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研究: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
作者:蓝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客家  民间信仰  和谐社会  对策 
描述:仰现状、特点、及影响,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科学地对待历久弥新的客家民间信仰现象。 广西客家农村民间信仰主要包括四类:祖先崇拜,宗教信仰,鬼神信仰,自然崇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列举,具体事例,总结广西客家民间的各类信仰,并就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了广西客家农村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一、民间信仰具有广泛群众性;二、参与民间信仰群体具强烈的实用色彩;三、.信仰一主多元,以祖先崇拜为主;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民间信仰形式应时而生。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的成因。 客家民间信仰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错综复杂,利弊得失可谓兼而有之。一方面它保留了许多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和文化资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提供了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阶段乡...
廖观音事件与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变迁研究
作者:苏东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廖观音事件  东山客家  社会变迁  民间信仰 
描述:专题的研究框架,把事件中反映出的问题纳入到东山客家社会变动中去进行解读,对深入解剖清初以来成都东山客家社会历史变迁脉络及事件爆发于成都近郊东山客家地区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共分五章,外加前言和结语,共七大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前言部分主要包括概念的界定、选题缘由及意义,文献综述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等内容。第一章廖观音事件史实研究。综合不同版本廖观音家世的记载,通过查阅史料及逻辑推理厘清其家世之迷,并对事件的基本史实经过进行概述,并与同时期和同地域的运动的比较,分析其特点。为开展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的关系研究提供基础。第二章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分析事件中的首领人物、参与主体、活动区域的客家属性,中心论证事件爆发在客家地区的必然性,意在说明事件是东山客家社会长期变动的结果和产物。第三章廖观音事件与廖氏家族。围绕事件的首领人物廖观音,从宗族的视野展开,中心论证廖氏家族在东山客家社会中的地位及影响,意在说明廖氏家族中产生廖观音这样的人物,不是偶然现象,同时也说明廖氏家族在东山地区的影响力亦是廖观音领导起义的重要因素。第四章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民间信仰。围绕事件的宗教组织外衣,从民间信仰的角度,说明事件中宗教信仰是东山客家地区民间信仰不断融合流变的产物,也是事件获得客家民众支持的精神原因。第五章廖观音——东山客家女性的典范。围绕客家妇女的属性,通过对客家女性“老祖母”精神的分析,意在说明事件的领袖人物廖观音集中了客家女性的优良品德,这是事件能够聚集众多客家民众参与的内在原因。结语部分围绕总结了廖观音事件与东山客家社会关系。旨在点明东山客家社会百余年的社会变迁是事件爆发的历史前提,清末以来各种社会矛盾聚焦东山地区是事件爆发的直接诱因,东山客家社会固有的保守性、地域性等观念是事件始终围绕东山地区展开的并最终导致失败的内在原因。
广西客家道公群体研究:以博白县凤山镇为例
作者:莫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凤山镇  道公群体  客家  民间信仰 
描述: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科学地对待历久弥新的客家民间信仰现象。本文共分为十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并归纳了国内外本文所涉及之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创新点。第二部分将凤山镇客家道公的自然地理背景及当地的人文信仰背景做一概括。第三部分是追踪道教在广西客家地区的传播与流变之历史沿革,探索现在客家地区流行的民间道公与道教的渊源。第四部分叙述凤山镇道公之现状,包括从事道公行业的人员、道公技艺的传习及道公群体的松散组织情况。第五部分介绍了道公群体的主要职能,展示道公们日常为民众解决的各种困惑与痛苦。第六部分以雅道蒋氏道公家族为例,研究其家族在当地从事道公行业的历史概况。第七部分介绍当代道公的典型案例——蒋道忠六郎,从仪式生活及世俗经营两个方面全面展示道公的生存现状。第八部分深入探究道公群体的各方面价值,包括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等。第九部分反思当代道公面临的窘境,尝试提出走出困境的现实途径。第十部分为结语,总结了道公群体在民间的重要意义,期盼政府通过科学引导使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
