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寻根衍香楼
作者:陈金山 苏效明  期号:第6期 来源:福建文学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楼  世界级  客家文化  闽西南  客家人  联合国  红土  单眼皮  亲和力  父亲 
描述:一2008年7月6日闽西南土楼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世界遗传名录,在其经典代表"六群楼"中,衍香楼是我的祖居,我为自己是衍香楼第五代子孙而自豪。老祖母头顶世界级的光环,一无所成的我
猪肚包鸡:燃起今冬餐饮业第一把火
作者:王中道  期号:第11期 来源: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猪肚  火锅  广东客家  调查预测  权威机构  餐饮业  四川  美食  答案  北京 
描述:冬天做啥最赚钱?当然是热腾腾的火锅啦!那么,今年冬天做什么火锅最赚钱?如果你的答案还是川火锅、北京涮羊肉,那就太"OUT"了!据权威机构调查预测,今年,乃至今后的许多年,广东客家美食——"猪肚包鸡"都将是最具人气的火锅。
毓婷族女孩,别拿青春赌明天
作者:佟圆圆  期号:第13期 来源:婚育与健康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紧急避孕药  毓婷  药剂师  副作用  女性  非处方药  服用  客家  深圳  豆腐 
描述:看中了一双90块钱的鞋,朋友也觉得她穿上很好看,谁知她犹豫半天却没买下来:"太贵了,要买的话得先问问我老公才行。"穿着宽松的衣裤,言必称"老公",很难想象小韩竟然是朋友当年所读高中的才女,堂堂川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更难
客家胜景在大东
作者:盛海辉 廖勇  期号:第1期 来源:源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土楼  梯田  福建省  平和县  大埔  永定县  饶平县  狮头山  交界处  世界文化遗产 
描述:位于闽粤两省县交界处的大埔县大东镇,东连福建省平和县的长乐、九峰,西邻本县的百侯、西河,南接饶平县的上饶和本县的枫朗,北界福建省永定县的湖山。全镇面积99.29平方公里,辖泮溪、坪山、家荣、联丰
传统建筑元素的现代传承和应用:以南京中山陵为例
作者:袁山  期号:第8期 来源:中华建设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元素  传统元素  中山陵  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建筑师  现代建筑  传统与现代  传统精神  设计手法  相结合 
描述:在这个建筑师越来越浮躁的年代,建筑师对国外理论往往任意模仿而不假思索,只有当我们看到粤、赣、闽地区的"客家围屋"、北京的合院、陕北的窑洞、广西的"栏杆式"、云南的"一颗印"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
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
作者:李如龙  期号:第2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方言  赣方言  崇正意识  宗族观念 
描述:语言是历史的产物 ,文化的载体。客家是汉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独特的群体。客家方言是这个群体最重要的特征 ,也是我们研究客家历史文物的最重要的依据。本文从个方面 ,运用客家方言的事实来证明客家历史文化的几个重要特点。
爷爷不愿做老牛郎
作者:邱长福 马世英  期号:第6期 来源:百姓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大家庭  老人  木匠  父亲  赡养费  家务  照顾  生活状况  停止  赣南客家 
描述:爷爷今年68岁,一直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主心骨。自从奶奶生下我父亲和叔叔后,爷爷一直在外做木匠赚钱养家,奶奶在家操持家务,照顾一家老小。直到1990年,小叔结婚后,爷爷才停止漂泊方。此后的这些年来,
客家地区春节前后的旧俗及传说
作者:文瀾  期号:第4期 来源:岭南文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地区  春节  农历  祭祀  花灯  姓名  元宝  年龄  除夕  写上 
描述:送神。农历十二月二十为送神日(包含灶神及风神)。事先从墟上买回灶君神像。灶疏(写上家中人姓名年龄)及元宝香烛,备办好三牲和酒,入夜进祭祀、火化(送它们上天)。是日,人们不能以碓舂米,否则会将风神捣下,致来年多风成灾云。
客赣方言的声调系统综述
作者:刘纶鑫  期号:第4期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赣方言  声调  清浊  送气  韵类 
描述:全浊次浊各分两类 ;有的则依据古韵类分类 ,通常是咸深山臻摄入声字为一类 ,宕江曾梗通五摄入声字为一类。客、赣方言都存在浊上部分归阴平的现象。客赣方言都有次浊随清流的现象 ,但客家方言内部比较统一。
立足客家文化 发展休闲旅游——洛带古镇旅游调查报告
作者:谭志蓉 王丽  期号:第2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休闲旅游  洛带古镇  龙泉驿区 
描述:通过分析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的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立足客家文化、整合优势资源、鼓励社区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提高古镇的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