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乐引入客家山歌教学的意义及可行性
-
作者:黄春平
期号:第5期
来源:师道·教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山歌 音乐 可行性 意义 教学 高中 民族文化 客家人
-
描述:史文化,是劳动生活和民俗风情的一个缩影,透过它,可以看到这一群体在历史进展中的发展变化,看到其多彩的风情,这对研究祖国的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等都有一定的价值。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开展了校本研究,并制定了学分制,高二有6位同学选择了我的课题研究学习小组。她们分工明细,研究有计划有步骤,课题开展得有声有色,结题成果除论文外,还以小型音乐会形式进行展示。学生通过客家山歌研究性的学习,有力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会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如客家人的起源、客家山歌的音乐特点、客家音乐文化、习俗等等。 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客家山歌从音乐形式上看,是一种最不规范、即兴编唱性最强、最随意的歌曲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结合歌曲让学生进行创作。
-
台湾口传文学语文统整教学研究:以「平溪相褒歌」为例
-
作者:洪宏元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课程统整 口传文学 相褒歌 立体性
-
描述:可成为教学的新概念。口传文学是先民在绵长历史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包含着在地人们的智慧和情感,台湾是个多语族的社会,自然创作出各种语言的口传文学。台湾北部种植茶叶的区域发展出台湾闽南语的采茶山歌,俗称相褒歌。相褒歌是采茶时的即兴山歌对唱,唱词平易有趣,是传统中的含蓄美与通俗美,极有文学价值的民间创作。而口传文学的采录工作,不但需要田野调查的技术,更需要专业记音、汉字选用训练,这些都与语言学知识相关。所以就文学与语言的双重内涵而言,相褒歌俨然是极佳的统整教材。本研究从课程统整的角度出发,以「平溪相褒歌」为研究主轴,讨论相褒歌中语言与文学课程的统整教学模式,并尝试针对台湾客家山歌与邹族生活歌谣进行整合,探讨跨语言文学课程统整所呈现出之教学立体性。
-
圆柱的认识
-
作者:邱艳萍 刘晓红
期号:第8期
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欲望。 二、认识圆柱 1. 整体感知圆柱。 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柱体?(课件显示:岗亭、客家围屋、蜡烛等。) 如果把它们画下来是怎样的呢?(多媒体演示由实物到几何图形的抽象
-
群鲤嬉春,跳过龙门
-
作者:苏汀
期号:第1期
来源:青春期健康·人口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俗节日中,各种各样的歌舞、杂艺增添了节日的气息。《鲤鱼灯》就是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属花鸟鱼虫一类的抒情民间舞蹈,寄物寓言,借助舞蹈艺术形象思维的比兴手法,通过拟人化的舞蹈动作和语言,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愿望和理想。同时,人们还把鲤鱼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在汉族传统的春节、元宵节活动中,人们用舞鲤来迎新岁、贺新春、闹元宵,对新的一年、新的岁月寄予美好的期望。 据《隋书音乐志》载:“鱼化龙、龙变鱼,黄龙变。”在隋代以前就有鱼龙变幻的艺能。隋代诗人薛道衡、南宋词人辛弃疾均有关于歌舞鱼龙情景的咏诵。 客家鲤鱼灯精神 今日客家地区所流行的《鲤鱼灯》舞,当为历代中原歌舞的继承与发展。客家人之所以喜爱《鲤鱼灯》舞,除了因为鱼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外,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涵义
-
速写米粒:米粒勇夺《星光大道》周冠军获金铁霖大赞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号:第2期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
描述:高亢、豪放、甜美、欢快,把这首经典的蒙古族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第二关是才艺表演环节。米粒上演了古典与现代融合颇具震撼的激光舞,光与影的完美结合,首次呈现在《星光大道》舞台上,就连主持人老毕也现场即兴向米粒学跳激光舞。在这之前米粒没有专门学过舞蹈,为了准备才艺表演费劲了周折,练习舞蹈的过程中肌肉多次拉伤。但是,为了更好地在舞台上表现,她坚持练习,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在比赛现场博得了满堂喝彩。第三关是家乡美环节。为了能够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现江西的特色,米粒精心准备了一首井冈山红色经典歌曲《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并且特地从井冈山革命老区请来歌曲原生态版本的原唱江满凤和她一起表演。据了解,这首歌曲是江满凤的爷爷——已故老红军江治华,依据自己亲身经历创作并遗留下来的歌词,江满凤用当地客家山歌的曲调改编而成。
