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纸>惠州日报>  百年老屋多处坍塌该客家民居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百年老屋多处坍塌该客家民居为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作者: 出版日期:暂无 点击数:15

【地址】 地址1 地址2

【版次】第A2版(惠州新闻)

【入库时间】20120820

【全文挂接】

【全文】

大图: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小图:年久失修,房屋破烂不堪。

大图: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小图:年久失修,房屋破烂不堪。

在博罗县湖镇镇东风村林屋村民小组,有一座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客家民居。该客家民居曾经为抗日民主政府所在地,1946年6月撤销。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时至今日,这座古民居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风雨雨,主体建筑依然保存完好,但100多间房仅剩六七户人家居住,个别房屋横梁已断塌。每逢下雨,民居门前则出现积水现象。“客家民居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再不加以好好保护恐怕将毁于一旦。”村民担忧地说。

现 状

108间房仅剩7户人家居住

日前,记者在村干部林桂明的带领下来到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该客家民居的外墙约1.5米高的地方全由长约1.2米、宽约0.3米的石块堆砌而成。在墙角隐蔽处,依稀还能看到战争年代留下的枪眼。走进客家民居,只见过道的地面由大石块铺设而成。走过狭长的过道便是民居的天井,天井中央有一水井。因为常年没人饮用,村民已经用石块将井盖起来。

民居内有108间房,房间按照一定的格局错落有致地分布。然而,记者在民居内转了一圈发现,108间房屋里仅剩7户人家居住。个别房屋横梁已断塌,碎瓦砾散落一地,瓦砾堆中杂草丛生,不时还能看到老鼠或者青蛙的出没。原来抗日民主政府的办公室,如今则堆满了大鼓、农具等杂物,墙壁上隐隐约约还能看到 “抗日救国”等标语。“由于年久失修,里面很多房屋已经坍塌了。一下雨门前就积水为患,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采取措施,保护好这一历史遗址。”林桂明说。

往 昔

建于清道光年间,里面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在走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过程中,记者遇到了至今依然住在里面的92岁老人林贵华。林贵华和妻子结婚后就在此居住,已经在此生活了60多年。据林贵华介绍,该客家民居始建于清道光16年,建筑呈长方形,长约160米,宽约40米。里面有9厅18井,共108间房屋。客家民居内还有两井,井水甘甜凉爽,即使是大旱天也从未干枯过。

在采访时,记者注意到,虽然外面是炎炎烈日,但是行走在古民居中却是凉风习习,颇为凉爽。“以前民居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只要粮食充足,即使遭到敌人的围困也不用怕。”林贵华说,“但是由于村民大多都搬出去住了,房屋和排水系统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下大雨时偶有房屋会坍塌。”

回 应

将旧址纳入文化部门管理

记者就博罗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保护问题致电博罗县文体旅游局,该局工作人员表示,近年来,博罗县历史文化遗址受到政府和社会关注,保护较好。然而,部分抗战遗址或因城市开发遭到破坏,或因被遗弃,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亟需加大保护力度。“我们会加大在这方面的保护力度,将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纳入文化部门管理。同时加强与当地干部群众的沟通合作,广为宣传,保护好历史遗址,使民族精神得到更好地传承。”文/图 本报记者王品端

3 0
相关文章