客家地区的汉帝信仰研究-对赣南宁都县的重点考察
作者:邱浪平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宁都  汉帝信仰  民间信仰  研究 
描述:汉帝神明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汉帝信仰的探究揭示地方社会的发展历程与社会变迁,以及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之关系。文章通过对汉帝信仰在宁都传统社会兴盛的描述、源头的探究及盛行原因之剖析等,从历史脉络中动态地“还原”了汉帝信仰在客家地区与客家社会的互动过程。文章认为汉帝神明是土著神明,是在客家族群形成过程中,一些土著神如凌云山神为谋求所谓正统地位而假借汉高祖刘邦之名。文章还通过几个村汉帝信仰的个案分析,认为汉帝信仰体系与传统社会宁都乡村治理体系基本吻合,汉帝神明是维系村民及宗族的精神纽带。
唱歌与敬神
作者:徐霄鹰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生活  民间信仰  客家山歌  客家妇女 
描述:本文是对广东梅州杜里镇活跃在客家山歌和民间信仰两个领域的客家妇女进行的田野调查的质的研究报告。本文结合了文化主位和文化客位的双重角度,深入全面地描述了客家妇女在这两个领域中的身份、组织、活动、人际关系以及她们的观念和行为解释,梳理了山歌和民间信仰传统在当地的变迁和发展。在... >> 详细
客家土地崇拜研究:以北海市公馆、白沙和闸口三客乡为中心
作者:张先爵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北海  土地崇拜  做社  游神  民间信仰 
描述:其发展现况,以北海地区主要客乡为调研中心,结合土地崇拜相关习俗,分析土地神(或社神,客家称土地伯公、社公)与民众及客家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对土地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位作一番富含现实意义的探讨。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原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客家民间信仰、土地崇拜等方面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探讨了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创新点之体现以及论证过程的难点等问题,最后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撰写工作的具体计划。第二章交代了北海客家历史、发展概况,即从族谱、碑刻与口述等田野调研资料入手分析北海地区客家人的历史源流,深入了解与分析客家的分布与发展现状,同时着重说明主要客家乡镇的相关情况。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北海地区客乡的多神信仰习俗,一方面以合浦县作为北海地区代表,阐述区域民间信仰历史背景与发展情况,从总体上把握当地民问信仰的空间与对象;另一方面是以闸口、公馆、白沙、曲樟四个主要客乡为例,从民间的佛道教、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方面阐述该地域存在着多神信仰的现象。第四章开始回归本文中心主题,具体考察北海地区客乡的土地崇拜及其相关信仰习俗的情况与发展现状,从历史脉络概括性梳理了土地崇拜的产生、发展与流变,再结合实际田野调研材料,认真阐述了围绕土地崇拜展开的诸多事象,即土地神的庙祠与社神的社坛、土地神或社神在当地社区存在的现实情况,还有敬土做社与新年游神相关习俗。第五章进入理论分析阶段,以希望为引线,以建构为手段,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生态伦理、人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良好人际关系进行展开论述,最终论证土地崇拜在北海地区客乡仍繁盛不衰的事实。第六章是本文论述的中心与重点,即土地神在北海地区客乡民间信仰中地位的问题研究。首先从客乡岁时最大的祭祀节俗,即新年游神习俗分析土地崇拜在民间信仰中的表现形式,此举意在说明土地崇拜神偶之土地神仍发挥着巨大影响力这一事实。其次是突出土地崇拜对人的一生,即在生老病死过程中的影响,主要是从生命初现之挂灯习俗、活着希望之安龙习俗、终极关怀之祭祀后土习俗进行展开论述。再次是通过客家民居堂屋神龛上“天地君亲师”民间信仰秩序彰显土地崇拜的受民众拥护的崇高地位,而通过婚礼习俗加以表现,则突出了土地之神亲民性、生活化特征。最后是理论升华之重点内容,即辨析学术界一直以来对土地神尊卑地位的片面观点,阐明土地神在中国民间信仰与秩序中位列前位之真相。
传统与嬗变:地方社会转型中的宗族与民间信仰──以闽西客家桂
