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形成客家方言特色的社会因素
作者:苏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变体  方言  客家方言  社会因素 
描述:。标准语对方言来说是一种高级形式,是各方言所环绕的中心。它不仅对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有一定的影响,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方言的发展。 中国是一个方言非常复杂的国家。大体说,现代汉语有
地方传统与身份表述:成都东山客家的人类学考察
作者:杨丽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地方传统  身份表述  东山客家  文学人类学  族群特征 
描述:的变迁;其二时间变化对族群身份表述的影响:从入川后的清代到民国再到当代,从“客人”到“土广东”再到“客家”,东山客家在呈现族群身份表述时的曲折历程,也折射出与国家历史不同阶段的遭遇:土改、文革、当下。其
台湾客家的形塑历程:清代至战後的追索
作者:林正慧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  台湾  客人  粤人  土客冲突  闽粤关系 
描述:取跨省的方言認同;而漳州客方言與潮(州府)饒平縣、惠(州府)海豐、陸豐等縣移民,由於原籍地即處於客方言與閩南方言接觸地帶,來臺移民的方言與嘉應州等地移民的方音有別,加上清代臺灣「閩主粵客」的制度性框架
客家民俗体育的实证研究:以闽西连城罗坊乡“走古事”活动为例
作者:杨艳红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罗坊乡  “走古事”活动  客家民俗体育  整理与保护  传承与发展 
描述:07年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对其价值与意义的认识尚存不足,对其民俗体育本质、特征与功能的实证研究也很不够。本文采用人类学的田野观察法和实地访谈法,主要对客家聚居地“走古事”活动的产生
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
作者:靳阳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学  北宋时期  客家文化  畲民汉化 
描述:、经济与社会变化的具体内容。 本文认为,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原与福建的交通路线对历代南迁入闽移民活动的基本方向与走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南迁入闽的北方汉人基本从闽北进入福建。闽西始终处于国家权力扩展
客家民俗体育与农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以赣南农村
作者:赖建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民俗体育  体育学习兴趣  小学生  农村小学 
描述:下降。这一负面现象的改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综合各地不同情况,如何因地制宜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新课标的重要保障。而新课标中的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
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以赣南教
作者:杨艳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采茶健身操  采茶戏  健身操  创编  锻炼效果 
描述:当地众所周知的地方戏,已成为团结客家乡亲、凝聚客家民心的艺术纽带,是研究客家语言、艺术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它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传承和开发传统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作者:钟昌火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赣南  客家民俗  民俗文化  旅游开发研究 
描述:“求新、求异、求知”等旅游需求,推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赣州位于赣江上游、江西南部,俗称赣南,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最大的客家聚居地和发祥地,以“客家摇篮”闻名内外。这里保存有丰富
马来西亚华语词语研究
作者:黄华迎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来西亚华语  特有词语  同形异义词语  同义异形词语 
描述: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变化。马来西亚属于多民族国家,即马来人、华人、印度人等三大民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和土著。马来西亚华人,又称为马来西亚华裔,简称大马华裔或大马华人,是马来西亚三大部族之一。华语在马来西亚
苏区教育与区域社会:以闽西苏区为例(1928—1934)
作者:袁年兴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共产主义教育  客家文化  革命教育  闽西革命根据地 
描述:红军主力北上以后,由这场革命主导的苏区社会却永远无法回到以往的历史轨道上了。阶级意识的纵向冲击,国家、民主等意识观念的无限延伸,这种种的一切,愈益清晰地向人们展示着这场教育革命的一些顽强性的结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