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祠堂淌古韵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张腾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一个村庄的,如龙南桃江的
客家清明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宁江炳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继春节之后又一重大节日,较之于独特的春节习俗文化,清明节也传承下一套完满的习俗文化,它负载着包括族群、伦理、美学、民俗等丰富的内容。 清明扫墓,是纪念先人的一种形式,早在黄帝时期就已有之,《礼记·祭法》中就有记载。而作为一个节日的形成在唐代,盛行于宋代,并一直传承至今,它
客家祭祖习俗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客家人历来重视礼教,把祭祖看作一件非常庄重的事情。 客家人的祭祀分私祭和公祭两种。私祭,也叫家祭,指单家祭礼;公祭指合族、合祠或合房拜祭。 客家人对自己的祖宗非常崇敬,“草鞋脚上,灵牌背上”,即使在漂泊无定的生涯中也要背着祖宗的灵牌随时供奉。为
客家祠堂淌古韵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赣南一客家古祠堂 在赣南乡村,有村庄就有祠堂。祠堂,是赣南古建筑的标志物,也是耀眼于赣南大地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乡村,一般是一个姓一个屋场,一个屋场至少有一栋祠堂。子孙多了分“房”,“房”离开原居住地另择地建房,形成新的屋场,如此延续拓展,便有了一个个结构相似的屋场和祠堂。也有几姓同建
客家人的宴席礼仪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邱金湟 中国最早的礼和最重要、最普遍的礼,可以说是食礼。古人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1000多年来,客家人在周礼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尊老敬老的饮食礼仪文化。这在客家人尊崇的宴席礼仪上,便可见一斑。 客家人每逢举办红白喜事的宴席,无论规格和规模大小,都必须按客人的身份和辈分按席入座,
客家儿童入学仪式
作者:暂无 来源:三明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先进 历经沧桑的客家人,推崇师道的信念由来已久,可追述到中原文化。最早的客家先民迁徙到石壁一带,也带来了至圣孔子的伦理道德即儒家思想。“忠君、孝亲、尊孔”为本的思想体系,与客家先民的中原文化相得益彰。 为使这些礼教提倡代代相传,客家人尊孔、尊师、重教非常虔诚,要求儿童都必须入学,
客家民居几百年不倒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邓锐 在客都梅州,仍存在有许多距今一、二百年,最远的有六百年历史,错落有致、漂亮、古老的客家民居建筑,这些客家民居建筑几百年不倒。依现代人看来,在当时的人力因素、建筑材料和建筑水平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客家人却创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奇迹,留下一个谜。 为了揭开这个谜
客家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钟雄浩 宗族文化是客家人的精神支柱,它具有无穷的力量。客家先民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无数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到达闽粤赣三角地带,并建立起新的家园,所凭藉的最主要是宗族的组织与力量。这种没有政府支持、完全是民间自发、为生存而长期辗转的迁徙,如果没有宗族的组织、没有集体的团结力量与相互扶持,是不可想象的。
[新乔村百年客家“城堡” 难寻往日辉煌 原村民陆续迁出,
作者:郭涛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新乔世居和月池。南都见习记者郭涛摄 新乔村线路图 63岁的黄友来不时会回老屋看看,但眼前的场景,正吞噬着往日的记忆。曾经作为家族荣耀的见证,建于乾隆年间的新乔世居满布苔藓和地衣,雨季随时可能对老屋造成致命一击。因为长期无人修缮管理,新乔世居,这座古老的客家“城堡”,一样逃不脱被
围龙屋:品读客家传承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解构围龙屋 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在一般人眼里,构造复杂的围龙屋,一定与风水有关。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型,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