宗族与基层政权、宗族与乡村经济、宗族与乡村文化等四个方面。第八章为结语。论文以宗族研究为主线,通过对粤东地区一个客家村落的宗族进行全而的考察,阐述宗族对村落社会各方而的影响和作用,说明宗族组织在当今社会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
印尼客家方言研究
-
作者:李秀珍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土著民族 客家文化 印尼客家方言 客家话
-
描述:,从大陆“唐山”来到印尼 的客家人,至今仍能讲一口流利的客家话,可是,两代或三代以上土 生土长的客家后代,大多数都讲当地的“本地话”。这是由于印尼政 府在苏哈多执政时严禁所有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活动
上页
1
2
3
...
7
8
9
...
13
14
15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