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梅州日报>  客家文化呼唤冲出“围龙” ——强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系列

客家文化呼唤冲出“围龙” ——强力推进“文化强市”战略系列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6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2版:要闻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挂接】

【全文】

●本报记者游文君李锦让

【编者按】近年来,我市认真实施“绿色崛起”和“文化梅州”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广东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近期将出台《梅州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2011-2020年)》。如何通过10年的努力,力争把梅州建设成为广东区域性文化品牌建设示范市、全国知名的客家文化产业城、全球客家人的心灵家园?本报结合现状采访了专家学者和文化界人士,从客家文化冲出围龙、创意产业做大做强、文艺人才发掘培养三个视角进行深度剖析,提出相关思考。本报今日起陆续推出三篇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垂注。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让客家文化走出“围龙”,为更多的人所认同和接受?如何让其焕发应有的光彩,从而为梅州绿色的经济崛起服务?这是摆在推进“文化强市”战略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酒香巷深,叫好还需叫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政策、资金投入上都很“给力”,有规划、有重点地对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给予了扶持和引导,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整合、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梅州的山歌、汉剧、客家曲艺等艺术在现实生活中仍有不少老百姓不知其详,梅州的大多数年轻人也不愿意欣赏这些技艺,更谈不上学习和传承。虽然近年来我市有不少优秀的山歌、汉剧、山歌剧作品频获国家、省级大奖,但一些市民感叹,除了参加评奖和演给专家、领导看之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老百姓的传播和普及。

此外,受客家方言、传统腔调、表演形式等局限,以山歌为代表的客家文化要真正走出“围龙”,走向世界依然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日前,就此话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及文化界人士,请他们谈谈这方面的看法。

文化“突围”,重在创新传播

不少文艺界有识之士认为,文化的突破,形式是重要的。我们不能局限于客家地区独有的艺术形式,以为那才是客家文化。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精神,用更有力、更具传播性的艺术形式,把客家文化的“精神内核”生动而深刻地表现出来,而不仅仅是传播客家方言和传统的客家文艺形式。

著名作家程贤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客家文化要为更多人所接受,语言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都说客家话是古汉语的“活化石”,我们拿得出证据吗?必须要有这方面的专著来说清楚这个问题。他认为,客家文化要被外界所认识,不能靠“闭门造车”,不能自己唱山歌给自己听,自己演汉剧给自己看。我们总是习惯于把客家民风、民俗、民谣当做文化主旋律来倡导,这有局限性,这些艺术形式受语言、表演形式的限制,受众太少。这就是传播语言的问题。我们不能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思想,别忘了“大中华小客家”。山歌固然是我们的传统遗产,但山歌只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一个门类,山歌主要是歌词的精彩,但应该承认曲谱的单调。我们的汉剧、山歌剧,每每是排演完,得了奖,就完了,有多少人看到?

程贤章告诉记者,不可否认,能够让外界认识客家文化的载体,是现代人所接受的小说、诗歌、音乐、美术。在流行文化的层面,则是影视、流行音乐、动漫等。

这些艺术形式没有很大的语言障碍,更容易被不同区域的人们看懂、听懂,在时空上都具有广泛的大众性和传播性,更容易被群众接受,也更容易流传后世。历史上真正提高了梅州文化层次的是什么?是黄遵宪、李金发、蒲风、张资平、温流等文学家,是林风眠这样的美术大师,这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近年来,梅州民间雕塑家刘沅声的客家风情系列雕塑作品获得了广泛认同,在全省乃至国内外屡获大奖。刘沅声表示,他的作品取材于客家民俗风情,但在表现形式上采用了雕塑这种现代美术表现形式,创作者与观赏者的鸿沟消失了,客家风情直接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能够打动更多的人,就不奇怪了。

拿出精品,才能感动世界

客家文化要冲出“围龙”,必须要做的是将客家文化“物化”,打造文化精品进行有效展示。

青年学者王冠国认为,怎样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进而愉悦人、影响人、熏陶人,这是个重要命题。文字、声像、音乐、舞蹈、建筑、雕塑、饮食等等,都是反映客家文化的很好的载体。彰显客家文化,就应该重视使客家文化这个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要有大手笔,打造一批有分量的客家文化精品,要有“拿得出手”并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一句话:拿出精品,才能感动世界。去年,《中国治水史诗》(杨钦欢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作家出版社出版)出版,在中国文化界造成轰动效应,“梅州”这个名字一次又一次在全国几十家媒体的报道中亮相。为什么?因为这本厚重的史诗性出版物是由梅州人编的,它诞生在梅州。今年五月,中国文学界重量级人物陈世旭、邓刚、张笑天特地造访梅州,目的就是要“看看为什么一部厚重的作品,会诞生在梅州这块土地上!”

客家文化学者胡希张认为,客家文化的突围要有具体的平台、具体的推力、具体的项目。比如能不能拍一部电视连续剧,真正反映客家生活,在全国播放,这样宣传推广客家文化的效果就出来了。

与此同时,我市不少文艺界人士认为,文化的“物化”也包括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潮州市区开发了“牌坊街”、开元寺、湘子桥、饶宗颐学术馆、潮绣、金漆木雕、陶瓷博物馆等集于一条线的“潮州文化体验之旅”,颇有借鉴意义。梅州市区有历史老街区、黄遵宪故居、客家博物馆、东山书院、千佛塔等一系列文化胜地,倘若将梅州的文化遗产及胜迹加以整合、开发,形成密集的文化欣赏体验区,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文化之乡”这个印象铭刻在外来游客心中。

 给足“阳光”,文艺才能灿烂

梅州市发展战略顾问、知名作家丘峰认为,过去梅州的文学创作曾创造过高峰,有标杆性的人物和标杆性的创作,但近年来,这方面并不突显。文化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的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尤其要重视人才的对外交流。

文学评论家世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梅州并不缺乏文学创作人才,这些人才以及他们的作品,完全有能力为客家文化建设增光添彩。但他们要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必须要有助力,要有作品集中出版,要有活动进行推介,这就需要政府部门拿出政策,给予实际的扶持。增城市、东莞市这几年为了提高城市的文化实力,让有实力的作家诗人入籍,拨出专款给诗人作家出书,这些做法,梅州是否可以借鉴?

文化事业的发展,除了政府要担纲之外,也呼吁更多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尤其是企业界的加盟。这几年,梅雁、宝丽华、鸿艺等集团公司加大了文化投入,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文化界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致呼吁,希望更多的社会精英加入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来,为客家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