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54)
期刊(415)
学位论文(276)
图书(69)
视频(26)
会议论文(15)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054)
期刊 (415)
学位论文 (276)
图书 (69)
视频 (26)
会议论文 (15)
按年份分组
2015(26)
2014(657)
2013(193)
2011(221)
2008(101)
2005(16)
2004(11)
2000(4)
1999(1)
1992(2)
按来源分组
其它(330)
南方都市报(61)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4)
医学信息(2)
福建史志(2)
经济与社会发展(1)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
玄奘资讯传播学报(1)
中国沼气(1)
中国地名(1)
院校盘点之香在省外的高校
作者:郑建泉  期号:第4期 来源:求学·理科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高校  盘点  院校  大学校园 
描述:金人才的摇篮 学校“有色冶金人才摇篮”的荣誉可不是浪得虚名的,《财富》杂志2009年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中,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有43家企业入选,其中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熊维平、副总经理陈茂生他们都毕业于江西理工。此外,厦门钨制品公司、江西铜业公司、南昌钢铁集团公司等60多家企业的领军人物也都是学校校友。当然了,江西理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业绩和所在的环境有着莫大关系,学校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借助身边的有色金属资源,建立了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实验中心和近百个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国家级检验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从六堆客家俗话谚语探究稻米文化之意涵
作者:曾纯纯 劉秀俐  期号:第3期 来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稻米  客家  俗话谚语  稻米文化  饮食文化 
描述:時當思無時苦,粄通常強調形狀與軟黏的特性。在俗話諺語中反映客家人勤儉惜福的人生觀、務實求穩的工作觀、愛惜物的飲食觀。總而言之,客家人主張勤於耕作,米穀是財富象徵,但飯在客家人眼中,能少吃就少吃,特別是毋需耗費體力時或毋需工作的夜飯,就少吃或不吃,多吃飯是代表好吃懶做的形象。
赏味台湾
作者:暂无 期号:第11期 来源:福建画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 Every-one》 上映时间:1 0月16日 简介:单身未婚女性依芙琳寂寞地被困在小小的照相馆中,重复着无聊的工作。三十岁生日那天,她登录游戏交友网站寻找第二春,却误闯女同志
农药“甲胺磷、呋喃丹”污染娘酒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作者:周振扬  期号:第4期 来源:广东卫生防疫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农药  甲胺磷  呋喃丹  娘酒  食物中毒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描述:保存。加工成后经2人尝试味道,进食少量未感不适。保管20天后取酒约10kg给事主的儿媳(产妇)食用,亦无不适等情况报告。-2 进食中毒情况1999年2月17日将酒从酒瓮中取出约500g于铝煲中加
讲述 客家草本经
作者:叶炳昌  期号:第11期 来源:生活文摘·养生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山塘水库成网,小桥流水欢歌的丘陵地区,但却是“贬谪之乡、避乱之乡、瘴疠之乡”。在这闻名遐迩的客家人聚集地,许是新旧“三乡”特有的地理、历史与人员素质等环境所决定,人们对中草药的研究使用渊源流长,不少
综合版
作者:暂无 期号:第4期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卡拉特拉瓦  古建筑  奥运会  古民居  奥林匹克体育  福斯特  奥林匹克精神  维修工程  现代艺术博物馆  新石器时代考古 
描述:殿、慈宁宫、寿康宫是重点区域。而此次维修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技术和材料的使用,此外,消防和安全系统也需要部分更新和完善。 在此次维修工程中,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增建一些功能设施先进的文物展厅,这是
闽南语教材编写与语言规划
作者:卢广诚  来源:2005台湾文学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规划  闽南语拼音  通用拼音 
描述:语言。学校安排了乡土语言课程,就必须有相配合的乡土语言教材,来提供给相关课程的师生使用。近年来,很多县市政府教育局及民间教科书出版商,都投入了教材编写的工作。笔者因为研究专长为闽南语,也受邀为康轩
叶大鹰 胶片上的红色理想
