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人的祖先崇拜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虔诚祭拜土地伯公。胡家新摄 钟旎 春天来了,又到了扫墓的季节。 客家人十分重视祖先崇拜,尤其注重丧葬风水,感念祖先厚德。 通常,客家人祖先的骨殖盛在一个特制的金盎里,金盎就放置在山窝缓坡
开春感念祖先,“报告”新年打算 正月初五送年后提前祭祖,在
作者:暂无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到福建上杭祖地祭祖 客家妇女折纸钱做好祭祖准备 在粤东客家地区,当地人称正月初五为“开小正”,这天之后送走节期,开始新的一年的工作生活。近年来,在梅县、蕉岭等地,返乡过年的人们赶在初五、初六这两天提早开展家族祭祖活动,逐渐成为新的民俗风气。大年初六清晨,羊城晚报记者从梅州城区沿着S223
一般在正月扫墓的梅州客家地区今年“习惯”有变  清明也
作者:黄蔚山陶致  来源:羊城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梅州讯记者黄蔚山、通讯员陶致报道:清明前夕,记者在梅州采访时发现,重视祖先崇拜的客家地区,并不强调非在清明祭祖,因为此时正值农忙。而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加上今年清明又放假,传统习俗已开始发生变化。有关部门告诉记者,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清明节从外地进入梅州的汽车较往年同期增加5000多辆,因此估计今
客家石崇拜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闽西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庞杂多样,与其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自然崇拜的渊源有关。而在自然崇拜中的石崇拜是闽西客家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民间信仰,不管是在乡间的小路,还是在田头地尾,常见有伯公
忆 中元节:客家人的七月半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农历7月15(客家地区也有在农历7月12、13、14的)是传统的中元节,客家人把它俗称为“七月半”。中元节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农历7月15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 “盂
体验客家祖先的生活
作者:吴旭涛 张杰 马斌  来源:福建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水源楼外观,楼外晾着腊肉,乡土气息十足。 住在“世遗”里,应该是一件非常吸引人的事情。这种体验,在龙岩永定下洋镇的水源楼里就能实现。 水源楼已经屹立了200多年,如今又焕发出新的生机。经过适当改造,水源楼一带已经成为富川一甲土楼休闲度假村,接待来自省内外的客人。记者走进土楼发现,与其他知名土
对客家先民、先祖、祖先与石壁的概念阐析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廖开顺 “石壁”地区(指以宁化县石壁镇为中心的闽赣交界地区)既为“客家祖地”,就必然与“客家先民”、“客家先祖”、“客家祖先”有关。然而,这几个概念因其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而往往被混用。诚然
客家圍屋明珠仁厚溫公祠仲鑫
作者:仲鑫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客家圍屋明珠仁厚溫公祠   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業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建築一絕。位於廣東梅州梅縣的一座有着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巨型圍龍屋,成長在源遠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宗申
作者:宗申  来源:澳门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第十七屆世界客屬石壁祭祖大典十六日在“客家祖地”寧化舉行。這是祭祖人員正在給參加謁祖的海內外客屬鄕親撒米祝福。(中新社) 客家匾額館展民族特色文化 客家匾額館坐落於廣東梅州城區江北的客家公園內,作為中國客家博物館的專題附屬館,它是廣東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匾額專題館,同時也是國內文博系統
梅州温公祠后人揭秘客家围龙屋 客家大宅:馆藏丰富的文
作者:暂无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梅州市温公祠围龙屋的整体建筑外形有圆有方。 围龙屋内的老巷蜿蜒通透,光照充足。 深圳商报记者 方良腾 王海荣 文/图 围龙屋最早建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在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普通围龙屋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