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86)
学位论文(321)
期刊(195)
视频(4)
图书(4)
会议论文(3)
按栏目分组
报纸 (586)
学位论文 (321)
期刊 (195)
视频 (4)
图书 (4)
会议论文 (3)
按年份分组
2015(4)
2014(439)
2012(107)
2011(121)
2010(110)
2009(75)
2008(48)
2007(37)
2006(22)
2005(18)
按来源分组
其它(328)
源流(3)
广东合作经济(2)
臺灣社會研究(2)
汉学研究(1)
海洋文化學刊(1)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
客总会讯(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
新农村(黑龙江)(1)
客天下美麗中國的客家名片
作者:暂无 来源:香港文汇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展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省梅州市的版圖,在這座梅艷芬芳的城池一角,鑲嵌著一個美麗的旅遊產業園—客天下。如果說,客家人都有一顆嚮往梅州的心,那麼具有山水、文化與客家大美的客天下,正是天下客家人最好的精神家園。 ■香港文匯報記者 藺紅柳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代表大會在首都北
神秘的客家家族史吸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来梅探究 把“口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图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龙升在小都村作田野调查时采访李国泰先生 ■天下客家梅州时空网文/赖俊权 [传真] ■核心提示 一个弱小的异地女子,何以会远涉重洋来到客家农村,又何以会以“口述史”的形式进行田野调查,她是怎样和当地村民交流相处的?她叫龙升,一个钟情“口述史”并把它引入客家研究
客家文化呼唤冲出“围龙” ——强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系列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记者游文君李锦让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认真实施“绿色崛起”和“文化梅州”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广东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近期将出台《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如何通过10年的努力,力争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区域性文化品牌建设示范市、全国知名的客家文化产业城、全球客家人的
百年世居展现客家历史画卷 文博会成文化项目与资本对接平台
作者:潘玉蓉 张伙生 刘婷婷 肖海强 何俊 苏妮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超3000文化项目欲“吸金” 寻资金找项目,上文博会!随着文博会投资交易功能的成熟,文化项目和资本在文博会平台上擦出火花的例子已经不再罕见。记者了解到,今年文博会接报了3000多个投融资项目,近200家投融资机构前来寻找投资机会。再加上今年增加的中国文化产业网“交易中心”和“网上文
形神见大美 ———永定客家土楼的六大看点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承启楼 承启楼内景 福裕楼 图文/景区提供 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历史悠久、气势恢弘、千姿百态、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不仅具有聚族而居、安全防卫、防风抗震、冬暖夏凉、教化育人的功能,而且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一卷卷散布田野间的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4000多年前,中国中原一带的古人已
世居今何在?同“居”不同命坪山新区大万世居被风光保护,其余