-
农村高中客家山歌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
-
作者:陈杰
期号:第12期
来源:师道(教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评价方式 客家山歌 农村高中 进课堂 教学有效性 音乐实践活动 发展性评价 课题研究
-
描述: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 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评价。客家山歌是一种民间歌谣,它是一种即兴的口头文学,是客家人生活调节的重要部分,它的由来是村民在拓荒、垦植的山间劳动中,把挑担、砍树、撑船劳动时有节奏的呼吸哼出曲调,把与远山或河对岸的人高声交谈变成歌声,并形成了一定音律和节奏的独特音乐。基于此,课堂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客家山歌的起源、发展、历史、传统、音律、特点等知识,不同种类的唱法、唱功等技巧。当然,目标确定要立足增城,增城客家山歌常用的调子有:春牛调、过山拉、打画眉、五句板、莲花板。客家山歌反映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优雅动听的歌句称得上是艺术珍品。所以在确定目标时要结合本地区学校客家文化背景,学生实际情况而设定,目标定位准确,是乐意学习根本。
-
萌生与交叠:台湾「抛采茶」之历史景观、表演套式与源流演化探析
-
作者:蔡欣欣
期号:第170期
来源:民俗曲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采茶戏 歌仔戏 车鼓游艺 古剧 口头传统
-
描述:统;而因应着台湾「在地」商业市场的需求,
遂强化自身的表演技艺,发展演化为总结「歌舞踏谣」、「抛掷茶篮」与「即
兴题咏赋歌」的赛弄形式,俨然真有着王国维的「古剧」特色,在「开喝/
唱题/打采」的表演
-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要点
-
作者:余世猛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民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社区文明 龙岗区 社区建设 文明创建活动 创新机制 文明社区 图书馆 行为规范 创建工作
-
描述:范日”、“城市环境美化日”、“城市交通秩序劝导日”,从行为规范、市容环境及交通秩序等方面统筹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结合每月的9、19、29日的主题活动日,分别成立主题活动日行动小组。 抓好基点,固本强基。龙岗区拥有世界一流国际自行车赛场、全国第一家公众高尔夫球场,集书城、图书馆、影剧院、展览厅、文化馆等功能设施于一体的文化中心,建成了深圳市首家大型劳务工图书馆。为承办大运赛事,龙岗区兴建或改建了一大批文化体育设施,这些场地在后大运时期将成为龙岗社区居民开展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同时,龙岗区注重建好队伍,夯实基础。各街道都有文化服务中心、各社区组建了客家音乐联谊会、舞蹈队、合唱队、文艺队、狮子会、麒麟队、篮球队、鼓乐队等20多种社区特色文化队伍,如坪地的阳光狮子会多次走出国门参加特色文化表演。
-
古城赣州:那些你不知道的往事
-
作者:东田
期号:第7期
来源:旅游世界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赣州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蒋经国 赣南 江西省 历史文化底蕴 旅游城市 浮桥 市民生活 宋高宗
-
描述:家历史文化名城。 江南宋城,古色赣州,闲适的小市民生活 赣州早在公元前201年的刘邦时代就已经设县,到隋代时更名为虔州,到宋高宗绍兴23年改为赣州。赣州三面环水,整个城市被章江、贡江两条江水所环抱,章贡二江在赣州合流为赣江,赣州的“赣”因此而得名。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在此流连,大哲人王阳明曾在此讲学,辛弃疾的“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吟诵的也正是这里的景色。走在芳草萋萋的古代宋城墙头,走过那已经有800多岁的古浮桥,章江、贡江流水脉脉,三江六岸星火点点,赣州的清雅、从容和闲淡便随着这微风和流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 赣州的老城十分集中,步行可以走完大多数的景点。郁孤台、八镜台、古城墙、古浮桥、灶儿巷、文庙等等,每个都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一台一墙一砖都有着一段故事。 赣州三面环水,桥水相连,相得益彰。
-
非洲华侨华人社会中的关帝庙
-
作者:楚汉
期号:第2期
来源:八桂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华侨华人社会 非洲华侨 关帝 华侨社会 历史与现状 《三国志》 华侨史 文化现象 克服困难的办法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
描述:1839还同毛里米斯英国殖民当局提出了建屈的申请。愿到批连后,由兰地福建、广面积客家华侨集资,陆刁新技出一块属于地的地皮,村工兴建。1842犀1日29日,坐落在路易港打兰(邓泽果用)区朝关带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