作者:余丰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族  民间信仰  资源  地方社会  转型时期 
描述:动情况,以此探讨在新的社会格局下,国家与地方社会对待当地文化资源的态度和操作行为,从而对当地人文景观有一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力图在为学术研究提供一份社区民族志的同时,也为当地政府提供一份决策参考。鉴于以往一些学者对当地社区进行的部分文化事项的历史学研究,本文则强调在人类学视野下更具广泛性的文化研究。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前言介绍选题缘起,历次调查简历及行文方式。第一章介绍本文学术背景及目的。第二章介绍当地宗族与民间信仰情况,力图揭示当地社区各方力量交织形成的内部关系。第三章从民间信仰及宗族关系的新发展来探讨国家力量与当地社会对传统的再造与重塑过程。其后是结论及有关注释并参考资料。     文后附有一篇作者与导师合作的旅游开发计划,这是第二次田野调查期间应当地乡政府之邀而写的。    
赣县储君信仰研究
作者:王学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间信仰  生存策略  客家  地方社会  社会变迁 
描述:的主要原因。储君庙作为储君信仰的物质载体,是供奉储君和进行信仰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自晋代建立以来,历朝不断重修扩建,形成了现有的以储君庙、古戏台、山门、储君楼等组成的储君庙建筑群。储君庙内供奉的各路神灵在其内部形成特有的神灵体系,储君是这一神灵体系内的最高神灵。储君庙管委会是管理储君庙日常事务的民间机构,其内部有相对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为了谋求储君庙的生存与发展,储君庙管委会通过文化经营的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的“生存策略”:谋求储君庙文化上的自主性和宗教上的合法性地位、制定了筹集资金的策略、通过“为神性加注”等方法来扩大和宣传储君信仰的灵验性等。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出发,探讨储君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共生与互动关系。认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险恶的自然条件以及航运业发展带来的圩镇繁荣“孕育”了储君庙。储君庙则通过民间信仰所特有的心理调适功能、道德约束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对地方社会进行“反哺”。渔民和滩师作为赣江上流水上人群的代表,其生活和境遇发生了显著的变迁。
美浓客家民间信仰与聚落关系之研究
作者:吴连昌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浓  聚落  民间信仰  伯公  神明 
描述:、民間信仰中廟宇、壇祠和聚落的關係。三、土地伯公信仰及重要廟宇中主祀神明信仰與聚落之關係。研究結果顯示,傳統的美濃客家民間信仰中,雖然以伯公信仰最普及,但與地方廟宇共同具有明顯的社會性;聚落民眾往往藉由最基本的地方性神明來結合情感,但又視廟宇中所崇祀之神明更具無上法力。惟不論伯公壇或廟宇,皆善用「門對、棟對、楹柱聯、匾聯」等詩詞,來彰顯對聚落社會的教化功能、或反應祠廟座落的自然環境(風水)、或與聚落開發的淵源;美濃客家民間信仰與居民活動是多元性的文化傳承,是重要的客家文化元素。
台湾客家鬼神相关谚语的文化解析
作者:杨瑞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台湾客家谚语  民间信仰  灵体  鬼魂  神明 
描述:語在客家族群內部於道德文化方面的影響,也想探討鬼神信仰藉由時間和經驗的累積,如何開啓先民的生活智慧以及在活動歷程中傳遞的文化意涵,經由傳承給予後世借鑑。本研究共分為五章論述: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和研究方法,以及相關文獻之回顧與探討。諺語是民眾群體智慧的結晶,內容蘊含著民眾與周遭環境在互動中淬煉出來的親身體驗,以及日常生活實踐中所領悟的人生哲理。第二章是從鬼神信仰談客家諺語,探討民間信仰和客家諺語兩者產生鏈結後,民眾透過鬼神信仰及奉祀儀式寄託身心靈,藉由鬼神諺語的轉化,導引出尊天敬祖的宗教情懷和人文精神,也達到警示社會和教化人心的目的。第三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鬼魂崇拜的文化意涵。由於亡靈崇拜是台灣民間信仰的主流,而祖先崇拜是亡靈崇拜中最重要的一環,基於崇祖是孝道的延續,經由客家族群增強宗族內部的凝聚力,也成為實現孝道的文化指標。第四章探討台灣客家諺語中神明信仰的文化意涵。客家族群把天公視為正義之神的化身,維持人世間的公理和正義,經由民間信仰體認諺語,達到凝聚敬天崇祖、慎終追遠的道德情操。第五章總結出客家鬼神諺語影響人們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態度,也間接媒介古今文化的接軌和促使多元文化的融合。由於受到因果輪迴觀念的影響,大部份的人認為會有因果報應而謹言慎行不敢作惡,藉由鬼神諺語彰顯出悲天憫人、淨化人心以及維持社會詳和的目的。本研究從客家鬼神諺語伸出觸角,經由整理、歸納與分析其在文化面和宗教面的實質意涵,希望能夠發掘諺語中的鬼神文化在學術上或者在教學上一點小小的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