作者:周伟涵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丰田世居内,多是断壁残垣。 2006年,嘉绩世居就已被列为危房。 进入鹿岭世居,入眼一片狼藉。 日前,坪山新区起草的一份《保护坪山新区“大万世居”客家博物馆暨开发创建周边创意产业园的规划》公布称,拟将该区域内的大万世居开发成客家文化“孵化场”。规划面世后,昨日,便有网友在微博上发
海南宝岛,南国珍珠。据文献记载,早在900多年前,客家先贤
作者:古小彬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渡琼会馆”匾额的右边有一行小字,清楚标明刻匾的时间:“民国八年九月谷且”;左边也有一行小字,是书写人的落款:“琼崖道尹饶芙裳书”(道尹相当于清朝知府,民国初改称),还有印章。因年深日久又经多次搬迁,其中间明显已有一条裂缝。匾额目前由“渡琼会馆”创办人钟鹰扬(1856—1911)的孙子钟振
目不识丁却出口成歌 擅长自编自唱客家山歌的冯乃福被乡亲们
作者:暂无 来源:东江时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冯乃福近照。 照片由本人提供 冯乃福今年78岁,是惠东县安墩镇杉元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因自幼家贫,无缘上学,直至4年前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个。但是他嗓子亮,聪颖过人,年轻时耳濡目染中竟无师自通,学会了自编自唱五句板客家山歌,被乡亲们誉为“山歌王”。 从小不识字 却能自编自唱出口成歌 冯乃福19
福永:打造时尚与古典交融海滨新城 立新湖新兴产业区、清华产
作者:刘启达 瞿明光  来源:深圳特区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立新湖新兴产业区鸟瞰图。 今年,宝安区福永街道将在产业升级方面迈出新路,先后启动了立新湖新兴产业区、清华产业园以及大空港建设等大型项目,按计划,福永将围绕“两中心、双主轴、六大功能区”的空间结构模式打造时尚与古典交融的海滨新城。 “凤凰山下伶仃洋、正气高歌文天祥”、“山湖海景人徜徉
北部书院(下)
作者:暂无 期号:第18期 来源:台湾周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视如世仇,双方械斗牵连数百个村落,造成尸横遍野、损失惨重。为了消弭漳泉间的纷争冲突,让漳、泉移民得以和睦相处,身为漳州移民地方领袖的林维让、林维源,将妹妹许配给泉州举人庄正,并于同治2年(公元1863年)共创文昌祠及大观书社,广收漳、泉弟子齐聚一堂读书。同治12年(公元1873年)扩大兴办“大观义学”,延请庄正为主讲,课以诗文,并供应学舍食宿所需,希望藉由教育力量,化解漳泉宿仇。从此,漳泉移民化干戈为玉帛,不再械斗。大观义学也成为台北县的文教发源地,为地方培育出许多人才。日据时期,林家在大观义学成立“私立板桥幼儿园”,开台湾幼儿园教育之先河。光复后,幼稚园一度停办,义学荒废。1960年,板桥镇长杨水生倡立“大观书社管理委员会”,推举林熊祥为董事长。1963年,书社再度登记为财团法人,并由台北市大龙峒孔庙分灵至此供祀,自此成为台北县每年9月28日祭孔大典所在。1967年,在大观义学左右厢成立“大观幼儿园”,1985年大观义学被订为三级古迹,1982年开始古迹修护工程,至1985年完工。 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大观义学位于板桥林本源园邸东侧,以文昌街相隔,属林家园邸建筑群的一部分。坐南朝北,为漳州派二进式格局。整座建筑由门厅、讲堂及两道厢房组成。另书院前有宽敞的前埕,为学童课外活动的场所,而“大观义学碑记”则立于前埕左侧。第一进门厅三开间,为行礼出入之所。其建筑采对称结构,正门左右立有报鼓石一对,鼓面雕刻螺旋形,装饰不多,简洁大方。在书院的左右堵上,可见精美的龙虎泥塑雕作。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龙头朝向厅内,而虎首则朝厅外。由于龙象征好运,虎代表凶祸,有“迎祥龙,送虎神”的意涵。抬头上看,屋身正立面左右两端樨头上,各装饰着一双端坐的石狮。使原本色彩单调的红砖柱面,增添了些许层次上的变化。过了内埕,便到第二进讲堂。堂上漆金的龙饰供桌,相当显眼。神龙龛内供奉至圣先师孔子及文昌帝君神位。两旁站立的书童和剑童神像,古意盎然,相传为当初辟建义塾时的古物。供桌下供祀“麒麟堵”一座,红绿相间的色彩,格外引人注目。除此之外,年代久远的匾额也是值得一看的历史文物,由“诞敷文德”、“承先启后”、“大观书社”等等,令人目不暇接。两侧厢房共16间,为昔日学舍所在,而今为大观幼稚园教室。中间以过水廊连接讲堂,但见廊上青灰色的方型石柱高高耸立,益显古朴素雅。近百年来,大观义学建筑历经多次重建,然而至今仍维持着昔日风貌不变。