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913)
期刊(464)
学位论文(57)
图书(45)
视频(10)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报纸 (913)
期刊 (464)
学位论文 (57)
图书 (45)
视频 (10)
会议论文 (7)
按年份分组
2014(588)
2012(217)
2008(57)
2007(31)
2006(25)
1999(2)
1996(1)
1994(1)
1993(1)
1990(1)
按来源分组
其它(90)
嘉应学院学报(10)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9)
源流(6)
龙岩学院学报(5)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3)
牡丹江大学学报(2)
党史研究与教学(2)
江西社会科学(2)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
中央苏区妇女政治动员
作者:胡军华 唐莲英  期号:第3期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客家妇女  政治动员 
描述:政治动员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群众参加革命的特色和优势。中央苏区以天足体健的客家妇女为主要动员对象,采用了正确的领导和方法,成功地把占人口一半的妇女动员起来并使其成为坚强的革命战士,为革命增添了巨大的力量,其科学理论和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去挖掘和研究。
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对革命的贡献
作者:胡军华 唐莲英  期号:第6期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客家妇女  革命  贡献 
描述:中央苏区客家妇女积极参战、动员群众参加革命及尽其所有地支援前线等,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分析中央苏区时期客家妇女参加革命的原因及对革命所作的贡献,有利于解剖历史,鼓励当今的客家妇女和有志妇女发扬优良传统,为中国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客家妇女中央苏区
作者:黄定平 蓝宇蕴  期号:第4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中央苏区  红军  中央革命根据地  男子  兴国县  敌人  寻乌  上杭  才溪乡 
描述:永定还是纯客县。毫无疑问,客家儿女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客家精神也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红色娘子”——以中央苏区妇女为主体
作者:李雪华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红色娘子  社会活动  精神世界  中央苏区妇女  结构性形象 
描述:探究中央妇女在客家传统文化与苏维埃政权制度互动下的婚姻生活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探究中央苏区妇女在苏维埃政权框架下教育权益、参政权利的落实,以及她们在苏维埃世界里的社会生活,进而揭示她们在苏维埃社会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客家妇女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张雪英  期号:第3期 来源:龙岩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妇女  经济建设  扩红支前 
描述:实践,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发挥妇女的作用。
中央苏区文化新透视
作者:王予霞  期号:第6期 来源:党史研究与教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客家文化  区域文化  客家妇女  苏区文化  左翼戏剧  无产阶级文化  赣闽粤边区  世界文化  国统区 
描述:从宏观上把握中央苏区文化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内力和外力的交互作用;要么固守“大众化”和“普及与提高”的理论模式,不能真实而科学地阐述中央苏区文化枝繁叶茂的特殊动因,因而只能停留在平面静止的描述层面
中央苏区县:大埔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9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大埔  民族独立  革命老区  广东省  中央红军  新中国  陶瓷  客家  名茶 
描述:名列广东之首。
中央苏区文艺的创作主体与服务对象
作者:钟俊昆  期号:第4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文艺主体  服务对象 
描述:中央苏区文艺的参与主体及服务对象的制约,中央苏区文艺的创作主体是广大的工农大众,服务对象是以当地的客家民众为主。
客家文学与中央苏区文学源流浅论
作者:周建华  期号:第5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学  中央苏区文学  源流 
描述:客家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与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客家文学从内在精神、创作队伍到艺术表现手法等多个方面为中央苏区文学提供了借鉴或支持,是中央苏区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中央苏区文学的孕育、发展与繁荣作出了贡献。
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
作者:邬开荷  期号:第6期 来源: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央苏区  30年代  教学方法  客家地区  教育发展  毛泽东  学龄儿童  教育事业  领导干部  教育体系 
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客家教育兴旺发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培养了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推动了红色政权的建设。本文拟初步探讨30年代中央苏区客家教育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与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