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深圳民间熟语》留存一方语言民俗
作者:暂无 期号:第13期 来源:神州民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语言  语言民俗  深圳市  熟语  历史文化  民俗语言  本土特色  民俗事象 
描述:深圳客家、广府两大民系的民俗事象,展现深圳特有的地域民间语境,揭示深圳丰富的民俗文化及悠久的历史文化。
广西象州县壮族语言使用状况与民族心理分析
作者:李文波 刘静  期号:第4期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壮族  语言  使用特点  心理分析 
描述:广西象州县以壮族为主 ,区域通用语言为壮话和桂柳话以及客家粤北话 (又称麻界话 )。文章通过分析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 ,总结出象州壮族在语言使用上具有以下民族心理 :(一 )开放性 ;(二 )自觉的本民族语言传承意识 ;(三 )具有本民族的“语言情感” ;(四 )在双语使用中具有语言自卑心理。
民间故宫”培田村
作者:李玉祥  期号:第3期 来源:室内设计与装修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故宫  民间  祠堂  明清 
描述:频繁战乱,许多中原人历经艰辛南迁至此。他们不仅将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新的家园,同时也为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独特的客家文化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去年春节,我曾独自一人来过培田村,那时在连城仅有一辆中巴面包车去村里,早上去,中午一点钟左右再从村里出来。因为培田村再往里走是个死胡同,我只有选择早出晚归坐中巴车。一路上司机埋怨没有人去那里,我安慰他,只要东西真的好,人们是愿意来的。常言道:酒好不怕巷子深。车行一个多小时后,进入培田村,一下车就遇见原培田小学校长吴美熙老师,他现已退休,但他本着对古村的热爱,在县里支持下刚刚搞起了旅游。恰好他正领着村里几个年轻姑娘言传身教地介绍村里的人文情况,于是,我请他给我简单介绍一下。在他的带领下我用了三个小时的时间将村子前前后后跑了一圈,深深被打动。想想1996年在做《老房子...
台湾客家文化与语言教学分析
作者:罗纶新  期号:第2期 来源:闽台文化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文化  语言  教学 
描述:客家文化却面临重大的考验。尤其遭遇空前未有之客家话大量又快速流失的问题,及文化即将灭绝的困境。台湾为了使各族群的语言文化得以保存。并且推动族群互相尊重、并存共荣的政策,乃在中小学推动乡土语言课程及
坑梓新村、卢屋客民语言状况考析--一种有趣的文化认同
作者:刘丽川  期号:第2期 来源: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客家  异质文化  文化认同 
描述:异质文化相遇必将碰撞、交融, 结果是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靠拢、认同,由此带来相关文化的重新整合。本文从深圳坑梓新村、卢屋客民的语言状况出发,分析黄、卢等姓在坑梓这一特定社区内的文化认同现象, 并对这种现象作出进一步的思考。
客家民间手工艺品的没落与救赎
作者:李艳  期号:第4期 来源: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客家  民间  工艺品  没落与救赎 
描述:化,让现代的市场接受古老的手工艺术的文化元素,才能从根本上拯救濒亡的民间工艺.
客家民间习俗略述
作者:黄钰钊 陈美豪  期号:第2期 来源:客家研究辑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  客家  风俗习惯  中国 
描述:客家民间习俗略述
试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角度探索客家“门榜”与客家文化之间的关系
作者:朱璐璐 周黎  期号:第1期 来源: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语言  文化  门榜文化  客家文化  相互关系 
描述:语言,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既是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从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中,人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她厚重的历史渊源,可以说语言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本文以客家特有的语言文化-"门榜"文化,作为出发点,通过对"门榜"的解读来分析客家独特的民族文化与历史沉淀。
民间风水信仰的心理解读:以赣闽粤客家地区为例
作者:罗勇 王院成  期号:第12期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民间  风水信仰  心理解读 
描述:风水是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风水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一种心理行为,风水信仰民俗是由神秘玄奥的风水理论、生命力脆弱的民众和落魄而聪慧的风水师三者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世俗民众的风水信仰,我们可以窥探出风水对传统世俗民众来说具有人文主义关怀功能。[著者文摘]
民众日常使用语言与政党认同关联之研究
作者:林于茜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社会化  境遇论  语言  政党认同  语族活力理论 
描述:而語言的活力是否旺盛,則可利用語族活力理論理檢視之,其中包含了三個重要的因素:人口、地位以及制度的支持。 在台灣, 語言的使用主要可以分為國語、閩南語、客家語、國台語並用及國客語並用。由於國民黨政府來台,帶來了國語政策,欲藉由國語增加民眾對其認同以及政權正當性,因此日常使用語言為國語者的政黨認同會偏向泛藍。而閩南語被民進黨賦予政治意涵,其或許利用了較多數人使用的閩南語製造了「我群」的概念,吸引了日常使用語言為閩南語者的支持。日常使用語言為客家語者、國台語並用者在藍綠多元文化衝突下,其政黨認同傾向中立。最後,日常使用語言為國客語並用者由於國語的語族地位優於客家語,使國客語並用者有傾向泛藍的趨勢,且未來仍有繼續關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