其整体大木架构出自漳州匠师之手艺,全用“关刀棋”,纹饰不多,显得简洁稳重。 苗栗·英才书院 英才书院虽然开办时间不长,却是苗栗市文教发祥地,其古朴的建筑风格更是别具一格。 历史沿革 苗栗文昌祠始建于清光绪10年(公元1884年),坐落于苗栗市中正路与文昌街交叉口。光绪15年(公元1889年)苗栗设县,知县林桂芬到任,因县衙尚未兴建,故借用文昌祠办公。是年冬天,地方士绅谢维岳等人为了提升山城文风,倡议在文昌祠仓颉厅创办书院,众人纷纷响应。于是由官绅合办成立英才书院,成为本县地方文教的中心。英才书院设立后,在第一任院长谢维岳管理下,地方子弟纷纷踊跃入学,成为地方上的一大盛事。由于书院设立在文昌祠内,在正殿神龛上供奉着文昌帝君、魁星爷神像,以及至圣孔子神位,学生们可以朝夕膜拜。而今,文昌祠则成为当地考生祈求考运顺利的地方。书院从光绪15年(公元1889年)开办以来,至光绪21年(公元1895年)结束所有教学活动为止,期间虽仅运作了短短6年,却让此处成为苗栗市文教发祥地,在近百年当地县政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日据时期,书院停课,一度充作宪兵屯住所。1898年,苗栗市成立苗栗公学校,取代了传统书院的教育功能。1927年中秋,山城地区的文人雅士在文昌祠成立“苗栗诗社”,每年举行春秋两季的击钵雅传集会,成为中北部著名的吟诗大会,主事者为纪念此事,还特别铸了一口钟,悬吊在文昌祠中埕的左厢廊上。 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英才书院坐落于苗栗市场旁,形式典雅。为平面呈“口”字形的四合院。原始建筑群包括照壁、门楼、庙埕、惜字亭、门厅、正殿和东西厢房共16间。宽敞的庙埕前有照壁及惜字亭,照壁左右各设出入门楼。第一进门厅三开间,左为入口称“龙门”,右为出口称“虎门”。中门两旁树立抱鼓石,巩固门板。左右板壁上镂雕的石质夔形圆窗,形制古朴。门神彩绘“天聋”、“地哑”,匠心独具,有别于一般的寺庙门神。第二进正殿,神龛主祀文昌帝君神像,配祀至圣孔子、韩文公(韩愈)、仓颉圣人神位,以及魁星爷神像。从整体建筑上看,英才书院的建筑相当朴拙,保留着初建时的原有风貌,在今日台湾众多寺庙群中相当罕见。 西湖-云梯书院 云梯书院位于有“世外桃源”之称的西湖乡,是苗栗县最早的书院,培育众多举人、贡生,建筑素雅美观。 历史沿革 西湖乡位于苗栗县西侧,居民以客家族群为主。乡内阡陌纵横,绿野平畴,宛如仙境,素有“世外桃源”之美称。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刘恩宽由广东梅县渡海赴台,拓垦苗栗西湖庄(今西湖乡)。由于勤俭持家,家境日渐好转。数十年后,传至永长、永义年代,已成为地方首富。为了让子孙“勤奋耕田、修心积德”外,更懂得“知书达理、耕读传家”的道理,于是兄弟俩商议筹建书院。道光9年(公元1829年)春天,贡生刘永长在本乡四湖村伯公背(今瑞湖小学)创办私塾,聘请粤籍老师传授汉学。其后因学生日益增多,不敷使用。乃于道光20年(公元1840年)由刘永义献地,把私塾迁移到四湖村山仔顶,称为云梯书院,并恭迎广东惠州府孔夫子、五文昌神位,分灵赴台奉祀,成为苗栗地区最早的一所书院。根据《刘氏族谱》记载:“此后数十年间,书院孕育举人(大学生)及贡生各9位,成为北台湾文风鼎盛的地区之一”。日据时期,云梯书院仍继续传授汉文。1898年,地方教育由日人所推动的新式学校取代。1900年秋,云梯书院庆祝创立60周年,刘氏族人倡议改书院为“修省堂”,云梯书院至此功成身退,走入历史。1935年大地震导致修省堂被毁,后又重建,直至1976年再度改建,易名为“宣王宫”,成为当地信仰中心。 建筑格局与空间布置 云梯书院(今宣王宫)位于纯朴的四湖村学堂下,景色优美,坐西朝东,格局方正。建筑群为正殿及两道厢房所组成的三合院。外埕有宽敞的停车场。左侧可见敬圣亭及石砌伯公庙。敬圣亭高3公尺,亭分三层,由石板块采四方体组合而成。下层为基座。中层“敬圣亭”,炉口朝东。上层通风口,供奉仓颉,横批“始制文字”,两侧楹联:“启发乾坤秘”、“传流宇宙心”。此亭建于道光年间书院初创之时,保存完好,古朴典雅,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走过围墙门,便进入书院内埕。位于殿前台阶的中轴线上,有一倾斜平铺的斜坡道,称为“御路石”,其上雕有栩栩如生的无角螭龙。御路石源自宫中,因在宫内只有皇帝才可以使用中轴线,而皇帝进时大多坐轿子,于是将阶梯中央作成斜坡,两侧石阶则让轿夫行走,后来为孔庙及民间庙宇沿用。上了台阶,便到殿前。地板以早期磨石子铺就,梁柱上“云梯书院”匾额高悬,左右两旁龙柱巍然矗立,气氛宁静。跨过龙门,便进入正殿,是从前院长讲学的地方。正中神龛供奉三思主及至圣先师神位,左右偏殿配祀观音、三官大帝,给人庄严肃穆的印象。两厢房则是昔日老师居所和学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