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5)
学位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期刊 (5)
学位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4(5)
2010(1)
2009(1)
2006(1)
按来源分组
其它(3)
学术交流(1)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1)
神州民俗(1)
牡丹江大学学报(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
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研究:基于构建和谐社会视角
作者:蓝天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广西客家  民间信仰  和谐社会  对策 
描述:,以祖先崇拜为主;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民间信仰形式应时而生。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广西客家民间信仰的成因。 客家民间信仰对和谐社会的影响错综复杂,利弊得失可谓兼而有之。一方面它保留
论客家生态民俗文化的哲学意义及现代价值
作者:谢连生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族群  生态文化  和谐社会 
描述:分析其哲学基础和在现代社会具有的价值。文章基于对客家生态民俗文化的研究述评,综合运用生态哲学、客家学、文化生态学的学科方法,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来审视区域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客家生态民俗文化蕴涵于客家文化各要素中,它在物质文化、交往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都有体现。客家物质文化、交往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是客家族群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经过漫长的历史砥砺逐渐形成的,其中蕴涵着客家族群在山区生产和生活的丰富经验。在物质文化方面,客家人因地制宜,形成了“梯田稻作”的生产方式、围龙屋的民居形式和适于山地环境的饮食、服饰文化,其中,“梯田稻作”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它奠定了客家人在山地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交往与精神文化方面,客家人秉承中原传统,经过与土著居民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的方言、礼数和人地观念。方言和礼数对客家族群的稳定和繁荣有重要的意义,是客家社会得以凝聚和延续的基本纽带,人地和谐观念则是在艰苦环境中优化生存方式的意识。在制度文化方面,客家人的族群体系和宗族制度大体继承了中原传统,根据在新环境中生产和生活的经验,又发展出封山育林的乡规民约。在历史上,客家生态民俗文化曾经对客家地区的生态保护起了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现代社会,也仍然有积极的意义。在现代化过程中,客家物质文化、交往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都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面对挑战和机遇,客家文化应当进行一种特定的现代转型。 区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以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基础的,客家文化也不例外。由闽西、粤东和赣南构成的客家大本营地区是客家生态民俗文化的地理基础,相对封闭的地理区位使客家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丘陵地貌、湿润多雨的气候以及丰富的水资源使“梯田稻作”成为可能。从人文基础来看,客家文化除了秉承中原传统之外,还在移民过程和山地环境中受多种文化的影响。在迁徙过程中,客家人接受了多个文化副区的影响,来到定居的山地环境中又与土著居民(主要是百越族)相互融合,从而使客家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在总体上还是汉文化的一支。客家生态民俗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宋元的形成——明至清初的成长——清末至今的反复。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虽然历尽劫难,但是客家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却一直不减,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客家文化甚至还出现了继续进化的势头。 从哲学上来看,客家生态民俗文化是儒家传统“天人合一”观在特定地理环境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其内核是宋明理学。客家文化与宋明理学有密切的联系,赣南地区在宋明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历史的机缘,使宋明理学成为客家文化的内核。宋明理学对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儒家“天人合一”观的继承和发扬。“天人合一”观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儒家文化中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准则,它对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在此基础上,还衍生出人与人和谐的观点,这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客家人在“天人合一”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不过不及的自然改造观和兼容并蓄的文化协同观,这是适应和改造地理环境的区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当然,客家生态民俗文化也有内在的缺陷,“天人合一”观要求自然合乎人类社会的“理”,本质上也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而科学精神的缺失则使客家生态民俗文化没有达到真正的生态学要求的境界,失去了进一步进化的内在动力,这种状况的产生在古代中国社会环境中也是一种必然。对于客家生态民俗文化,要全面、客观的看待,认真地分析它的哲学基础,从根本上吸取其积极成份、摒弃消极因素,这是对待客家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 作为一种土著文化,客家文化在当代是否还有意义,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中,文化的价值是逐渐趋向同一,但实际上文化的多元化却是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在多元文化中,土著文化理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土著文化中蕴涵着土著居民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经验,这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文化常被视为现代化的障碍,从而在各种主客观原因的作用下发生断裂。实际上,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是辩证的,并非总是现代化的障碍。要保护土著文化,必须要正确处理土著文化与传统文化及外来文化的关系,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此外,要加强民间文化教育,可尝试建立文化生态博物馆,对土著文化进行系统的保护和开发。 因此,客家生态民俗文化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也将为客家地区的现代化提供文化支持。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应当从文化演变的总体过程及演化趋势的比较中去寻找答案。多元化是全球文化发展的趋势,坚持多元化就必须抵制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尽力保护和客观评价土著文化。
论农民旅游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者:陈涛 钟俊昆  期号:第2期 来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旅游  旅游市场  和谐社会 
描述:主义社会的构建发挥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客家古民居与构建和谐社会
作者:毕剑  期号:第6期 来源: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古民居  人聚空间  和谐与生态  和谐社会 
描述:客家古民居是客家先民在进入赣闽粤三角边区后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和社区环境所创造出的一种民居形式,它处处透着和谐,时时透着生态,是一种和谐的人聚空间,具有我国目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典型特征.
第23届世客会在河源召开
作者:胡键 岳宗 施用和  期号:第1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第23届世客会”  河源市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描述:本刊讯 2010年11月29日晚上,世界客属第23届恳亲大会在河源市隆重召开,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多位客家乡亲齐聚客家古邑。
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根源及价值诉求:兼谈社会冲突与和谐社会
作者:陈红心  期号:第3期 来源: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冲突 
描述:然相去甚远,社会冲突还未有效化解,社会管理创新亟待加强。就此,应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从思想、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实现社会管理创新。
客家祠堂文化研究:以陆川祠堂为例
作者:潘瑜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客家祠堂  文化  符号  功能  和谐社会 
描述:和空间秩序。因此,客家祠堂文化的传承发展,必然是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一致价值取向的前提下,在公民社会环境中实现文化自省自觉乃至自强,唯有适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客家族群地域文化才得以更大的推动和发展
闽西客家宗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史概述
作者:詹圣泽  期号:第8期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社会经济  区域经济  客家研究  民俗文化  和谐社会 
描述:会经济的传统属性及其发展演变的探讨,进而分析闽西客家宗族的社会经济功能在其不同历史阶段所体现出的作用及其对客家历史文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这对认识客家,宣传客家,发扬胸怀天下、自强不息、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客家精神和既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言传身教、和睦共处,又移风易俗、与时俱进这极富中华民族精髓风范的客家优秀传统,以及广寓远古华夏中原传统文明与融合当今南北现代气息于一体的客家文化,对促进区域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都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