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112)
期刊(381)
学位论文(80)
图书(26)
视频(9)
会议论文(7)
图片(1)
按栏目分组
报纸 (1112)
期刊 (381)
学位论文 (80)
图书 (26)
视频 (9)
会议论文 (7)
图片 (1)
按年份分组
2015(9)
2014(551)
2013(217)
2012(234)
2011(219)
2010(151)
2008(63)
2007(43)
2006(21)
2005(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5)
三明日报(65)
客家研究辑刊(20)
知识窗(教师版)(2)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
广州文艺(1)
汽车时代(1)
旅游(1)
湖北社会科学(1)
帕米尔(1)
仙人冻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6期 来源:食品与生活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仙人草  客家地区  客家人  季节  仙草  福建  宁化  品尝  神清  制作 
描述:,武平叫仙水冻,梅县叫仙人饭,在我的家乡福建宁化治平畲族则称为“仙草”。但不管如何称呼,开头第一个字都必定是“仙”字,所指都是同一种黑色或青色胶冻状的东西。它既不同于一般的食品,也不同于一般的饮料
游刃于方寸艺术天地
作者:暂无 期号:第1期 来源:荣誉杂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印社的创始人,珠海印社的首任社长。 客家少年师承名家 廖富翔先生出生于1962年。家乡的文化传统、家庭的书香门第背景,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一生。在廖富翔先生的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客家人对文化的热爱和重视。 廖富翔先生的家乡是广东大埔县。作为广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文化之乡”,大埔县历史悠久,文化土壤深厚,文化名人多。廖富翔先生感到幸运的是,他出生于客家人中的书香门第,他回忆说:“当时我家中的线装本藏书很多,多达几千册之多。”客家文化世家之品味,于斯可见。廖富翔先生之所以成为篆刻名家,与他的家乡、家庭的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滋养密不可分。 今天的廖富翔先生是篆刻名家,但他少年时代所学专业却和篆刻却关系不大。他自称:“我早岁负笈于羊城,学的是文化专业,和艺术关联并不大。
试论赣南传统采茶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欣赏和传承
作者:缪云  期号:第12期 来源: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曾多次进京为国家领导人演出,多部传统和现代剧目被拍成影视作品,影响全国。 2008年12月,当地教委启动“赣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把采茶戏作为素质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校本课程,把采茶戏的基本知识和精彩唱段介绍给学生,并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民健身阳光体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力促赣南采茶戏的“种子”根植于青少年一代,掀起了一股学采茶戏、唱采茶歌、跳采茶舞的热潮。当今中学音乐教学,“自主、探究、合作”的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我们正好以此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里探索融入喜闻乐见、鲜明地域传统特色的采茶戏音乐,让学生了解、欣赏自己家乡的文化,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在下一代继续传承。 一、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让学生在课堂里认识家乡戏曲音乐,欣赏其歌舞的美。
客家笊篱饭
作者:连允东  期号:第6期 来源:美食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笊篱饭”  客家族  饮食文化  制作方法  风味小吃 
描述:又软又香的笊篱饭,是客家地区的家常饭。它养育了多少代客家人。笊篱饭又称捞饭、甑饭。我的家乡客家祖地宁化历来从稻谷生产为主导产业,因此,大米饭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地民众的主食。山区客家人大多从事强度大的体力劳动,所以大米干饭尤受欢迎。做笊篱饭时,竹编的笊篱和木制的饭甑
开台祖先崇拜与家族意象确立——以台湾中部客家移民族谱为据
作者:陈瑛珣 刘宏伟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移民  祖先崇拜  家族意象  祭祀公业  族谱 
描述:族群自我参照的系统。祠堂与祭祀公业的确立,让家族成员间有互相沟通的网络。并藉由编修族谱的过程,汇集家族成员共识的基本准则。族谱编修完成,即表示已达成族群共识,宗族组织运作亦随之系统化。家族意象在抽象的宗族精神与具体的经济生活都确立之后,家族移民由原到移居地的移民过程才算告一段落。
桃山望梅岭:客家古魂与新枝
作者:张叹凤 陈红  期号:第9期 来源:人与自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人  中原  发祥地  汉代  居住  故乡  犹太人  中国  梅州  统计 
描述:中国的客家人在史文化范畴有“东方犹太人”之称。据统计,全世界有客家人近一亿,中国大陆约七千万,沿海地区占了五千多万。广东省潮汕地区梅州等地,是客家人的“故乡”,也即主要发祥地。其实客家人早先是中原人,大约居住在中州河南一带,汉代以后连续的战争分裂局面,迫使他们远走他,去外地寻求和平的家园。
弘扬老区精神 推动科学发展
作者:赖继秋 邱河清  期号:第12期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老区精神  科学发展  物资集散地  赣龙铁路  交通枢纽  西南部  福建省  上杭县 
描述:上杭县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客家母亲河汀江中游,建县于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现辖9镇13,人口48.5万,县域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国道319线、205线,省道围禾线、永新线,赣龙铁路,龙长高速,正在建设的永武高速贯穿境内,是闽西、粤东、赣南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培田客家 九厅十八井
作者:陈日源  期号:第9期 来源:风景名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培田  客家  建筑群  明清时期  中原文化  自然环境  完美结合  古建筑布局  先祖  大夫 
描述:培田坐落在福建省连城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下宣和境内。冠豸山、笔架山、武夷山余脉三道绿色重峦逶迤自北向南直落此地,如三龙环抱,村外的五个山头,则似五虎踞护。清澈似玉的河源溪环绕着以九厅十八井为代表的古建筑群,别致的山水地形及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布局,让游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美丽庄园。
黄遵宪文学创作与客家山歌
作者:周晓平  期号:第3期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黄遵宪  客家山歌  嘉应州  客家风情 
描述:黄遵宪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光辉的一生,除诗作外,还辑录整理了许多客家山歌,并用客家山歌的形式,描绘了他的家乡嘉应州(今梅州市)的风俗民情。黄遵宪不断创作和整理的客家山歌及描绘的客家风情,对研究民间风俗,丰富民间文学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踏遍青山人未老:记原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卓雄
作者:韩景春  期号:第3期 来源:老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政部  副部长  泰和县  家乡  李德  江西苏区  吉安  京九线  战斗  客家 
描述:2O02年11月2日下午,一列由北往南的列车徐徐驶进京九线上的并冈山(泰和)站。车上走下一位老者,只见他精力充沛,谈笑风生,用浓浓的客家口音说:家乡变化真大,火车开到家门口,真方便呀!他就是原国家民政部副部长卓雄同志。我们的好小将 卓雄,原名卓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