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客家原汁原味乡土气息扑鼻
作者:周伟涵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体验 文/南都记者周伟涵 在坪山吃客家菜,还要追求正宗。坪山比亚迪路的坪环酒楼以客家菜为主题,菜式简单,但做出来的菜却很入味,其中最出名的菜就是白切鸡、客家酿豆腐和焖猪肉。味道怎样?日前,南都记者前往该酒楼体验一番。 众人刚刚入席,服务员送上一盘白切鸡。据厨师刘先生介绍,这道菜做法比较大众化,
客家围屋群养在“深闺”640年
作者:曾焕阳  来源:广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清末所建的谦吉楼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 古村屋内的百年古井。 掩映在夏田古村落田园风光的客家围屋。 本报河源讯 (记者曾焕阳 通讯员冯晓铭、谢全建摄影报道)今年上半年被认定为“广东省古村落”之一的河源市连平县陂头镇夏田村古村落,坐落在被誉为河源“小桂林”之称
从伯公庙到天后宫,客家的文化融合
作者:汤浪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中英街社区沙栏吓村内的天后宫。(本报资料图片) 欲关注本专题更多报道内容,请登陆商报路网站(www.iszed.com),或扫描二维码。 深圳商报记者 汤浪 中英街社区沙栏吓村内的天后宫,大门两旁挂着一副对联,上面写着“圣恩广播,母德宏施”。这座如今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
客家人的鱼篓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刘惠龙 鱼篓,是客家人用来盛鱼的器物,多由竹篾编织而成。形状灵活生动,制作精巧玲珑。但都有一个共同点:束颈与漏斗形张。束颈是为了便于系绳,好系于腰间或斜挂于肩上。漏斗形张,是为了便于放鱼,且篓里的鱼不易逃脱,这体现了客家人的聪明才智。因为客家人居住地多为山区、丘陵,那里沟、溪、河流纵横,昔日有水
石寨村:客家古村“长寿之乡”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长寿之乡”石寨古村落。 距今有380多年历史的树德楼。 寓意“青云直上”的青云塔。 石寨红军路。 翠绿怡人的竹林景观。 位置 来历 概况 位于梅州蕉岭县东部,地处闽粤交汇处。 有着500多年历史,由郭氏郭仲一(田佑)公,于明朝正统年
客家人的服饰
作者:暂无 来源:赣南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邱金湟邱育斌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长久以来形成的客家文化,虽然仍源于中原文化,但又与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相融合,形成了客家人自己的特色。从客家服饰来讲,就可见一斑。 客家衣着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在色调方面,喜欢素色,以蓝、黑、灰、白色为主,除少数妇女有镶边衣着外,很少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中的“书卷”
作者:暂无 来源:梅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雁洋镇桥溪村宝庆居“诗书礼乐” 松口镇南下村张榕轩故居“虎踞龙蟠” 雁洋镇桥溪村继善楼“法肃询严” 隆文镇岩前村秉彝庄“名扬中国;和气恒集” 梅县城东镇玉水村垂裕楼“天伦乐事”书卷装饰 梅县程江镇铁炉潭村庆云庐的书卷装饰  图文∕朱迪光
百年老屋多处坍塌该客家民居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作者:暂无 来源:惠州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大图: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小图:年久失修,房屋破烂不堪。 在博罗县湖镇镇东风村林屋村民小组,有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客家民居。该客家民居曾经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46年6月撤销。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时至今日,这座古民居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
200多年来,大万世居始终矗立在那里,听潮起潮落,看云卷云
作者:刘建光 肖海强  来源:深圳侨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古堡式客家围龙屋及门前的弯月形池塘。 大万世居建筑风貌。 三月,春风和煦。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坪山大万世居静静地矗立在坪坏社区西南的客家村内,古堡式客家围龙屋门前的一弯月形池塘里,几只鸭子在欢快地戏水。风依旧、情依旧,经过历史沉淀后的古老围屋修葺一新,向世人诉说着客家人在坪山
客家咸汤圆
作者:焦桐  来源:深圳商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焦桐(台北)·饮食关键词 大二那年初访女友家,约定搭客运车到新屋乡街上,谢爸爸骑摩托车出来接我。他似乎和我一样木讷,除了初见面点头微笑,一路上也不言语。就快到了。谢爸爸终于开,摩托车转了弯,驶进乡间小路。 “这是你们家吗?”我自知不善交际,努力寻找话题,指着稻田边一间看似古朴的红砖农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