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家的米酒
-
作者:王光明
期号:第3期
来源:中国酒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米酒 历史之谜 客家民系 凝聚 现代都市 淘汰机制 纯洁 迁徒 酒店
-
描述:置身于现代都市酒店的丛林中,我深深地怀念故乡客家的米酒。客家民系本来便是一个奇迹,一个历史之谜。这支以客途为家,饱受战乱、天灾和迁徒之苦的北方汉民后裔,在千百年从北到南的移民过程中,是怎样适应历史的淘汰机制与被同化的可能,维护了血缘的纯洁、言语的共同?如何依靠自身巨大的凝聚
-
客家围龙屋建构的文化解读——以梅县丙村镇温家大围屋为例
-
作者:房学嘉
期号:第5期
来源:嘉应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围龙屋 梅县丙村镇 温家大围屋
-
描述:围龙屋是梅州客家地区的标致性建筑 ,其文化魅力向为学界所关注。本文试通过广东省梅县丙村镇温家大围屋建构的实证 ,亦即是通过围龙屋主人温氏宗族与自然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分析此一围龙屋在特定背景下的文化功能 ,及其整个建构体系中的文化意义
-
台湾民宿:生活的艺术
-
作者:孙宇
期号:第4期
来源:两岸关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民众 休闲农业 文化产业 休闲观光农业 台湾新竹县 果实成熟 小蜡烛 萤火虫 客家文化 人的生活方式
-
描述:不少游客慕名而至,为的就是那份清净自在的感觉。泡壶茶、拿本书,坐在露台上享受悠闲的惬意;冬天时屋前有大片的李花和樱花,当果实成熟时,游客可以采摘食用;在每年的4、5月份,油桐落花白如雪,晚上时,主人会配合客人要求关灯,只点上一盞小蜡烛、萤火虫就会飞舞在脚边,顽皮地与游客玩闹……
-
都市近郊客家村落民间信仰的个案考察
-
作者:郭一丹
期号:第1期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客家村落 多神崇拜 青龙乡狮子村
-
描述:民间信仰是客家传统意识的深厚积淀,是客家人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的重要内容及表达形式。本文就成都东山地区的客家村落——青龙乡狮子村作一相关个案考察,通过对都市近郊客家村落传统民间信仰的研究,揭示蕴藏其中的向善弃恶、严谨自律、精神安慰、传统孝道等民间习俗与精神价值,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
依托客家文化资源,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嘉应学院教师教育的实践
-
作者:邱国锋
期号:第7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资源 教师教育 教师专业发展
-
描述:教师教育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力量,文化资源又是推动和影响教师教育的一种重要力量,地处客家人的聚居地———广东梅州市的嘉应学院,充分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开展教师教育的实践探索与创新,既为地方高校的教师教育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也为地方高校的特色办学带来了启示。
-
试评《中国评论》中两篇关于客家源流的文章
-
作者:夏远鸣
期号:第12期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哀德尔 客家源流 客家研究
-
描述:料认为客家人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华北地区,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断的南迁。弼顿查理斯(Ch.PITON)则对前者的观点与材料使用等方面提出质疑,认为客家人与其他中国人没有什么不同,族谱记载的内容非常值得怀疑。后来的客家研究受到哀德尔影响较大,而对于弼顿查理斯的质疑却长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
电视纪录片《王大家子》评析
-
作者:魏志龙
期号:第1期
来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纪录片 王大家子 人类学
-
描述:《王大家子》是由周羽导演,大连电视台2007年出品的一部反映我国东北农村一个传统大家庭故事的电视纪录片。导演在描绘了一幅北方传统生活场景的同时,试图通过一系列矛盾的发生,提醒人们现代化与传统的冲突,对此,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对此进行评析。
-
汲取客家文化精华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
作者:陈文俊
期号:第1期
来源:当代江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文化 文化建设 客家文化 客家山歌 表现形式 廉政教育 制度规范 重要目标 相适应 价值取向
-
描述:<正>在赣南客家文化中,有一整套关于廉洁的理论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形成了客家廉政文化。客家廉政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清廉律己,至公无私,爱国爱乡;奖惩分明,倡廉肃贪是其制度规范;廉洁爱民,廉政固本是客家廉政文化的重要目标。
-
客家酿豆腐探源
-
作者:周玉芳
期号:第1期
来源: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菜 酿豆腐 语源 文化溯源 现实意义
-
描述:"酿"是我国一种传统烹饪方法,即将调好的肉馅置入另一种食物中一并烹调,"酿豆腐"的命名理据正源于此。酿豆腐是中原传统饮食习惯与迁徙地特殊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典范食品。加强客家饮食文化研究,对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加强海内外客家人联系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从族群意识到文化资源:客家文化建构历程的社会学分析
-
作者:柴可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文化 族群意识 文化形象 客家社会
-
描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一系列的文化宣传、商业投资、联谊交流、学术研究等社会行动,"客家"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和一种文化资本,在大陆客家地区逐渐形成共识,成为一种"地方性知识"。这一过程与20世纪初期出现的客家研究热潮相比较,具有不同的建构背景和建构方式,但是二者所具有的建构逻辑却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