作者:暂无 期号:第9期 来源:东方养生·上半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圈里,叶大鹰专注红色题材,却很少借用自己的身份来造势。2009年,叶大鹰的《天安门》在建国大业》的光芒中淹没,其中的情结让人感慨。 红色理想 叶挺英年早逝,叶大鹰本人完全没有对叶挺直观的记忆,他总是重申自己不是高干子弟,不过是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儿子罢了。然而红色家族的那种荣誉感,一直围绕在叶大鹰的身心之中。他很小就会背叶挺那首著名的《囚歌》。 作为叶挺的后人,这个身份一度让他觉得肩头很重,“我偷一个西瓜,人家说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是革命后代啊!我上学表现好,人家说,你是应该的,你是革命后代啊!我拍电影,拍革命题材,人家认为理所当然,你是革命后代啊……叶大鹰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沾过高干子弟的好处,也许原因就在此。” 随着个人的成长,红色子弟的身份一度远离他的生活。1975年,叶大鹰高中毕业后,成了一名四级钳工,“在我的记忆里,那段生活是一生中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无忧无虑非常开心。在技工学校两年,第一年每月13块钱,第二年15块钱,毕业到工厂就41块啦!有钱得很啊,每月都和工友们出去大吃大喝,轮流请客。好像四五个人吃喝一顿也就不到五块钱。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我的好日子终于告吹,呵呵!” 高考恢复后,压力也随之而来。叶大鹰方才觉得人生要有个目标,要去奋斗。因为艺术院校不考数学,他就选择了考北影,而当时,几乎所有家人都希望叶大鹰选择物理学科。对于这个意外之选,叶大鹰倒觉得是件幸运的事。他从小到大好像一直在做一种努力,总想把最不现实的梦想,在生活中找一个释放的可能。电影创作这个意外的选择,终于让他有机会把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变成现实。 把那些不着边际的幻想变成现实……其实,这句话隐含了许多期待。 时光回到1927年,在当时的主流力量眼里,共产主义同样属于“不着边际的幻想”,那个时代,叶挺们是用枪杆子证明了不着边际的幻想可以变成现实。 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叶大鹰用胶片来把不着边际的幻想变成了现实,实现了他与红色有关的理想。 最早,他和王朔一起搭档拍摄的处女作《大喘气》,完全与红色电影无关。在公众的视线里,他也一直默默无闻。真正为他带来转变的,是在拍摄《红樱桃》、《红色恋人》后。正是这些红色题材电影为他赢来了声誉。 成长在红色家庭的叶大鹰,拍革命题材电影似乎成了顺利成章的事情。而事实上,叶大鹰自己却总想与主旋律以及“红色后代”的背景“划清界限”。 他没有在任何官方电影机构挂名,他只是一个“个体户”,一直都以体制外的身份从事影视工作。首先,在他的眼里,他拍的红色电影不是主旋律,从根儿里讲都是商业电影。所以,他的红色电影好像总是不够“红”,当初《红色恋人》是这样,现在的《天安门》好像又是这样……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红色”之间的差别,真正钻进了红色人物的内心世界。 叶大鹰在一篇博客中写道:“每次读到那些革命前辈的书,听他们的故事,我的心就特别疼,特别想放声大哭!一个政党是有命运的,有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所以,当个人的命运和政党的命运交织起来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悲剧。很多早期的革命者都有非常不容易的人生经历,所以你看了之后就会痛苦,觉得心特疼。” 2008年,汶川地震。叶大鹰第一次在博客中,明显表述出自己对出身红色家庭的自豪,那是为叶挺独立团在抗震救灾中勇敢的事迹——“你们无愧于铁军的光荣称号!兄弟们,为你们骄傲!向你们致敬!” 飘逸人物 在中国的电影导演圈里,叶大鹰一直以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而存在,却并不边缘,他一方面尽量摆脱红色子弟出身带来的光环,生怕与大家疏远;另一方面,他又在明确地享受着品质生活,不再纠结于“因为你是革命子弟啊”的束缚。 事实上,如果我们了解一下中国的革命史,就知道其祖父叶挺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阵营中,也是个飘逸人物,最不在乎规矩。叶挺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性格极倔强的人。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不服从中央李立三和驻共产国际代表王明的压制,愤然脱党出走。那一次脱党,也让他在共产党阵容中,变得极其特殊。 组建新四军后,叶挺也仍然属于特立独行的个性人物。叶挺仪表堂堂,穿着整洁,平时不是穿黄呢将军服,就是穿皮夹克、西装等便衣,很少穿新四军的深灰色制式军装。到部队视察时,他喜欢以马代步,带的副官、参谋、卫士等随行人员也比较多,前呼后拥一大帮。叶挺单独吃小灶,还从广东带来一个厨师。他的交际活动较多,常叫他的厨师做些广东客家名菜,邀请军部领导同志、来访的国内外人士、国民党三战区驻新四军的联络参谋,以及随他来新四军工作的老朋友一起聚餐。 所以,新四军组建初期,项英主内部训练,叶挺主外部沟通,争取各方力量支持,这与他的飘逸性格很登对。 与祖父同出一辙的是,叶大鹰在生活中也喜欢格调。比如,他喜欢高尔夫,最初是自己打,偶然的机会知道了全明星高尔夫球队,他像找到组织一样乐坏了,立刻加入,从此多了许多打球的理由和机会,跟着球队四处奔走。叶大鹰同样有祖父那种敢想敢做敢说的气势,出于对美感的追求,他邀请张国荣来出演共产党员,开了请港台演员出演红色人物的先河。 叶大鹰直言,“我是在替主旋律电影背黑锅,它们内容干巴巴的,长期给观众形成了一种不好看的印象,那不是创作,是生产,事实上它们跟追求,跟政治理想都没关系。《天安门》尽管在市场上被冷落,但‘人民万岁’的主题是这个片子不同于其他献礼影片的关键。在影片里,我们同样充满了对开国领袖的一种情感,不一样的是,我们用普通百姓的故事来讲述,突出的是最后毛主席那句话:人民万岁。”
The Effectiveness of Hospital
作者:張煥禎 張玉坤 李淑美 陳美芳 黃美菁 彭竟琳 顏慶雲  期号:第4期 来源: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糖尿病  醫院式個案管理  區域醫院 
描述:於23-84歲(平均52.5歲)、男性(58.3%)稍多於女性、其中65%為本省客家籍。六類自我照顧認知與行為達成率分別為:自主服藥91.3%(藥認知正確率25.4%)、低血糖處理23.3%、血糖監
抄本客家吉凶書儀“餪女”禮俗研究
作者:韓碧琴  期号:第21期 来源:興大中文學報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餪女  盥饋  探房  抄本客家吉凶書儀 
描述:齊之際,始改為三日饋女;則司馬光《書儀》定庶人盥饋禮儀,實啟後世「餪女」、「盥饋」轇轕之因。女家送食以表溫暖,降及後世,日趨繁縟,有長達整月者,非僅食物之餽,且有財之贈;儀節豐儉,端視個人之貲,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